楊安芳
湖北省沙洋縣人民醫(yī)院,湖北 沙洋 431800
合理選擇實驗項目提高診斷準確性的探討
楊安芳
湖北省沙洋縣人民醫(yī)院,湖北 沙洋 431800
實驗室檢查;準確性;影響因素
實驗室檢查在臨床診斷治療中具有重要價值,實驗室檢查包括血液生化、免疫、細胞、常規(guī)等檢查。對一種疾病的診斷,相關檢查項目內容繁多,正確選擇實驗項目和分析實驗結果,對確診非常重要。
臨床醫(yī)生在選擇實驗檢查時,希望實驗檢查對疾病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是100%,不要有假陽性和假陰性。實際上這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臨床醫(yī)生在選擇項目時,一定要了解各項目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應挑選敏感性和特異性都比較高的檢查,例如在診斷皮質醇增多癥時,筆者挑選24h尿游離皮質醇測定,而不是尿17-羥類固醇測定,因為前者對皮質醇增多癥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分別為94%和73%)都明顯高于后者(分別為89%和73%)。
確定診斷和否定診斷的選擇原則:當實驗檢查前估計患者患病的可能性較大,臨床需要進行肯定診斷時,希望盡可能減少假陽性,筆者常常選擇一個特異性高的實驗檢查,特異性高的實驗檢查對肯定診斷有益。相反,當實驗檢查前估計患者患病可能性較小,臨床需要除外診斷時,希望盡可能減少假陰性,常常選擇一個敏感性高的實驗檢查,敏感性高的實驗檢查對否定診斷有幫助。
在大面積普查或流行病調查時,應將診斷范圍縮小,所以應先選擇敏感性高的實驗檢查,只要結果正常即可除外疾病,盡可能減少假陰性以免漏診。然后在第1次檢查結果陽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肯定診斷,即進行特異性高的實驗檢查,凡是結果異常就可以肯定疾病,盡可能減少假陽性以免誤診,但要注意這樣往往假陰性增多,所以如果結果正常,也不能否定診斷。
許多疾病在臨床上沒有合適的敏感性高或特異性高的實驗檢查,這時可以采用聯(lián)合實驗,以提高實驗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聯(lián)合實驗又分并聯(lián)實驗和串聯(lián)實驗,并聯(lián)實驗是指兩個實驗檢查中只要有一個實驗檢查結果異常就為異常,可以提高實驗檢查的敏感性;串聯(lián)實驗是指兩個實驗檢查結果都異常才為異常,可以提高實驗檢查的特異性。例如PCR和ADA對結核性胸腹水診斷的敏感性分別為70%和80%,特異性分別為75%和85%。如果以PCR和ADA中一個陽性即為實驗檢查陽性 (并聯(lián)實驗),要去除兩個實驗檢查都是陰性的可能性,則并聯(lián)實驗的敏感性=1-[(1-70%)×(1-80%)]=94%。兩個實驗檢查都是陰性才為陰性,所以需相乘,即特異性=75%×85%=63.75%。如果PCR和ADA皆陽性即為實驗檢查陽性(串聯(lián)實驗),兩個實驗檢查都陽性才符合條件,所以需相乘,則串聯(lián)實驗的敏感性=70%×80%=56%。要去除兩個實驗檢查皆陽性的可能性,則其特異性=1-[(1-75%)×(1-85%)]=96.25%。
聯(lián)合實驗在下列情況時特別有用:①兩個實驗檢查結果都正常時,有利于排除疾??;兩個實驗檢查結果都異常時,有利于肯定疾病。兩個實驗檢查中一個實驗檢查正常,另一個實驗檢查異常時,聯(lián)合實驗檢查的用處不大。②當患者患病的可能性較小時,應選擇串聯(lián)實驗,可以提高實驗檢查的特異性,適于排除診斷;當患者患病可能性較大時,應選擇并聯(lián)實驗檢查,可以提高實驗檢查的敏感性,適合肯定診斷。如CK、AST、LDH對心肌梗死診斷的特異性都不高,故可以將兩個實驗檢查串聯(lián)起來,大大提高了心肌梗死診斷的特異性,減少了誤診率。
每一種實驗檢查對某個疾病診斷都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同一結果對不同患者 (患病可能性不同)有不同的診斷意義,在分析實驗檢查結果時對這一點要注意。對患病可能性高的患者,檢查結果陽性有利于診斷,檢查結果陰性對診斷無幫助;對患病可能性小的患者,檢查結果陰性有利于除外疾病,陽性對診斷無幫助;對患病可能性居中的患者,檢查結果無論陽性還是陰性都對肯定或排除診斷有幫助。
影響實驗檢查結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患者本身因素 (如年齡、性別、體位、飲食、藥物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當檢查結果和臨床判斷不一致時,經反復檢查后的結果仍相同,首先要考慮藥物或其他疾病的影響,如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標本中大量的白細胞和血小板釋放鉀離子入血,使血鉀假性升高,大量白細胞在體外對葡萄糖的分解可以引起假性低血糖;高脂血癥可以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癥等。另外還有一些實驗因素引起的誤差,如實驗檢查操作本身的錯誤,包括機器的調試誤差、樣本名字弄錯、報告簽發(fā)錯誤、試劑的影響甚至氣溫的影響等。還需知道,臨床上的參考值往往是指某一項功能的正常值,參考值只包括95%的范圍,還有5%的正常人不包括在內,即每20個正常人就有一個對象的測定值不在正常值范圍。另一方面,在確定正常值時,有些無癥狀患者或臨床前期患者也被包括在正常人群中,使正常值范圍相對擴大。
隨著新技術的應用,許多新的檢測項目應用于臨床,但價格較高,在選擇實驗檢查時,還要考慮到,如果A實驗檢查對疾病診斷的敏感性為85%,費用需要100元,而B實驗檢查和C實驗檢查的敏感性分別為70%和60%,費用分別為20元和15元,這樣就可以并聯(lián)B和C實驗檢查,只要其中1個實驗檢查陽性就為陽性,那么實驗檢查的敏感性=1-[(1-70%)×(1-60%)]=88%,比單獨A實驗檢查的敏感性高20%,而且費用也明顯下降。
無論是實驗檢查項目的選擇,還是檢查結果的分析,都必須結合臨床實驗,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分析和判斷,絕對不能脫離患者單憑檢查結果作診斷,這樣往往會發(fā)生誤診或漏診。一旦檢查結果和臨床判斷不一致,需仔細尋找原因,直至得到滿意結果。即使結果和臨床判斷一致時,也需在治療和觀察中繼續(xù)隨診,不斷修正,不斷提高認識。
R446
A
1007-8517(2013)04-0067-01
20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