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武
苓桂術甘湯用治體會
趙啟武
病案;苓桂術甘湯;體會
苓桂術甘湯是臨床常用方,應用廣泛,只要辯證得當,只要證屬陽虛水停之水證,皆可加減用之,療效較好。
苓桂術甘湯是傷寒方,臨床應用只要辨證準確,效果較好?!秱摗罚骸皞?,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苓桂術甘湯主之?!闭f明其方是吐下傷陽后,致陽虛水停之癥。筆者在臨床中使用苓桂術甘湯頗獲奇效,現(xiàn)將臨證體會介紹如下:
1.1 某女,52歲,自覺背寒2月,時出冷汗全身無力,口干不欲飲,脘悶納呆,舌淡苔白膩,脈沉弦。證屬:脾陽不足,飲停中焦治宜:溫陽化飲
處方:茯苓20g,桂枝10g,白術10g,甘草6g,制附片18g,干姜10g,澤瀉10g。
服藥3劑,病人自覺前癥頓失,心情舒暢,豁然而愈。
此癥屬脾陽不足,飲停心下,故脘悶納呆,口干不欲飲,水停中焦,中陽被阻,陽氣不能溫煦,而背寒,舌淡苔白膩,脈沉弦為痰飲內(nèi)停之象。
1.2 某男,51歲,高血壓3年,一直服用北京降壓靈,血壓在19~23/11~15kpa,常自覺頭目昏眩,站立時明顯,全身困倦乏力,肢冷畏寒,咳嗽痰多,脘悶納呆,舌淡苔白膩,脈沉弦。
證屬:脾胃陽虛,飲停中焦治宜:溫陽化飲,健脾和胃
處方:茯苓30g,桂枝10g,白術10g,制附片18g,澤瀉15g,甘草10g,干姜10g,厚樸20g,內(nèi)金10g。
服藥3劑,其證已減,繼服10劑,諸證全消。囑繼服降壓藥,觀察血壓變化。
苓桂術甘湯,用藥簡單,配伍嚴謹,臨床應用較廣。方中茯苓甘淡而平,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桂枝辛甘而溫,能溫經(jīng)通陽,化氣行水;白術甘而溫,能健脾除濕;甘草甘平,能十二經(jīng),旨在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白術配茯苓,健脾益氣,除濕利尿;桂枝配甘草,溫經(jīng)通陽,祛風除濕止沖;桂枝配白術、茯苓,能溫化寒飲,健脾除濕利水氣;茯苓配甘草,能除濕解中滿。諸藥合用,,則能溫陽利水,養(yǎng)心安神,散寒止痛,培中運脾的作用。
本方常用于治療脾失健運,飲停中焦所致的痰飲、眩暈、心悸等病證,只要辨證準確,臨床應用效果奇佳,值得推廣。
R971
B
1673-5846(2013)02-0589-01
貴州省遵義縣疾控中心,貴州遵義 5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