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英
幼兒課堂注重生動活潑的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利用豐富的形聲要素調動幼兒的感官,讓孩子們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的應用,正適應了這一要求。它可以快速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拓展幼兒的發(fā)展空間。筆者在幼兒活動課教學中便有意識地運用了電子白板技術,使課堂活動達到了生動活潑的效果。
電子白板操作簡單化、智能化的特點,能幫助幼兒教師擺脫傳統(tǒng)教具的束縛,從煩瑣的教具制作中“松綁”,上課更輕松,從而創(chuàng)設出靈活有趣的課堂。
例如在筆者執(zhí)教的一節(jié)數(shù)學活動課中,需要孩子們從幾排圖形中找出不同的圖形。以前上課時筆者都是用筆在紙上畫出多排圖形,讓孩子們上前標記,比較雜亂。并且因為幼兒的識別能力限制,很容易看錯行。運用電子白板后,筆者用其中的“手寫筆”功能,讓孩子把找出的不同圖形畫圈標記,如果標記錯了,就用“橡皮擦”工具擦除,一個教具可多次使用。同時利用“遮幕”工具,自上向下拉幕,展示時只顯示一排的內容,有效地避免了幼兒觀察時的錯位現(xiàn)象,掃清了孩子們學習過程中的障礙。運用電子白板軟件的“克隆”功能,教師只需要精心制作一個電子教具,然后僅用幾分鐘時間就可以復制出多個完全相同的教具供孩子們使用,快捷方便,真正實現(xiàn)了教學的簡單與智能化。
對于幼兒來說,興趣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中豐富的功能設置,可以設計出形式多樣的課件,讓孩子們“放手”操作,實現(xiàn)趣味、主動地學習。
例如在進行幼兒閱讀活動課“成語故事”時,筆者根據(jù)書本的內容,在課件中放置好龍、老虎等動物的卡通圖片,利用電子白板的“動作顯隱”功能,將每個動物形象對應的成語故事視頻也提前設置好。上課時,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動物形象,或者根據(jù)孩子自身的屬相來選擇,只需要用手指點擊白板中的卡通圖片,馬上就能播放出對應的成語故事視頻。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紛紛上臺用稚嫩的小手點擊圖片,興趣盎然地觀看成語故事視頻,比平常上課更專注、更認真。用白板課件上課,操作簡單方便、交互性強,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可謂有聲、有色、有趣,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受兒童理解能力的限制,幼兒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突破起來有較大的難度。利用電子白板中的部分功能,可以幫助教師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難點,在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點化”孩子,使幼兒迅速掌握學習內容。
在語言活動課“小蝌蚪找媽媽”中,筆者利用電子白板中的“媒體播放器”工具,給孩子們播放一段青蛙生長發(fā)育過程的視頻,幫助毫無生活經(jīng)驗的幼兒對此進行系統(tǒng)、形象的了解。與傳統(tǒng)的單純視頻播放不同的是,電子白板中的“媒體播放器”功能,能在視頻畫面上進行圈劃、批注等。這樣就可以在一些兒童較難理解的關鍵地方停頓下來,進行簡單勾畫,并輔以生動講解,很容易就突破了課堂學習的難點。上課時,孩子們不時發(fā)出的贊嘆聲,證明了選擇這一教學手段的正確性。此外,筆者還經(jīng)常利用電子白板中的“聚光燈”“放大鏡”等小工具,把需要孩子們重點觀察的內容集中展示,有效地抓住了孩子們的眼球,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在電子白板中,展示圖片只是其中普通的一項功能,并不優(yōu)于其他多媒體手段。但如果結合其中豐富的資源庫及交互功能,便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課堂中組織豐富的活動,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
例如筆者在帶領孩子們學習《秋葉》一詩時,先展示白板資源庫中的多幅五彩斑斕的秋景圖片,孩子們看得興趣盎然。但筆者并沒有停步于此,而是繼續(xù)挖掘電子白板的功能,利用較新版本中的“容器”工具設計了一個小活動,讓孩子們拖動不同類型的樹葉圖片,將其與對應的樹名匹配。如果匹配,圖片就會被安穩(wěn)地放置在方框中,并發(fā)出鼓掌的聲音;如果拖錯,圖片會自動返回上方,并發(fā)出警告。這一活動形式調動起了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個個熱情高漲,睜大了眼睛仔細觀察,踴躍上臺動手操作,課堂氣氛非常熱烈。與時同時,孩子們也在積極交流,有的孩子提出“為什么沒有柳葉”,筆者及時引導,讓孩子們自己到白板上來畫一畫樹葉,既鍛煉了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也有利于放飛兒童想象的翅膀,為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奠定基礎。
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合理地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輔助,既便于教師簡化操作,又能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化解教學中的重難點,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使幼兒課堂教學煥發(fā)出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