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yè)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發(fā)展機遇,肩負著培養(yǎng)新型的職業(yè)人才更好的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改革對德育課程的改革也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職業(yè)教育改革應從教育者素質、能力的提升和教學方法、考核等方式進行改革,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中職;德育課程;教育能力;教學改革
《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指出“德育課教學應貼近學生、貼近職業(yè)、貼近社會,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yǎng)成教育,做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yǎng)和行為養(yǎng)成相統(tǒng)一,切實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边@一規(guī)定為深化德育課教學改進指明了方向。
一、德育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
1、組織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基本功
職業(yè)教育德育課程不同于基礎教育德育課程,基本做到以“必須”“夠用”為度為原則。組織課堂教學是一個信息傳遞、反饋的動態(tài)系統(tǒng),作為信息源的教師,要懂得如何分析處理教材,如何備課,設計課型,選擇教學方法;同時又要通過觀察、提問、復習、考核等手段了解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改進教學工作,達到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的效果,這是一個把教學理論、業(yè)務知識、教學方法及教育機制等因素有機地融為一體的能力。
2、教師要具有運用語言藝術的能力和基本功
教學語言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在運用教學語言時應力求做到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的統(tǒng)一。德育課教學以明理為基本方法,教師的語言應簡明、準確,有條有理,邏輯性強。在闡明理論觀點時,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在聯(lián)系實際時,應力求真實感人,生動形象;啟發(fā)學生思維時的教學語言要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同時,德育教師要注重博覽群書,重視知識更新,關注時政變化,并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將其靈活運用,做到說理時能夠博古論今,育人時能聯(lián)系實際。這是德育課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
3、具備與時俱進的能力和分析時政的能力
德育課程教學基本以案例教學為主,這樣能較好吸引學生的思維和眼球,但往往我們的教材里的教學案例陳舊,作為德育教師應該有分析時政的能力,運用最近的時事新聞來論證我們的教學理論效果會更明顯。同時,我們應該要有與時俱進的能力,現在科技發(fā)達、網絡發(fā)展迅速,學生接受的知識又快又多又新,而我們老師還用比較陳舊的教學語言來指導我們的學生,易形成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代溝,這樣會影響我們的教學效果。
二、注意運用恰當的課堂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tǒng)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于主導地位。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以及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重視課堂導入藝術
一堂好課的開頭如同一出好戲的序幕。開頭講得好,能先聲奪人,激發(fā)起強烈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起“探究反射”。開講一般從“情、趣、疑”入手。教師應以飽滿的“激情”、生動的語言、恰當的方式,導入新課,達到醞釀情緒,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目的?!耙伞笔撬季S的開端和啟動器?!芭d趣”是激發(fā)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的興奮劑和催化劑,它能使學生情緒高漲、思維高度活躍。
2、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配合教學內容貫穿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如果單一靠“一言堂”或“填鴨式”的教育方法,效果可想而知,學生會覺得單調乏味。以學生為主體,實現教學過程活動化。在現代職業(yè)教育中,學生的學習體驗是根本的,教學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該成為學習過程的策劃者、課程設計者、學習過程中教練、指導者、導師和顧問。在教學過程中,德育課教師要選擇比較能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知識領域的方式或方法,如引探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幽默教學法、小品展示法等。教師可根據自身教學要求和學生具體實際來選擇實行哪種教學方法。
三、完善考試考核方法
長期以來,德育課教學中存在一個顯著弊端就是課堂上講知識點,書本上劃知識點,頭腦中記知識點,試卷上考知識點,閱卷中評知識點,然后由此評定學生成績,這是一種片面的考試評分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21世紀,德育學科的考試將逐步走向科學化,并從知識、能力、覺悟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試評價,學生的成績評定應實現三方面的結合:一是知識與能力相結合??朔鎻娬{記資料,記觀點的傾向,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二是開卷與閉卷相結合。引導學生寫小論文、調查報告等,讓學生走出課堂,用生活中的實例去印證所學的內容,加深理解,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卷面成績與平時表現相結合。克服重卷面成績輕實際表現的傾向,排除一試定成績的弊端。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德育學科的育人功能。
德育課是一門極為復雜的人文學科,它既有嚴謹的科學性,又需要有生動活潑的實踐方法,大有學問可做。隨著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大潮的進一步推動,必須進一步提高德育課教師素質,不斷進行教學探討和研究,深化中職德育課程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元三編著:《職業(yè)教育概說》,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徐文秀.校本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的有效途徑[J].現代教育科學,2006.(3).
作者簡介:林玉芬(1979-),廣東深圳人,寶安職業(yè)技術學校,研究方向:中學德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