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中國春節(jié)期間,人們走親訪友免不了要帶些禮物。關(guān)于送禮,各國有著不同的送禮文化。請看本報駐外記者發(fā)回的報道。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 亮 浪漫的法國人十分注重禮尚往來,逢年過節(jié),親友聚會送送禮物總是不可避免的,不過法國人送禮除了什么都可以當禮物外,特別強調(diào)禮物的“無價”。跟法國人打交道,會覺得他們送禮真小氣。比如朝夕相處的同事生寶寶了,大家在祝福之余琢磨送點什么。結(jié)果定下來的竟是一張簽上所有人名字的卡片和一條毛巾。最初記者懷疑是由于經(jīng)濟危機,大家囊中羞澀,因為卡片加毛巾未免有點兒寒酸。不料后來同事卻主動帶著寶寶和水果來感謝大家,她一邊讀著卡片上溫馨字句,一邊給所有人一個大大的親吻。還有一年中國春節(jié),一位同事神秘地將一個信封塞給我:“中國新年到了,所以特意買了這個送給你?!蔽掖蜷_一看,原來是法國豬年生肖郵票的小版張,奇怪的是原本完整的五張只剩下三張。同事補充道:“這種中式的郵票太漂亮了,我自己留下兩張,剩余的送給你,希望你喜歡?!庇浾咴凇笆軐櫲趔@”之余趕忙道謝。 收禮送禮的次數(shù)多了,就明白法國人送禮寒酸與經(jīng)濟能力無關(guān)。不管送什么,意義最重要。聽說記者要回國,普羅旺斯的朋友趕忙郵寄來兩塊薰衣草香皂;請南方的朋友來家里吃飯,他硬給記者留下6頭扎好的大蒜做禮物,因為那是他家鄉(xiāng)正宗的紅皮洛特??怂狻W盍钣浾唠y忘的是一次生日宴會,一位女士擺出的19枚香檳酒瓶蓋成為當天最獨特的生日禮物。原來記者的朋友有收集香檳酒瓶蓋的愛好,可要集全法國300多家香檳酒瓶蓋和它們根據(jù)特別陳釀推出的限量版瓶蓋卻絕非易事,因為其中一些香檳產(chǎn)量很小。這位女士就是用三年時間才淘到這寶貴的19枚,看她風塵仆仆坐6小時火車來赴宴,并送上19枚瓶蓋,大家都贊嘆是“千里送鵝毛,禮輕情誼重”! 除了強調(diào)意義之外,法國人送禮時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那就是購買禮物后一定要撕掉上面的價簽。若是書籍類的禮物,商家會用專門的油性筆將價格涂掉。總之不能讓收禮人知道價格是多少。因此每當逢年過節(jié),大家都會收到很多“無價”毛衣、“無價”香水、“無價”玩具等。有一次記者看到朋友在圣誕節(jié)收到一套非常精美的茶具,本想和他打聽一下價格和在哪買的。結(jié)果卻讓他陷入窘境,就因為這條不成文的“潛規(guī)則”,他無法開口向送禮的人打聽購買禮物的地點和價格。 法國人送禮有個共識:禮物是一份心意,可以很微薄也可以很昂貴。但不能把禮物和金錢劃等號,因為送禮不是送錢。撕掉價簽就是為了避免用金錢衡量和比較禮物本身。低收入的人為了“面子”而送千金重禮不但不實際,更會令自己陷入經(jīng)濟危機。而收禮的人若是得知他人為了送禮物而“破產(chǎn)”則會良心不安,更不可能享受和欣賞禮品本身。因此“無價”禮品讓送禮人和收禮人都抱著一顆祝福和感謝的平常心來看待禮物本身,沒有了送什么以及送多少錢的壓力,大家就都可以真心并且輕松地送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