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
(宜興214221)
宜興紫砂陶歷史上,紫砂器皿的造型藝術豐富多彩,裝飾手法有泥繪、印貼、加彩、浮雕、粉彩、琺瑯彩、堆泥、簇花、爐均釉、鏤空等工藝手法。以泥繪手法裝飾的紫砂器皿制作細膩、耗工費時,極具華麗風范。泥繪裝飾即是用紫砂泥化為泥漿,利用紫砂坯體的吸附能力進行堆雕繪刻。泥繪的畫工細雅,其素靜風格耐讀、耐看、文氣足。紫砂泥繪中有一種叫做“彩繪”,彩繪是用與坯泥不同的泥漿,有白泥、朱砂泥、黑泥、黃泥、綠泥等,點畫快捷、瀟灑潑辣、裝飾性強,給人以明快利索之美?!皣煜恪弊仙皰毂P(見圖1),便是采用了彩繪的技法加以裝飾畫面的。
圖1國色天香
“國色天香”紫砂掛盤為圓形,圓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圓圓滿滿的含義。在“國色天香”紫砂掛盤的正面上,分別用白泥、朱砂泥、黑泥、黃泥、綠泥等彩繪了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卉圖和李孝光的詩作《牡丹》。畫面上,牡丹花顏色各異、花朵碩大、花瓣肥厚,花蕊也非常多。牡丹花在綠葉陪襯下嫵媚嬌人,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有婀娜綻放的,有文靜地偎依在綠葉上的。一群勤勞的小蜜蜂、美麗的粉蝶也趁明媚的春光趕來參加牡丹的盛會。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卉圖配合了李孝光所作《牡丹》中的幾句詩:“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繡幄圍紅玉,云錦霞裳涓翠茵。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薄赌档ぁ返牟輹b飾清素高雅,牡丹的國色天香使“國色天香”紫砂掛盤透出濃濃的文人氣息。
“國色天香”紫砂掛盤的價值除了材質美和造型美觀外,它的牡丹花裝飾和草書《牡丹》所蘊含的文化,更值得細細品味。
(1)“國色天香”紫砂掛盤的草書《牡丹》
“國色天香”紫砂掛盤的草書《牡丹》為元代詞作家李孝光所作。這首詩描寫了牡丹花天生富貴又風雅的形貌超越了一般花卉的格局,使得百花不得不低頭甘拜下風。盛開在美麗的欄桿旁,宛如錦繡圍繞著紅玉寶幔一樣,而又像彩云般的衣裳一樣浮翠在碧綠芳草間。上天各種巧絕的景物唯獨牡丹能稱王,而國土境內(nèi)竟沒有其他的花卉姿色可以跟牡丹比鄰。如此名貴的花卉實在難以培植,還要百般花費匠心,才能展現(xiàn)出滿滿的春色。李孝光的這幾句詩,恰如其分地展示了牡丹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皣煜恪弊仙皰毂P以草書的章法彩繪了《牡丹》的內(nèi)容,升華了掛盤的藝術價值。
(2)“國色天香”紫砂掛盤的彩繪花卉藝術
紫砂器皿須講究造型美和裝飾美,尤其是裝飾畫面所注重的文化意蘊、制作工藝精致與繪畫技巧細膩相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可得其韻味,耐品、耐玩。“國色天香”紫砂掛盤彩繪的牡丹花卉凝結著中國人的富貴情節(jié),這是由于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牡丹花是富貴的象征。今天,許多生產(chǎn)牡丹的地方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牡丹花會弘揚牡丹文化。這些只為牡丹花而舉行的活動,體現(xiàn)了中國人向往富貴的心理??梢赃@么說,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相結合的產(chǎn)物,文學藝術領域的牡丹文化也反映人們對牡丹的情感。我國歷代有關牡丹的詩詞文賦、戲劇、小說、影視,書家書寫的以牡丹為內(nèi)容的書法作品,畫家筆下的以牡丹為題材的山水花鳥畫,宮廷與民間的建筑、家具雕飾、工藝雕刻以及牡丹專類園林的藝術構思與設計等等,均屬藝術領域的牡丹文化。因此,牡丹文化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牡丹,可以洞察中華民族精神文化追求的特點:對富貴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皣煜恪弊仙皰毂P便是順應這一美好愿望而誕生的。
“國色天香”紫砂掛盤的藝術特征顯然就是牡丹花以及《牡丹》一詩中所體現(xiàn)的藝術特征:國色天香。“國色天香”出自唐朝李浚所作《松窗雜錄》:“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李正封詩曰: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李正封的詩中用“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味就像天上傳來的,以“國色”比喻牡丹花色,如喝醉酒時雙頰飛紅的嬌艷情態(tài)。后人就以“國色天香”作為牡丹的別稱。后來,“國色天香”也用以形容容貌美麗、姿態(tài)曼妙的女子。隨著時代文化的變遷,“國色天香”由原來形容女子的姣好容貌,變化成為了對富貴生活的祝愿。
紫砂掛盤在我國陶藝百花園中以其自然質樸、高雅獨特的藝術魅力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我們要繼承和發(fā)展古人和前輩高超的紫砂陶刻掛盤技藝,充分利用各種技法和紫砂豐富的泥色相映襯,使其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在現(xiàn)代生活中,紫砂掛盤為家居生活增加了幾分古樸典雅的色彩。正如這個“國色天香”紫砂掛盤,它映照了我國歷史悠久的牡丹文化。戀上紫砂,也許是因為戀上一種對美好生活的祝愿吧。
[1]程寧武.談紫砂泥繪裝飾技法[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2(12):74.
[2]張曉雯.牡丹詩詞[J].中國旅游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