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比較《韓非子》與《君主論》

      2013-03-23 18:12:12孫珠峰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wù)學院上海200030
      關(guān)鍵詞:權(quán)術(shù)韓非韓非子

      孫珠峰,胡 偉(上海交通大學 國際與公共事務(wù)學院,上海 200030)

      比較《韓非子》與《君主論》

      孫珠峰,胡 偉
      (上海交通大學 國際與公共事務(wù)學院,上海 200030)

      從多個角度對《韓非子》與《君主論》兩部巨著的觀點進行對比研究,比較標準分別為人性、目的與手段、法治與軍隊、權(quán)術(shù)、威勢、人才、吝嗇、納諫、預防、與時俱進、人民和民心。比較的結(jié)果大多是大同小異、殊途同歸,論點驚人的相同或近似,但是由于國度、歷史和文化等不同的背景,一些論點或側(cè)重點也是有差異的。通過對比分析,得出一些共性的對當今仍大有裨益的或引人思考或爭論不休的真知灼見,如人性自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重用人才、未雨綢繆、順應潮流、得民心等。

      《韓非子》;《君主論》;韓非;馬基雅維利;權(quán)術(shù);君王

      《君主論》與《韓非子》相差一千七百多年,又在不同的國度、背景和文化下完成,為什么硬要把兩者對比分析呢?兩部政治學名著及其作者大名常常為世人相提并論,兩者都是在講述帝王的法術(shù),兩經(jīng)典力作的內(nèi)容和論點有多處是相同和相似的,它們都可以稱為“帝王厚黑學”。既然都是論述君主集權(quán)統(tǒng)治之術(shù)的書,把兩者進行比較也就是順其自然之事。比較之前需先選定比較標準。人性假設(shè)是各種管理和理論的基礎(chǔ)和前提,所以比較內(nèi)容的異同,先從最基本的人性開始。

      一、人性:自利、功利、惡

      兩部著作都明確指出人性是非善的、利己的,但是兩者的人性觀又有不同的側(cè)重。馬基雅維利側(cè)重人性是惡的,然而韓非認為人性是自利的、利己的和功利的,類似于現(xiàn)代經(jīng)濟人假設(shè)。經(jīng)濟人理論認為人在很大的程度上被自我利益驅(qū)動。馬基雅維利認為,“關(guān)于人類,一般地可以這樣說:他們是忘恩負義、朝三暮四者,是偽裝者、冒牌貨,是逃避危險、追逐名利的貪得無厭者”[1]113。韓非認為人性是趨利避害的,人天生就是時刻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在《奸劫弒臣》篇中,韓非提出:“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壁吚芎κ侨酥G?。“君以計畜臣,臣以計事君,君臣之交計也”(《韓非子·飾邪》),君臣之間是一種算計利益的關(guān)系。韓非指出人的自利性不僅僅表現(xiàn)在物質(zhì)利益,也包括對名利的追求,“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七術(shù)》),人們對于名利的追求具有普遍性?!吧朴萌苏撸匮祉樔硕髻p罰”(《韓非子·八說》),即順其人性之所好而賞,順其人性之所惡而罰。人性好利,統(tǒng)治者可以用獎賞的辦法鼓勵人趨利;人性惡刑罰,帝王需使用嚴厲的懲罰使人們不敢為之。在《南面》中,韓非具體闡述了功利主義原則:“做事情有一定的原則,計算下來那收入多而支出少的事情,是可以做的。糊涂的君主卻不是這樣,他們只盤算那收入,而不考慮那支出,支出即使是那收入的兩倍,他們也不知道那害處,這樣的話,那么名義上雖然得到了,而實際上卻失去了。像這樣的話,那么功效微小而損失就十分重大了。大凡功效這東西,那收入多而支出少的,才可以稱為功效。”既要重視眼前利益,更要爭取長遠利益,“既知一時之權(quán),又知萬世之利”(《韓非子·難一》)。

      啟示評析:經(jīng)濟人、自利人和功利主義的老祖宗之一是韓非。兩位理論家雄辯有力地論證了人本性是自利的、貪婪的和險惡的。兩位人性大師最大的人性貢獻在于揭示了人性中有利己的一面,然后,他們都有以偏概全的局限,認為非善和利己是人性的全部,過分強調(diào)人性自私自利的一面,而忽視了人性中存在善良的一面。人是一個復雜的矛盾體,人是利己的但也有利他和善的因子。

      二、目的與手段:達到“正確”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在目的與手段的關(guān)系上,二者有驚人的相似性,都是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徹底的實用原則和擺脫道德束縛的價值觀在當時是驚世駭俗的,因為西方國家的政治傳統(tǒng)一直宣揚政治的目的是美德,馬氏完全顛覆了古典倫理政治觀;孔孟學說主張仁政和德治,亦被顛覆。雖然兩者的內(nèi)容都沒有具體地提到“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詞句,字里行間卻到處流露出這樣的見地。靈活高明的統(tǒng)治手腕意味著君主不能拘泥于道德、傳統(tǒng)、宗教和規(guī)則等束縛。兩位作者都為帝王的不擇手段辯護,理由是目的是“正確的”、“對的”。君主論中君主使用那些卑劣而陰暗的手段是為了解救意大利。韓非子勸君主使用各種不為人知的權(quán)術(shù),是為了維護天子的統(tǒng)治、國家的強盛。

      韓非告誡帝王需同時使用法、術(shù)、勢去治理臣民以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用術(shù)意味著權(quán)術(shù)、計謀和靈活的手腕,計謀包括陽謀和陰謀。君主必須要學會運用陰謀詭計,他建議君主要利用一切權(quán)術(shù),隱藏自己的意見和情感,故意放出虛假信息,試探臣下,等等。韓非主張皇帝的權(quán)勢不可假借于臣下,必要時要不擇手段?!皠莶蛔阋曰?,則除之”,對于那些賞罰不起作用的大臣,就把他們廢除掉;“賞之譽之,不勸;罰之毀之,不畏;四者加焉不變,則其除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意思是獎賞、稱贊、懲罰、譴責這四種手段加到他身上他都無動于衷,那就應當除掉他。馬基雅維利同樣認為,君主應該效法狐貍和獅子?!毒髡摗纷钪木渥泳褪蔷饕嬗歇{子和狐貍的性格,要像獅子一樣兇殘,同時要像狐貍一樣狡猾。他說:“因為獅子不能夠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貍則不能夠抵御豺狼。因此,君王必須是一頭能夠識別陷阱的狐貍;同時又必須是一頭能使豺狼驚駭?shù)莫{子?!盵1]120馬氏的教條就變成君主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手段。為了權(quán)力的鞏固和國家的統(tǒng)一,君王可以背信棄義、殘酷無情和無視倫理道德等,但必須善于掩蓋這些惡劣特性,必須做一個出色的偽君子和假好人。他認為國家應以功效為準則,只要是有利于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都是正當?shù)?。目的總是證明手段是正確的。

      啟示評析:盡管非道德方式的目的論是持續(xù)飽受爭議的,但這種為了達到正確的目的,手段靈活的做法具有一定程度的高效性和可行性。實用主義的智謀雖然存在局限性,卻能闡釋歷史上陰暗殘酷的事實。在中國官場中,不乏一些投機取巧的權(quán)力攀爬者信奉并踐行著馬基雅維利主義,但他們可能忘記了“目的”前面的定語“正確的”。

      三、法治與軍隊:治理臣民的工具,國家穩(wěn)固的基石

      《韓非子》重點論述法治,而《君主論》重點論述軍隊的重要而對法治和法律的論述僅僅只言片語,對于法律的充分論述可見于馬氏其他作品中。《君主論》高度概括了軍隊和法律的重要性,一切國家主要的基礎(chǔ)乃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軍隊,并且認為良好的軍隊是良好法律的保障。然而韓非以為,法治是決定和導致國家強盛的根本原因,是統(tǒng)治者治國的頭等大事。在《外儲說右下》中韓非提出“治強生于法,弱亂生于阿”,國家的安定和強大需要依法辦事,國家的衰弱動亂產(chǎn)生于偏袒枉法。他提出“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韓非子·有度》)。

      馬基雅維利對軍事格外重視,視之為君主進行統(tǒng)治的主要手段?!八形溲b者都取得勝利,所有非武裝者都失敗?!盵1]40這和毛澤東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有異曲同工之妙。馬氏被譽為創(chuàng)建近代國民自衛(wèi)隊的先驅(qū)?!叭魏我晃痪跞绻麤]有自己的軍隊,它是不安全的也是不穩(wěn)固的?!盵1]96馬氏在《君主論》中大量的篇幅都在論述軍隊的類型、作用和重要性等,相反,韓非子對于軍隊建設(shè)惜字如金,對法治的重要性進行了不厭其煩長篇累牘的闡述,這也是兩本名著最大的不同之處之一。

      啟示評析:韓非所言的“法”不僅是法律、法治,而且也包含有現(xiàn)代管理學中“制度”的含義。如何重視法律和制度的制定和執(zhí)行,在《韓非子》一書很多章句中,都能得到若干有用的啟示。馬氏關(guān)于軍事簡而言之的論斷就是重視本國軍隊建設(shè),雇傭軍隊和援軍是不可靠的。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本國人民是最可靠的、最牢固的。

      四、權(quán)術(shù):深藏不露、靈活詭詐

      共同的人性論和不擇手段的信奉決定了馬氏和韓非在“術(shù)”的內(nèi)容方面有諸多共同點,具體而言,《韓非子》許多篇章都在論述權(quán)術(shù),權(quán)術(shù)的資源遠遠地豐富于《君主論》。共同之處有三:第一,權(quán)術(shù)一般是秘密的、暗箱操作的、藏于心中不可告人的。第二,權(quán)術(shù)有時候是殘酷的、靈活多變的、不顧道德感情因素的。第三,馬氏的論述是概括性的、原則性的,韓非子的論述則更加翔實具體,有許多權(quán)術(shù)運作細節(jié)的描述。例如,在《內(nèi)儲說上七術(shù)》中具體論述了七種權(quán)術(shù)來駕馭臣下。術(shù)的定義:“術(shù)者,因任能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權(quán),課群臣之能者也?!?《韓非子·定法》)“術(shù)者,藏之于胸中以偶眾端而潛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顯,而術(shù)不欲見”(《韓非子·難三》),術(shù)是藏在君主心里來對照驗證各方面的事情從而暗地里用它來駕馭群臣的東西。一些計謀需要秘密隱藏,即是善于偽裝惡行。《君主論》的名言如前所述,君主應該像狐貍一樣狡猾。

      啟示評析:權(quán)術(shù)中有些是卑鄙骯臟的詭詐勾當,雖不宜使用,但了解它們,可以提高自己的防范能力。因為權(quán)力是一種極稀缺的被激烈競爭的資源,凡有權(quán)力存在的地方,就充滿競爭,對付競爭,必有謀略。每一個身處官場之人,明爭暗斗無時無刻不存在著。防人之心不可無,掌握一些權(quán)謀,研讀幾本厚黑學著作,并不是為了損人利己,而是多了防身之術(shù)。總之,要想在鉤心斗角、爾虞我詐、險惡的權(quán)斗中能站穩(wěn)腳跟,還要具備足夠的狡猾、明智、機靈、警覺、勇敢、心狠手辣、堅毅果斷等因素,才能在保全自身基礎(chǔ)上,實現(xiàn)政治抱負。權(quán)術(shù)中善惡、賞罰、軟硬兩手使用的輕重緩急、順序、程度、時間和場合等都要深思熟慮,恰如其分地靈活運用權(quán)謀才能體現(xiàn)出高超的駕馭權(quán)力和局面的魄力。

      五、威勢:保持至尊地位,讓人敬畏

      兩書都一致認同君主必須保持至尊之勢。馬氏指出:“君王必須保持他的至尊地位和威嚴,而且這一點在任何場合都是不允許有絲毫疏忽的。”[1]152韓非在《愛臣》中,講到萬事萬物中,沒有比君身更高貴、比君位更尊崇、比君威更強大、比君權(quán)更隆盛的。這四種事物,不能借于外界。威勢不能分置,權(quán)力不能同享。威勢權(quán)力與別人同享,奸臣就會公然活動。

      韓非認為,勢由位生,只有處于君位,才能握有權(quán)勢。權(quán)勢首先是君主對臣下的支配權(quán),對舉國的發(fā)號施令權(quán)。君主必須得到臣下的支持與服從。勢位對治理國家、鞏固君權(quán)具有重大意義。高居勢位,君權(quán)就具有至高無上的尊嚴。反之,失勢就意味著丟掉君主的位置和權(quán)勢。有才能而沒有權(quán)勢,即使是賢人,也不能制伏不賢的人。夏桀做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因為他賢,而是因為他權(quán)勢重。堯做普通人,不能管理好三戶人家,不是因為他不賢,而是因為他地位卑賤。[2]

      在告誡君主讓臣民敬畏的建議上是異口同聲。君主是被人愛戴好還是被人畏懼好?最好是兩者兼?zhèn)洌坏?,兩者必須選擇其一、舍其一時,那么,被人畏懼比為人所愛安全得多。人們冒犯一個自己所愛的人比冒犯一個自己畏懼的人較少顧忌。[1]113-114韓非子在《奸劫弒臣》中有同樣的論述:“則圣人之治國也,固有使人不得不愛我之道,而不恃人之以愛為我也。恃人之以愛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3]想想韓非的論述早于馬氏一千七百多年,就不能不佩服中國先哲的智慧了。

      啟示評析:在金字塔形的官僚制組織中,一個人的地位、尊貴、權(quán)力和價值的大小是由他占據(jù)的職位決定的。一個能人無論多么富有才華、多么有管理能力、多么有充沛的精力,如果他沒能達到一定的官階,他的權(quán)力很小,他的影響力也是微弱的。權(quán)威是權(quán)力的延伸,擁有權(quán)威的前提是有權(quán)力,而權(quán)力的依托是職位,所以擁有權(quán)威的第一要素是占據(jù)職位。

      六、人才:提拔重用人才

      兩者都強調(diào)人才的重要性。有關(guān)人才的論述馬氏涉及的較少,相比較,《韓非子》的論述要比《君主論》豐富許多。馬氏認為挑選大臣實在是一件至關(guān)重要的事情。選出的大臣是優(yōu)是劣,取決于君王是否聰明睿智?!熬醣仨毐砻髯约菏且粋€珍愛人才的人,能夠重用那些出類拔萃、才智超群的杰出人才,并且對各行業(yè)的杰出人才授予榮譽。”[1]151馬氏認為不懂得珍惜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統(tǒng)治者,是世界上最愚蠢的統(tǒng)治者。韓非更是強調(diào)明君之道是使智者盡其慮。《八經(jīng)》中有句話是:“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上等的君王能夠調(diào)動發(fā)揮眾人的智慧。韓非認為,英明君主的治國之道,就是要使有智慧的人盡其謀慮,君主根據(jù)他們的謀慮決斷政事,所以君主的智慧是無窮的?!笆闺u司夜,令貍執(zhí)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非子·揚榷》)用人才要用其所長,善于用人者,總是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長處,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將每個人置于最適合的崗位上。韓非還指出了用人不疑的用人原則,以激發(fā)臣下為其效力。

      啟示評析:為政之要唯在得人。在各種社會資源中,人才是最寶貴最重要的資源。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領(lǐng)導者對于人才的高度重視是不變的。一個成就大業(yè)的帝王,身邊總離不開各種人才。是否能夠把握好用人的藝術(shù)關(guān)系到國家的興亡。

      七、吝嗇:吝嗇勝慷慨

      兩者都重視吝嗇,但是原因不同。馬氏支持君王吝嗇,因為減少人民的負擔能獲得好聲譽。然而,韓非認為慷慨的獎賞會滋生人民內(nèi)心的貪欲,是壞事。馬氏相信,當慷慨的做法不能獲得聲譽和名望時,就要學會吝嗇,吝嗇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yè),因為吝嗇少花了人民的錢財,而慷慨橫征暴斂,加重人民的負擔,招致人民的痛恨,所以君主不要懼怕有吝嗇之名。人民對于要他們付錢的事情總是最為痛恨的。過分慷慨的君王難免落得不好的下場,被稱之為吝嗇的君主卻很好地統(tǒng)治了自己的國家。韓非認為要重刑少賞,重視刑罰,少給予獎賞。圣人給民眾設(shè)置刑罰,并不是因為憎恨民眾,而是出于愛護民眾的根本考慮。刑罰占了優(yōu)勢,民眾就會安寧,獎賞亂施濫用,奸邪就會滋生。馬氏說:“在人的一切丑惡中,貪婪、霸占臣民的財產(chǎn)及其婦女,是最讓人們所憎恨的。因此,君王必須避免這兩件事情的發(fā)生?!盵1]124

      啟示評析:吝嗇雖然不體面,但是人民的負擔小了,獲得的是民心。過度慷慨,橫征暴斂,招致人民憤恨,而吝嗇卻可以成就大業(yè)?,F(xiàn)代意義上講,就是政府要節(jié)約支出,計算效益,花錢少而辦實事多,這樣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

      八、納諫:讓人說真話,忠言逆耳

      兩者勸君設(shè)法聽進真言和逆耳之言的觀點是一致的,但韓非闡述了進言者的技巧和方式以避免震怒君皇,而馬氏特別指出了君王應有辨別諫言真假的能力。為了能夠聽到真實的言論,馬基雅維利開出的藥方是讓人們敢于講真話。韓非不僅勸君能夠虛心接受大臣的勸諫,更重要的是,進言者要掌握技巧。大臣向帝王進言是一件十分苦難的事情,因為如果不講究一定的技巧,即使道理再完美別人也未必會接受。而掌握了技巧和方法,便常常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墩f難》講到,被君主寵愛時,才智就顯得恰當而更受親近,被帝王憎惡時,才智就顯得不恰當,遭到譴責而被疏遠,所以諫言者需要先知道君主的愛憎,然后再進言。

      啟示評析:進諫是一門藝術(shù),進諫者自身需要把握技巧,萬不可冒進。同時,領(lǐng)導也需要虛心接受勸諫,畢竟“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至理名言。英明的領(lǐng)導者自身要不斷強化和提高決斷力和明辨力,要有主見,不可過于依賴智囊,在最后決定之前一定要有明智的判斷。

      九、預防:防微杜漸、居安思危

      兩書都用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理觀點鮮明地闡明了預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韓非在《喻老》中表述,千丈的長河堤,因為極小的洞穴而導致潰決;百尺高屋,因為煙囪極小的縫隙而被焚毀……所以良醫(yī)治病,趁它還在表皮就加以治療,這都是為了搶在事情細小的時候及早處理。韓非說預防危機如中醫(yī)所講良醫(yī)醫(yī)未病,及時發(fā)現(xiàn)危機的征兆,提早預防危機的出現(xiàn)。馬氏強調(diào)賢明的君王必須做到:“切莫在和平時期無所事事,應該努力地利用這些時間積聚財力,以便在命運遇到任何一種困難的挑戰(zhàn)的時候,非但不至于心慌意亂、措手不及,反而能夠積蓄有效的力量,對一切來犯之敵均給予有效打擊?!盵1]102他建議君王高瞻遠矚:“高明的君王們在制定治國的綱領(lǐng)時,不但考慮到眼前的利益,而且考慮到將來的利益,為防患于未然,他們制定了一系列補救的措施。就像預防流行病一樣,如果不能及時預防,當你發(fā)現(xiàn)疾病來臨時,已病入膏肓,再去找藥治病已經(jīng)來不及了?!盵1]16

      啟示評析:現(xiàn)代公共危機管理理論絕非一個新鮮事物。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從古至今都是重要管理技能。老子曾說過:“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老子·道德經(jīng)》)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fā)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chǎn)生以前就早做準備。韓非和馬氏的憂患意識令人驚醒,他們告誡帝王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危機預測和危機管理的能力和知識是領(lǐng)導者必備的。

      十、與時俱進:適應潮流,不斷變革

      馬氏的結(jié)論是:做法符合時代的潮流會達到目的,而做法違背時代的潮流結(jié)果會失敗。原因是:時代與環(huán)境的變易情況說明他的行動是合適的,那么他就會成功;但是如果時代與環(huán)境變了,可是他沒有改變他的做法,等待他的就必然是失敗。[1]165在《五蠹》中韓非指出圣人不指望學習照搬古代的一套,不墨守成規(guī),而是考察研究當今社會的情況,從而給他制定相應的措施?,F(xiàn)在假如用古代帝王的政治措施來治理當代的民眾,那就是些守株待兔之類的笑話了。韓非認為任何事情都是發(fā)展變化的,國家的法制、治國的理論要因時而變,只有與時俱進,才能不斷進步。韓非認為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一切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絕不能因循守舊。顯而易見,兩部經(jīng)典力作在順應潮流、勇于革新和與時俱進的結(jié)論上是驚人的一致的。

      啟示評析:世界歷史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兩位政治理論家都強調(diào)君王行動要順應歷史的潮流而動,國家的法制也要與時俱進,適應當時的需要。這種與時俱進的政治改革思想無疑是值得肯定和借鑒的。古人說過:“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睔v史告訴我們,國家要強盛,就需要不斷革新。

      十一、人民和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令讀者難以置信的是兩位推崇暴力、殘酷和詭計的軍師,竟然異口同聲地喊出人民和民心的重要。更準確地說,馬氏對人民的重要性的認知比韓非要深刻許多,韓非只是比較膚淺地認識到民心和民意的重要性。這些都是歷史環(huán)境造成的,韓非生活的時代環(huán)境決定了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封建獨裁統(tǒng)治的辯護者,而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馬氏認為君主政體只是暫時的權(quán)宜之計。君主制是馬氏迫于國家內(nèi)憂外患的混亂形勢而提出的、實現(xiàn)意大利統(tǒng)一的過渡形式,他本質(zhì)上是個共和主義者,因為馬氏的許多觀點也是繼承了西方先哲的思想。在西方民主與共和思想源遠流長,實踐古已有之,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西塞羅等人都系統(tǒng)地闡述過共和主義思想,古典民主思想在古代雅典就被實踐過。馬氏在他的另一部代表作《論李維》中論述了與君主制截然對立的民主思想。理想的君主制易于蛻變?yōu)閷V平y(tǒng)治,貴族制易于蛻變成寡頭制,民主制變得肆無忌憚,亦非難事,如果推行單一的體制,沒有良策可以阻止它蛻變?yōu)樽陨淼姆疵妫虼?,他建議在同一個城邦里兼行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使它們相互守衛(wèi)。[4]50-51由此可見,馬氏肯定了混合政體式的共和制,這種共和主義叫做古典共和主義,此種政體設(shè)想與西方民主政治思想體系是一脈相承的?,F(xiàn)代民主的主要特征是代議制、分權(quán)制衡、司法獨立、法治、憲政等。在《論李維》中馬氏更加相信人民的力量,“我以為人民比君主更精明、更穩(wěn)健,判斷力更出色”[4]195。同樣,在《君主論》中馬氏明確指出人民的力量比軍隊的力量更大。與其擁有戰(zhàn)事攻防的城堡,不如取信于民。[1]146他強烈地譴責無視民意的行為,“我只對那種僅僅依賴城堡而視本國人民仇恨為無足輕重的君王毫無顧忌的加以譴責”[1]146。如果招致了人民的怨恨,任何堅固的城堡都形同虛設(shè),“即使你擁有城堡,如果人民憎恨你,任何城堡都保護不了你”[1]145。君王如果避免引起百姓憎恨和輕視,使百姓對他感到滿意,他就能夠穩(wěn)坐江山了。[1]125秩序良好、政局穩(wěn)定的國家和英明的君王都應該使人民獲得滿足、安居樂業(yè),因為這正是君主們所必須做的頭等大事之一。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時,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勢位。”(《韓非子·功名》)得人心者得天下。韓非繼承了老師荀子的理論:“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矣?!盵5]荀子認為國家政權(quán)的得失,在于人心的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統(tǒng)治人民的君主,如果想讓國家安定下來,調(diào)整好治國政策、愛護人民就是最好的辦法。韓非多次提及民心的重要性。他認為禁令能先治本的才有效,用兵能服民心的才能勝,圣人治理民眾,因為先治本,所以能強大,因為先服心,所以能取勝。治理國家要贏得民心,才能留住人才。

      啟示評析:盡管韓非和馬氏都鼓吹強權(quán)的君王統(tǒng)治,但是一致認同君王專制統(tǒng)治也要獲得民心,這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是難能可貴的。在《君主論》中初見民主的端倪,多次強調(diào)人民力量的重要性。民心民意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1]馬基雅維利.君王論[M].何叢叢,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2]宋立卿,邢樹森.倚法治世《韓非子》[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272.

      [3]張 覺.韓非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13.

      [4]馬基雅維利.論李維[M].馮克利,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荀子.荀子(精華本)[M].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10:114-115.

      2013-07-20

      上海交通大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培育基金項目(20121519)

      孫珠峰(1983-),男,博士研究生;E-maillegendest@163.com

      1671-7041(2013)05-0072-05

      B226.5;B503

      A

      猜你喜歡
      權(quán)術(shù)韓非韓非子
      我說韓非(評論)
      作品(2023年10期)2023-10-30 11:43:02
      魯人徙越
      韓非子:察古今之變 倡刑名之學
      濫竽充數(shù)
      社會治理中的韓非思想方法論探討
      芻議《笑傲江湖》中權(quán)、術(shù)、謀
      淺談《三國演義》批判
      青年文學家(2016年5期)2016-04-27 02:55:29
      政治需要權(quán)術(shù)嗎?
      韓非子的“解老”與法治大一統(tǒng)
      東方論壇(2015年5期)2015-12-17 09:22:52
      漫畫
      讀書(2014年10期)2015-01-13 13:15:03
      金湖县| 北票市| 宁河县| 同心县| 肃北| 红原县| 伊春市| 玛纳斯县| 海淀区| 彩票| 灌南县| 阜新市| 叙永县| 专栏| 曲阜市| 扬中市| 郎溪县| 鹤峰县| 云南省| 石台县| 云浮市| 河北省| 隆回县| 隆安县| 康平县| 观塘区| 漠河县| 璧山县| 青海省| 信丰县| 香河县| 新晃| 尼玛县| 屏东县| 达孜县| 黎平县| 东乌| 松潘县| 独山县| 厦门市|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