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玉 (安徽省蕪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科,安徽 蕪湖 241000)
靜脈穿刺是臨床常用的有創(chuàng)性護理操作技術,是護士必須掌握的護理技術操作之一。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大部分藥物是經(jīng)過靜脈輸入的,90%以上的住院患者通過靜脈用藥治療疾病[1]。提高靜脈穿刺成率,不僅可以保證治療藥物的有效應用,贏得時間搶救患者,還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2]。筆者試比較從靜脈上方穿刺和從靜脈側面穿刺,從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疼痛反應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6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意識清楚、無感覺障礙、治療合作、血管條件良好的62例患者,其中男44例,女18例,年齡20~60歲,平均41歲。普外科40例,心內科22例,均行靜脈輸液治療。均選用一次性7號頭皮針輸液器,穿刺靜脈選用手背或手臂靜脈,以遠心端至近心端依次選擇血管。訪談對象:直接給患者靜脈穿刺或者有豐富靜脈穿刺經(jīng)驗的7名護士。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一人操作,采用自身對照法觀察靜脈穿刺效果,第一次從靜脈上方穿刺,選好靜脈消毒后,手持針柄的前后,從靜脈正上方穿刺入;1~5 d之內進行第二次,由靜脈側面穿刺,選另一側相當位置(靜脈的要求相同,若隔天數(shù)較長可選同一位置),消毒,手持針柄前后,在靜脈側面刺入皮下,再沿靜脈走向潛行刺入。進針角度相同、見回血后再進針少許,按照常規(guī)固定方法固定。訪談內容:在常規(guī)靜脈穿刺時的進針手法,是習慣從靜脈上方還是側面,并談談采用此種方法的好處或者是理由,如何評價自己的穿刺水平,認為怎樣才是最科學的靜脈穿刺進針手法,對于特殊靜脈,自己的個人小妙招。若沒有穿刺成功時有何種心理反應,怎樣處理由于沒有穿刺成功而引起患者及其家屬的不滿。
1.2.2 評價指標:①一次穿刺成功率(進針后見回血,液體輸入通暢,無滲漏為成功,未見回血,見回血但液體輸入不暢或有滲漏,退針后再次穿刺為復針);②疼痛:主觀指標:由患者感覺并陳述疼痛程度:不疼、有些、較疼、疼痛難忍;客觀指標;穿刺過程中患者有無皺眉頭、口中發(fā)出噓聲、肢體回縮(若患者沒有出現(xiàn)客觀指標,按主觀指標評價,若出現(xiàn)皺眉頭,為有些疼,若出現(xiàn)口中發(fā)出噓聲,為較疼,出現(xiàn)肢體回縮,為疼痛難忍)。③綜合分析訪談內容(主要是分析兩種方法操作是的利弊、個人的習慣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整理數(shù)據(jù)進行χ2檢驗、主觀內容分析。
2.1 兩種穿刺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較:詳見表1。
表1 兩種穿刺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較[例(%)]
2.2 兩種穿刺方法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較:見表2。
表2 兩種穿刺方法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較[例(%)]
2.3 訪談結果:7位老師都習慣從靜脈上方進針,其中3位老師沒有嘗試過從靜脈側面進針。
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不斷總結靜脈穿刺的經(jīng)驗教訓,對工作有高度的責任心,對技術操作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對患者有關愛同情心,必將大大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減輕患者的痛苦,改善護患關系。
4.1 從靜脈上方進針穿刺法可以減少患者的疼痛反應:皮膚痛覺纖維是游離的神經(jīng)纖維,大多數(shù)分布于表皮,其痛覺感受器呈點狀分布,在手背有觸點25個,痛點100~200個[3],在傷害性刺激作用下,引起組織釋放5-輕色胺、組胺,引起致痛物質作用于神經(jīng)末梢產生痛覺沖動。而靜脈穿刺時的痛覺強度取決于刺激強度、速率、時間及作用面積。從靜脈上方進針穿刺法和從側面進針穿刺,針尖斜面都是朝上,所采取的進針速度和角度也都相同,不同的是從側面進針所需要的時間要長于從上方進針,而且從側面進針后至進血管之前需要一個向左(右)的力,這時就會有一個對表皮的針眼牽拉的力,產生疼痛的可能性變大。表2結果示,從靜脈上方穿刺法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從側面穿刺法(P<0.01)。
4.2 從靜脈側面進針穿刺與從靜脈上方穿刺的成功率比較: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從靜脈上方和從靜脈側面進針的穿刺成功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本次研究的樣本量過少有關(62例),與7位有經(jīng)驗的臨床護理老師的訪談結果中得出,對于不同的靜脈有不同的穿刺方法,老師們更偏向于從靜脈上方進針穿刺。對于從靜脈側面穿刺,靜脈要求很高;從側面穿刺,從進針到見到回血的時間較長,患者心理較難接受,如果穿刺者沒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出現(xiàn)再次穿刺的幾率明顯增大,可以看出從側面穿刺的局限性大于從上方穿刺,具體的成功率還需進一步研究。
[1] 賈秀華.靜脈穿刺不同進針法對血管組織損傷的對比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8,21(8):668.
[2] 張海容,程麗明,李莉莎.影響靜脈穿刺成功的因素及對策[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7,28(5):67.
[3] 周麗華,陳 燕,于桂云,等.靜脈穿刺直入血管法的臨床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5,1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