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
[摘要]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它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高效全新的方式,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尤為重要,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怎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何提高?這是每位語文教師都應該探索研究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教學積累,我覺得提高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從尊重學生打開學習主體的思路,講究教法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指導學習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自主學習辦法這幾方面入手,落實自主學習的本真,而不是形式上的一種展示。
[關鍵詞]自主學習 尊重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 高效導學
素質教育對小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出了明確、細致的要求,而自主學習又是《新課標》中不斷強調的學習理念,在如今教育信息高度快捷的情況下,課堂教學中大力倡導自主學習無疑是一條科學高效的學習新路,經過多年教學實踐,我發(fā)現不少教師都能有意識的進行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但仍有一些老師處于一種隨意狀態(tài),沒有真正尊重學生思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只停留在面表,甚至是一種形式,因此切實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我一直關注的問題,身為一名語文教師,針對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我想談談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幾點看法。
一、尊重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有其重要的的思想性、人文性,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又決定了他們的認知和學習處于初級階段,所以要讓小學生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必須要尊重他們的點滴認識和體會,樹立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標的教學理念,發(fā)自內心地貫徹、落實,這樣才能把提高做到實處。
1.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給學生選擇權。傳統(tǒng)意義下的教學教師總是以課本為依托,圍繞文中的內容等進行互動,學生的選擇權常常被忽視。但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與學生的認識差異,往往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更易被吸引,如果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便是觸及學生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教材中每個單元里有很多文章前后沒有太大的聯系,我們便可以讓孩子通讀整個單元,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習,而學習某一課時,也可以把學生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講一講,一切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給他們一個民主、寬松的選擇權,這樣學生會在樂學中習得知識,學習便更能自主,在這一過程中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自然地得到提高了。
2.從學生的體驗著眼,給學生話語權。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實質上是對文章的一個“再創(chuàng)造”過程,不同生活經歷、個性特點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發(fā)言中的亮點,不斷地加以鼓勵、引導,絕不能將自己的理解、體驗與感受強加給學生。雖然學生的認識有時還不夠成熟,語言還不夠精煉,但這恰恰是學生學習的真實過程,認識問題的正常規(guī)律。經常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允許學生對問題有自己合理的看法,說出一個問題多個答案,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變一言堂為群言堂,學生的主動性何愁發(fā)揮不出來?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自主學習空間
創(chuàng)設一種能使學生主體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情境,是喚起學生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的催化劑。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一個能動的、活動的主體,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語文教學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活動。
首先,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愿學。教師要轉變角色,努力營造出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生說生評,生說師評、師說生評等形式,讓學生自己獲得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走向成功,體驗到成就感;適當組織學習競賽,開展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使學生愿學、樂學。
其次,應創(chuàng)設自學氛圍,教給學生自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師應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重讀促思,我經常采用五讀法。一讀:將文章讀通讀順,利用工具書掃清字音障礙;二讀:了解課文脈絡,知道文章主要內容;三讀:根據"閱讀提要",或課后問題明確新課要學什么;四讀:抓住自己最感興趣或感受最深的內容批書;五讀:對讀后仍有疑問的地方圈畫,以備重點學習。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該是長期的,習慣性的,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高效導學,創(chuàng)新自主學習途徑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而不單是講授知識者,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習慣,形成探究意識,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才是重要的,我們要不斷的努力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技法,更要在新的教學觀念的指導下調整和改進具體的教學策略,真正使學生能參與合作、主動探究,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1.合作學習應成為一種習慣。如今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應該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所以,從小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習慣,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是我們教師的職責,更應在平時導學時有意培養(yǎng)。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靈魂,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對語文教育帶來新的發(fā)展和延伸。
3.形成探究意識,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只有擁有一顆求知的探究精神,學生才能為以后的創(chuàng)新帶質的變化。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需要我們語文教師終身努力,并在實踐中多思、多試、多總結,把切實有效的方法帶給課堂,帶給學生,尊重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高效導學,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作者單位:遼寧省遼陽市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