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汽車工業(yè)已經構建起一個復雜的網絡關系。
以奧迪品牌為例,在奧迪的原料供應商、二級部件供應商,一級部件供應商、奧迪整車廠商、奧迪經銷商,以及顧客所構成的全球網絡中,奧迪整車廠商處于核心的地位。對于整車廠來說,零部件供應商又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整車廠家的合作伙伴,不僅提供模塊,還與整車廠家一起進行研發(fā)和設計;第二層供應商直接提供模塊產品,像儀表盤、動力裝置、排氣裝置等,自身并不卷入研發(fā)和設計,這樣的供應商包括Lear、Dana、JCL、登索、普利司通等。第三層供應商是較底層的供應商,它們只是向較高層的供應商提供部件。通常是一個模塊或者大型零部件的某個特定部分,像電鍵、傳感器等。這類供應商包括Gentex、Intermet、Wescast、杜邦漆、通用塑料等等。
現在一輛整車有上萬個零件,并且需要批量生產,因而供應管理是否良好,也直接決定了整車廠的生產效率。而汽車的開發(fā)過程,往往也需要供應商的協助。如今,汽車行業(yè)競爭異常激烈,在全球化的分工合作大背景下,外購件一般約占一輛汽車價值的60%。因此,整車廠商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決定了企業(yè)的生死。
“西班牙市場需求跌到1986年以來的最低值,意大利的需求量跌到了1979年的水平。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汽車市場倒退了33年?!辈贿^,在這些看似負面信息的背后,奧迪卻展現了一組組積極而亮麗的數字。去年每22秒全球賣出一輛奧迪汽車。
2012年,奧迪在全球交付了145萬輛汽車,比2011年增加了約152000輛;除了在歐美市場有不錯表現外,來自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分外惹眼?!敖衲昝恐軐⒃谥袊Q生一家奧迪經銷商”,3月12日,奧迪在德國的英格爾斯塔特召開了“全球新聞年會”,奧迪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向來自全球的100多家媒體鏗鏘而談。
施泰德用“極其成功”四個字來評價了2012年奧迪的業(yè)績。在談到中國市場時,施泰德認為有三點特別值得注意:2012年奧迪再次在激烈的競爭中鞏固了領先地位。奧迪在一年內獲得了更多的中國新客戶,并成為第一家年銷量突破400000輛大關的高檔車供應商。
未來將如何?奧迪計劃在2013年保持增長,他們確信能夠實現這一點。今年,奧迪在1月和2月的總交付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4%,實現了開門紅。但奧迪人并不滿足短期增長,他們有更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在2020年的年銷量超過200萬輛,并計劃到2015年實現150萬輛銷量的中期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未來三年內,奧迪將實施史上最大的投資計劃,總投資額達110億歐元。
施泰德透露,目前,奧迪正在中國迅速擴大經銷商網絡。2013年,中國居民超百萬的城市中還有約一半可能被納入到奧迪的經銷商網絡中。到2017年,希望將奧迪經銷商的數量增加到500家。說到當地的生產,奧迪已經在佛山開設了新工廠,同時還在不斷增加長春工廠的產能。未來三年,中國工廠的產能總共將增加35萬輛。而奧迪也將與一汽-大眾奧迪共同努力,計劃將年產量提高到7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