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珊
【摘要】教學評價是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教學效果進行檢測的重要手段。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不利于英語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革。我校所實施的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英語課程評價方式,體現(xiàn)了英語教學的時代性、開放性和靈活性,更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極大地推動了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
【關鍵詞】英語課程 形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4-0119-01
教學評價包括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是教學評價的核心。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傾向于單一化,而我校目前實施的英語課程教學評價方式,即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一、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對教師的評價主要是以一次或幾次公開課、學生考試的成績?yōu)橹?,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只是單純以卷面考試定最終成績。無師生互評,學生參與性的評價更是缺乏,評價幾乎等同于考試。這種評價方式關注的只是學生學習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也不利于教師的發(fā)展和教學的改進。
二、英語課程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
根據(j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顯然,單純以卷面考試定最終成績的做法難以實現(xiàn)這一目標,也無法適應英語課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我?,F(xiàn)行的英語課程評價方式將學生平時對待本門課程的表現(xiàn)納入考評范圍,從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綜合考核學生的成績,即對學生的評價實施了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1.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過程性評價和發(fā)展性評價,根據(jù)教學目標,采用多種形式,跟蹤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達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我校是一所全日制高職高專院校,根據(jù)我校學生實際及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我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1)課堂考勤。課堂出勤率反映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態(tài)度,對于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有著重要意義。2)課堂紀律。課堂紀律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維持正常教學秩序的重要保證。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的習慣和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3)課堂回答問題。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主要方式。通過學生對課堂問題的回答,教師可檢查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全面掌握學生的差異和個性特點,對學生做出客觀的評價。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將激勵性評價貫穿于英語課堂教學,積極肯定學生的成功之處,促使學生將興趣直接轉化為動機,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推動力。4)小組討論問題及小組學習情況。對于每班學生,按人數(shù)分為幾個小組,選出成績較好的同學擔任組長,共同討論問題,完成單詞聽寫、課文背誦、練習作業(yè)等任務,學生間進行互評,給出一定的平時成績。這種方式有利于加強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5)練習作業(y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間較少,學生沒有太多的課堂時間完成練習與作業(yè)。而練習和作業(yè)是促進學生知識鞏固和積累的重要手段。在積累知識的基礎上,還可以啟發(fā)學生去創(chuàng)新。因此要求學生完成一定的練習和作業(yè)是必要的。6)單元測試。單元測試主要是檢查和評價學生在某一階段或學習過程中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通過單元測試,教師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改進教學。 7)課外活動、競賽、等級考試。課外活動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發(fā)展智力。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開展課外閱讀、參加相應社團、參加各種比賽等,讓學生吸收各個領域的新知識、新信息,擴大知識,訓練口語,鍛煉能力,提高素質,從各方面得到思維能力的鍛煉和語言應用能力的發(fā)展。各級等級參試是測試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一種考試手段,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綜合運用能力。鼓勵學生根據(jù)時間節(jié)點選擇不同的英語等級考試,能延伸學生英語學習的高度和繼續(xù)學習的時間,為將來職業(yè)生涯的高度打下良好的基礎。
2.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著眼于本門課程或某個教學階段結束后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全面評定,評價的概括水平一般比較高,測驗所包括的內容范圍也比較廣。我校一學期對學生進行一次終結性評價,由期末測試+平時成績構成。期末測試采用教研究室統(tǒng)一命題的方式,主要考查學生對本學期所知識的掌握情況,占終結評價的70%;平時成績即學生形成性評價所得分數(shù),占終結性評價的30%,兩者之和為學生的終結性評價成績。
3.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 教學評價還包括對教師的評價,即對教師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評價。隨著對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價的改革,對教師教學的評價也不再僅僅依據(jù)學生的成績,而是通過學生評教、領導聽課、教研室教師聽課、教學督導聽課、教學科研等進行綜合評定,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出了客觀合理的評價。
三、結語
我校所實施的英語課程教學評價方式,不再僅僅是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而是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體現(xiàn)了英語教學的時代性、實用性和靈活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建構知識的彈性空間。在教學中,我們根據(jù)教學內容靈活設計,持之以恒,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有計劃地進行形成性評價,合理地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測試手段相結合,善用評價,巧用評價,激勵和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不斷地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2]《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研究:演進與變革》,陳紅,蔡明輝,戴祝君著,江蘇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