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中新興的對比焦點重疊構(gòu)式(Contrastive Focus Reduplication)以詞語完全拷貝為形式,表現(xiàn)句子信息的對比焦點。對CFR的研究有原型范疇、動態(tài)原型、多語義間對比、語境依賴等語義視角和新格萊斯主義等語用學(xué)視角。這種現(xiàn)象在英語國家呈現(xiàn)擴散趨勢,具有語言演變和語言類型學(xué)研究價值。
關(guān)鍵詞:對比焦點重疊構(gòu)式 語義 語用 類型學(xué)
一、研究課題及意義
近年來英語中新興一種對比焦點重疊構(gòu)式(Contrastive Focus Reduplication,以下稱CFR)。這種構(gòu)式以詞語完全拷貝為形式,表現(xiàn)句子信息的對比焦點。如:
(1)Ill make the tuna salad, and you make the SALAD–salad.(名詞重疊)
我來做金槍魚沙拉,你來做綠色沙拉。
(2)Do you LIKE-HIM-like him?(動詞短語重疊)
你真的喜歡他嗎?
(3)Is he French or FRENCH–French?(形容詞重疊)
他是法籍人還是真的法國人?
(4)Im up, Im just not UP–up.(副詞重疊)
我起來(醒)了,不過還沒有起床。
(5)Thats not AUCKLAND–Auckland,is it?(專有名詞重疊)
那不是真的(新西蘭的)奧克蘭,對吧?
(6)My car isnt MINE–mine;its my parents.(代詞重疊)
我的車并不真的是我的,是我父母的。
(7)Oh, were not LIVING-TOGETHER–living-together.(詞匯化表達式重疊)
噢,我們可沒有同居。
這種現(xiàn)象最早被命名為雙重結(jié)構(gòu),后來又曾被命名為對比焦點重疊、相同成分復(fù)合、詞匯克隆等。
世界語言重疊現(xiàn)象研究成果豐富,但少有對英語重疊現(xiàn)象的研究。英語通常具有六種能產(chǎn)程度不同的重疊方式,包括兒語、多重部分重疊、貶抑重疊、押韻組合、中間元音交替組合和強化重疊。從形式上看,CFR的結(jié)構(gòu)特征不同于上述形式,其基詞完全重疊,其重疊式作構(gòu)式的修飾語,通常都帶有突出的“標(biāo)高”語調(diào)。這種形式的突出特點是,重疊的可能不只一個詞,甚至整個短語都可以拷貝,賓格代詞也可以拷貝,屈折形態(tài)則不用拷貝,并且基詞重疊后不改變詞性和句法結(jié)構(gòu),因此本文稱之為“構(gòu)式”。通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其功能是表現(xiàn)句子信息的對比焦點,而其重疊形式從單個詞到短語結(jié)構(gòu)都有可能。CFR為英語增加了一個新的重疊種類,豐富了世界語言重疊現(xiàn)象,因而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CFR在英國和北美英語中都出現(xiàn)過,在北美英語中更常見。根據(jù)Hohenhaus(2004:315)對BNC等多種大型語料庫的檢索結(jié)果,英語中的這種現(xiàn)象是從20世紀(jì)90年代逐漸興起的(80年代檢索語料屈指可數(shù),而70年代只檢索到一個)。Ghomeshi(2004)自建的CFR語料庫截止2003年收集237條CFR,主要限于英語口語的非正式會話語體中,書面英語的語料也是出于劇本、電影腳本和電視節(jié)目這類即興口語性文本中。世界各國的很多英語變體中都出現(xiàn)了這種完全重疊現(xiàn)象,比如Manfred Sailer(2011)研究了英國本土、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英語變體,都出現(xiàn)了此類詞語重疊結(jié)構(gòu)(doubling)。
二、關(guān)于“對比焦點”
Chafe(1976)認(rèn)為,構(gòu)成對比焦點需要有三個條件:一是某種共享的背景知識,即對話雙方共同預(yù)設(shè)一個包含“X”的開放性命題;二是能夠替換預(yù)設(shè)中“X”的可能的候選項可以構(gòu)成一個集合(set);三是斷言中能夠替換這個“X”的是一個正確的選項(a correct candidate)。Lambrecht(1994)的“論元焦點結(jié)構(gòu)”概念與對比焦點結(jié)構(gòu)相當(dāng),這種焦點結(jié)構(gòu)預(yù)設(shè)“X發(fā)生了什么事”,是一個開放性命題,焦點的作用是在眾多的候選項中識別、挑選出一個滿足條件的所指,因此又稱作“識別焦點”。(周士宏,2000)
我國學(xué)者也有相關(guān)研究。早期研究如方梅(1995)認(rèn)為:一個句子的焦點就是句子的語義重心所在。由于句子的信息編排往往是遵循從舊到新的原則,越靠近句末則句子信息內(nèi)容越新。句末成分通常被稱為“句末焦點”,也稱為“常規(guī)焦點”。反之,如果一個成分不用作引入新信息,而是在上文或語境里直接或間接地引入了,是說話人出于對比目的才著意強調(diào)的,這個成分就是對比焦點。常規(guī)焦點與對比焦點的區(qū)別在于預(yù)設(shè)不同。如果說話人預(yù)設(shè)聽話人認(rèn)為某事是B,而實際上應(yīng)該是A,說話人說出這個句子的目的在于指別“是A而非B”,這時句子的焦點成分就是對比性的,屬于對比焦點。徐烈炯和劉丹青(1998:94-95)曾經(jīng)詳細(xì)論述“對比焦點”概念:焦點在本質(zhì)上是一個話語功能的概念,是說話人想讓聽話人注意的部分,在句子內(nèi)部,焦點是說話人賦予信息強度最高的部分,跟句子的其余部分相對,可以用“突出”來概括它的功能;在話語中,焦點經(jīng)常有對比的作用,跟語境中或聽說者心目中的某個對象相比,可以用“對比”來概括它的功能。焦點是相對于背景而存在的。根據(jù)“+突出”“+對比”這兩對特征,可以把焦點分為三類:自然焦點、話題焦點和對比焦點。對比焦點有雙重背景:它既是本句中最被突出的信息,因而以句子的其余部分為背景,所以有“突出”的特征;又是針對上下文或共享知識中(尤其是聽話人預(yù)設(shè)中)存在的特定對象或所有其他同類對象而特意突出的,有跟句外的背景對象對比的作用,所以又有“對比”的特征。
對比焦點總是借助語言中的一些特定手段來表達,國內(nèi)關(guān)于“焦點”的研究文獻一般認(rèn)為,英語標(biāo)記對比焦點采用的形式標(biāo)記主要是分裂句和準(zhǔn)分裂句,對比焦點居首或居尾(徐烈炯和劉丹青,1999);漢語則主要采用的是標(biāo)記詞“是”和準(zhǔn)分裂句(方梅,1995)。但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都沒有提到以重疊做為對比焦點的表達手段。雖然本文所探討的CFR在英語中仍屬于言語運用(performance)中出現(xiàn)的一種“臨時構(gòu)成”(nonce formation,Hohenhaus,2004),尚未進入正式的英語庫藏,但以其非典型結(jié)構(gòu)潛勢而實現(xiàn)的對比焦點話語功能,以及在英語世界里迅速增長擴散的態(tài)勢,是我們所不能忽視的。
三、CFR的語義學(xué)研究
CFR的出現(xiàn)和使用頻率大幅增加,隨著語言事實不斷被挖掘,學(xué)者們對這種現(xiàn)象的分析從形式到語義、再到語用層面不斷深入和完善。
(一)原型范疇說
從研究早期到最新階段,多數(shù)學(xué)者都是運用原型范疇論來解釋CFR這種現(xiàn)象的。Dray(1987)最早曾描寫過這種重疊的形式,并將其命為雙重構(gòu)式(double construction)。Horn (1993:48)認(rèn)為,重疊的修飾語界定了名詞(或動詞、形容詞或介詞)擴展范圍中的一個成員或一個子集,具有真的、真正的、默認(rèn)的或原型的代表性。Ghomeshi等人(2004)認(rèn)為,使用一個詞或短語總是留下許多模糊的余地、缺乏精確性。運用對比焦點能夠澄清事實,將重疊成分界定為一個更為明確而專指的范圍,即原型范疇使詞匯理解明確無誤。當(dāng)簡單名詞重疊時,這種語義特征非常明顯。比如上面例子中的“SALAD–salad”,就是指綠色沙拉,而非其他各種常見沙拉;“AUCKLAND–Auckland”指的是新西蘭的奧克蘭,而不是世界其他國家同名的城市。因為其具有“突出”和“對比”的特征,從而構(gòu)成句子的對比焦點。Hohenhaus(2004)提出兩個語義分析的公式,意在說明名詞性重疊比較其他詞性的重疊來說原型意義更明顯:對名詞重疊:an XX is a proper/prototypical X;對形容詞、副詞和動詞重疊:XX=really/properly/extremely X。
(二)動態(tài)原型說
Myounghyoun Song和Chungmin Lee(2011)認(rèn)為,對比焦點重疊可以指一個動態(tài)原型范疇的三個不同層次:一個范疇的原型、一個范疇的次范疇或者一個范疇本身。對比焦點修飾語強化了基詞,基于言語者心理的動態(tài)原型產(chǎn)生了受語境影響而臨時形成的概念外延,在話語中就近相關(guān)的可選項中窮盡性地選擇出了CFR的外延,在語義上具有動態(tài)變化的概念外延,在語用上以對比焦點效果促進了聽者與說者之間的交際。
a.概念范疇原型:下文中的“drink”重疊式可以分別指飲品范疇兩大常見原型——“酒”和“水”。
(8)Mary: Would you like a wine?
Jason: No, a drink-drink. Ill have some vodka.(指烈性酒)
(9)Mary: Would you like a coke?
Jason: No, a drink-drink. Ill have some water.(指白水)
b.一個范疇中的次范疇:下文中的drink重疊式可以指飲料中的兩類次范疇本身——無酒精類和有酒精類(其中任何一種都行)。
(10)(Jason汗流浹背地剛從花園里干活回來,他的妻子Mary在家里等他.)
Jason: I want a drink.
Mary: Here, have some beer.
Jason: No, I want a drink-drink. With no alcohol.(無酒精的飲料)
(11)(Jason周六一下午睡覺休息,他的妻子Mary剛剛購物回來)
Jason: I want a drink.
Mary: Here, have some water.
Jason: No, I want a drink-drink. With alcohol.(指含酒精的飲料)
c.一個范疇本身:下文中的“drink”重疊式是真的飲品(任何一種都行)。
(兩個漂亮的模特在為一個雜志試鏡拍照。Jason手拿太陽鏡和一瓶防曬霜,Mary手拿一把扇子和一個檸檬汁杯的塑料仿制品。)
(12)Jason: Its really hot in here. Id love a drink right now.
Mary: (handing him the lemonade prop) Here!
Jason: No, a drink-drink, silly?。芎鹊?、真的飲料)
每個范疇不僅只有一個原型,言語者在不同情景中用相應(yīng)的方式構(gòu)建不同的原型范疇。動態(tài)原型是理解不同語境中對比焦點重疊具有不同外延的關(guān)鍵。
(三)多語義間對比說
Lawrence Horn (轉(zhuǎn)引自Ghomeshi等,2004)認(rèn)為一個詞有四種語義:原型意義(prototype meaning),字面意義(literal meaning),強化意義(intensified meaning),增值意義(value-added meaning)。CFR分別是字面意義與其他三種語義的對比。
第一種是字面意義與委婉義相對,比如一對最近分居了的夫婦之間的對話:
(13)A:Maybe youd like to come in and have some coffee?你愿意來喝喝咖啡嗎?
B:Yeah, Id like that.好啊,我愿意。
A:Just COFFEE-coffee,no double meanings。就是喝咖啡而已,沒別的意思。
第二種是字面意義與強化義對比:
(14)A:Are you nervous?你緊張嗎?
B:Yeah,but, you know,not NERVOUS–nervous.是啊,但是,你知道,也沒那么緊張。
第三種是字面意義與增值義對比:
(15)A:I hear you guys are,um,living together now.我聽說你們,哦,現(xiàn)在住在一起。
B:Well,were not LIVING TOGETHER–living together.啊,我們可不是“住在一起”(同居)。
Laura Whitton(2006)舉出了同形異義詞形成的對比焦點重疊構(gòu)式,拓寬了對比維度:
(16)A: Do you know any doctors?
B: I am a doctor.
A: Oh really? You are?
B: Well not a doctor-doctor(醫(yī)生), a doctor of education(博士).
(17)Son: I want a bat for my birthday.(球棒)
Dad: Arent you afraid it will bite you?
Son: No, a bat-bat. For little league.(球棒)
Dad: Aluminum bat?(球棒)
Son: No, I want a batCF-bat, like Alex Rodriguez.(名牌球拍)
(18)Son: I want a bat for my birthday.(蝙蝠)
Dad: A baseball bat?(球棒)
Son: No, a batCF-bat. With wings.(蝙蝠)
Dad: A plain old one?
Son: No, a batCF-bat. Like we saw in Dracula.(大蝙蝠)
在上述例子中,CFR用于澄清同形異義詞的不同詞義之間的關(guān)系。
(四)語境依賴說
在Ghomeshi(2004)所舉的下面一例中,對比焦點語義的語境依賴性特征十分明顯:
(19)They are rich, of course; obscenely rich by the worlds standards; but not RICH-rich, not New York City rich.
他們當(dāng)然是富有的,用世界標(biāo)準(zhǔn)來看是夠富的了,但是從紐約標(biāo)準(zhǔn)來看,還不夠富有。(如果不是CFR后面有“not New York City rich”作為補充說明,就難以理解RICH-rich的標(biāo)準(zhǔn)。這句話換成在中國,也可以說“RICH-rich”是指“Beijing rich”或“Shanghai rich”。)
對比焦點重疊構(gòu)式也能用于專有名詞,這一點比較獨特,因為專有名詞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意義。有三種情況,都是和語境模糊性有關(guān)。第一種情況是:
(20)A: So then whos coming through the Stargate?
B: Gods.
A: Huh?
B: Not as in GOD–God. Ra played a god, the sun god(Ra扮演太陽神)。
第二種情況是,會話雙方都知道有多個人叫同一個名字,用CFR表示最重要最熟知的那個:
(21)So did you go to the movie with DAVE–Dave, or with Dave?
漢語:你是和(那個)戴夫還是和(別的)戴夫一起去看的電影???(DAVE意思是會話雙方都知道的那個人)
第三種情況是,CFR可以將一個人的典型舉止與其異常舉止相對比,或?qū)⑵鋬?nèi)心自我與其公眾形象相對比,或?qū)⑵湔鎸嵶晕遗c一個有超自然能力的克隆機器人相比,或者將受害人與影視劇中常見的偽裝者相比:
(22)A:That doesnt sound like Murray.這聽上去不像是莫雷。
B:Remember that he joined that cult the Spiritologists.我記得他加入了靈學(xué)研究團體。
A:MURRAY–Murray?。?莫雷?!是那個莫雷嗎?!
當(dāng)個體的本性遭到質(zhì)疑時,甚至人稱代詞都可以在類似情景中重疊:
(23)It might have been me, but it wasnt ME–me.
(24)You see me for a couple of hours out of every day, and you think you know me? The ME–me?
總之,CFR不僅僅表達原型概念義,要高度依賴語境來理解,而且其形成的對比焦點的對比維度也由語境決定。正是由于這種高度語境依賴性,使CFR無法被詞匯化,不能成為心理詞庫的一部分。
四、CFR的語用學(xué)研究
語境依賴性使得學(xué)者們轉(zhuǎn)而訴求語用學(xué)理論對CFR進行解釋。Horn (1993,2006b)較早運用新格萊斯語用學(xué)對CFR的Q與R原則之間的互動進行了分析。一方面,以XX形式出現(xiàn)的CFR比相應(yīng)的非重疊形式X有力,另一方面,XX又不比以短語形式出現(xiàn)的YX那么信息性強和有力。結(jié)果,根據(jù)Q與R之間的語用力分配,可以預(yù)測到,為使相應(yīng)域細(xì)化,XX比起X有必要性,而又比YX有效。張韌(2007)從關(guān)聯(lián)理論視角出發(fā),指出CFR有三種語用特征:其原型意義與文化背景密切相關(guān);語境和言語者意圖可以優(yōu)于原型意義的理解;在不同語境中除原型意義之處往往還可能做不同理解。Yan Huang(2009)也從新格萊斯主義語用學(xué)理論角度出發(fā),指出CFR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語用現(xiàn)象。言語者運用XX式CFR,是假設(shè)并有足夠理由相信聽者能夠理解XX式的意義。另一方面,XX又很像是同語反復(fù),表面來看是信息量不足的。聽者在面臨這種顯然違反了格萊斯量的準(zhǔn)則的情況下,又假設(shè)言語者一定是合作的,就要試圖去理解言語者為什么要用這樣一個明顯信息量不足的表達方式。唯有一種解釋,就是將它理解為高度信息性的:不僅要表達Z義,還有Z外之義要表達。
五、CFR現(xiàn)象的類型學(xué)研究啟示
對CFR的形態(tài)、語義、語用特征的研究結(jié)果有助于漢外語對比與翻譯研究。首先值得關(guān)注的是英語CFR現(xiàn)象的類型學(xué)研究價值。在包括德語、法語、意大利語、現(xiàn)代希臘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多達15種語言中發(fā)現(xiàn)也存在類似現(xiàn)象。在漢語語法和漢藏語研究中,重疊現(xiàn)象一直是研究熱點。雖然漢語重疊形式豐富,而英語重疊形式貧乏,但不能據(jù)此說明“重疊現(xiàn)象是漢語特點”。張敏(1991)曾經(jīng)強調(diào)在漢語重疊研究中引入跨語言視角的重要性?!皶r常有人說,重疊是漢語特有的語法現(xiàn)象:跨語言的考察證明這種說法有失片面,作為一種能產(chǎn)的語法手段, 重疊極為廣泛地分布在世界上大多數(shù)語系的諸多語言中?!笔聦嵣希丿B是原始印歐語中非常能產(chǎn)的一種形態(tài)語義過程,不僅是在梵語中,而且在希臘語和拉丁語中都是如此。CFR不但補充了英語重疊現(xiàn)象的類型,而且還是漢語所沒有的一種現(xiàn)象,具有類型學(xué)研究的意義。雖然這種現(xiàn)象仍被認(rèn)為是一種臨時造詞方式,其重疊形式也沒有納入正式的英語詞庫中,但已經(jīng)形成的這種造詞方式對于英語來說是否體現(xiàn)了一種語言類型轉(zhuǎn)變和語言演化的可能性呢?這個問題對于漢英比較以及英語語言演變研究來說意義重大。
另外,還要有一種宏觀的、動態(tài)的、歷史的視角。對于英語這樣一種重疊并不突顯甚至貧乏的語言來說,這種重疊構(gòu)式在短短三十余年間從無到有、從有到多,是耐人尋味的。必須從語言演變的歷時視角來看待一種語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和擴散,否則微觀的解釋只能停留在解釋的層面,無法觀察到整個語言的發(fā)展變化。不但要有對于CFR本身的形式描寫、語義和語用分析,還要關(guān)注CFR出現(xiàn)的句法環(huán)境、話語情境、文化情境的分析,注重對CFR的使用者進行語用動機的社會心理分析和CFR使用的語效分析,并運用歷時語言類型學(xué)和語言演化理論來探索其中的規(guī)律,才能全面認(rèn)識CFR這一重要的語言現(xiàn)象。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項目批準(zhǔn)號12YJC740019]和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xué)項目[項目批準(zhǔn)號12532271]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Chafe,Wallace.Given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topics and point of the view.[A].I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C].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2]Croft, William. Explaining language Change: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first edition is 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3]Dray, Nancy. Doubles and Modifiers in English[M]. Unpublished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7.
[4]Ghomeshi, Jila, Ray Jackendoff, Nicole Rosen & Russel, Kevin.Contrastive Focus Reduplication in English (the salad-salad paper)[J].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2004 .
[5]Hohenhous, Peter.Identical Constituent Compounding – a Corpus-based Study[J].Folia Linguistica XXXVIII/3-4: 2004.
[6]Horn,Laurence R.Economy and redundancy in a dualistic model of natural language. In S.Shore and M.Vikuna (eds).SKY 1993: Yearbook of the Linguistic Association of Finland,1993.
[7]Horn, Laurence R.Speaker and hearer in neo-Gricean pragmatics[J].Waiguoyu ,2006,(164).
[8]Lambrecht,Knud.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orm:topic, focus, and the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discourse referents[M].New York and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4,(3).
[9]Manfred Sailer, Word Doubling in New Englishes[M].Boston:ISLE, 2011.
[10]Song, Myounghyoun & Chungmin Lee. CF-reduplication in English: Dynamic Prototypes & Contrastive Focus Effects,Proceedings of SALT,2011.
[11]Whitton, Laura. The Semantics of Contrastive Focus Reduplication in English: Does the Construction Mark Prototype-Prototyp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CA.2006.
[12]Yan Huang,Neo-Gricean Pragmatics and the Lexicon[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2009,(11).
[13]方梅.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xiàn)手段[J].中國語文,1995,(4).
[14]徐烈炯,劉丹青.話題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5]張敏.從類型學(xué)和認(rèn)知語法的角度看漢語重疊現(xiàn)象[J].國外語言學(xué),1991,(2).
[16]張韌.A pragmatic interpretation of lexical clone construction,Abstracts of Papers 10th CPrA Conference[A].第十屆中國語用學(xué)研討會會議論文摘要[C].2007.
[17]周士宏.信息結(jié)構(gòu)中的對比焦點和對比話題——兼論話題焦點的性質(zhì)[J].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9,(7).
(馮莉 哈爾濱 黑龍江大學(xué)應(yīng)用外語學(xué)院 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