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華
摘 要:語文課程對于整個大專教學意義重大,大專學校通過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當下各個大專院校的語文課程往往比較機械化、傳統(tǒng)化,新世紀的大專語文教師要從語文課程教學特點切入,探索大專語文教學的個性化特征,讓大專語文教學達到另一個新的高度。其中,實施個性化教學能夠提高大專語文教學效率,提升大專院校學生的個人素質(zhì)。本文主要闡述了大專語文課程個性化發(fā)展的必要性,從教師實踐的角度探討了開展大專語文個性化的一些有效方式。
關(guān)鍵詞:大專語文課程;個性化教學;有效方式
要真正將個性化教學引入大專語文教學,一方面,教師要努力開拓在這方面的教學新理念和新方法;另一方面,學生要注重個人體會和學習。在此之前,我們必須明確何謂人性化教學,其實個性化教學就是指學生以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模式為主進行自主化、個性化地學習。
一、大專語文課程個性化發(fā)展的必要性
大專語文課程主要以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相關(guān)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為目標。在當下素質(zhì)教育不斷發(fā)展的新時代,大專語文開展個性化教學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和文學素質(zhì)修養(yǎng)的提升有著非常長遠的意義。
1.大專語文課程個性化學習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一旦教師將個性化的語文課堂深入到學生的大學生活,那么大專院校的學生就能夠形成獨特的語文思維模式。通過個性化學習語文,學生往往能夠敢于突破常規(guī),提出新穎、獨特的觀點,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優(yōu)良性格特征,這與當下高等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目標是一致的。
2.大專語文課程個性化學習能夠促進當下高校教學模式的多樣化
高等學校的語文教學往往存在千篇一律、墨守成規(guī)的弊端。實施個性化語文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語文課的優(yōu)勢,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滲透,不僅營造了整個語文學習的個性化氛圍,還能夠讓高校教學模式多樣化。
3.大專語文課程個性化學習是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貫徹
當代信息飛速發(fā)展,對于人才更注重個性特長。一旦學生同時具備良好的個體素質(zhì)和過硬的專業(yè)知識,那么這類人才就是社會急需的,所以大專語文課程必須注重個性化教學的實施和有效開展。當然,一旦展開個性化教學,教師往往從學生的角度和要求實施教學,這是貫徹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具體表現(xiàn)。
二、開展大專語文個性化教學的有效方式
1.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制定個性化學習任務
個性化教學建立在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基礎上。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和了解每一位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特點,比如有的喜歡古典小說,有的喜歡寫作,有的喜歡詩歌等,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個性愛好。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制訂出適合個人的學習目標,這為大專語文個性化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注重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大專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提煉出教學方法的個性化特征。對于情境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根據(jù)每一位學生的愛好和性格特征創(chuàng)設個性化情境;對于合作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融入個性化競爭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興趣和熱愛;對于最基礎的寫作訓練,教師完全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活動或者實踐一個項目,讓學生真實而逼真地寫出自己的觀點和思想等。總之,教學模式一定要創(chuàng)新,在模式個性化的基礎上融入學生的個性,將大專語文教學的個性化體現(xiàn)出來。
3.注重課程評估方式的個性化
以往對于課程的測評總是通過一些基本的筆試測試,教師在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時候可以換不同的方式。比如:對于古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通過調(diào)查研究寫一篇報告作為考核;對于散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一篇論文作為考核;對于寫作的訓練,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突破原有的寫作模式,換不同的角度嘗試寫作,以新的切入點的文章作為考核標準??傊疾閷W生學習的方法也要突破常規(guī),遵循個性化特征。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下我國大專語文個性化教學正處于發(fā)展階段,其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困難和挫折。盡管如此,作為大專院校的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在實踐中總結(jié)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理論上加強學習,更新個性化教學理念,堅持不懈地將個性化教學模式推廣下去。
參考文獻:
[1]黃高飛.語文教學基礎[M].北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王仲輝,董嬌艷.高職大學語文個性化教學與改革[J].陶瓷研究與職業(yè)教育刊,2007,24(06):83-84.
[3]王云峰.明確大學語文性質(zhì)改進大學語文改革[J].長江大學學報,2005,21(01):98-99.
[4]楊照山.教學中的“個性化教育”[J].甘肅高師學報,2005,10(02):117.
[5]黃志成.美國的個別化教學[J].外國教育科學,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