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會芳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811(2013)03-0086-01
摘要:面對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zhàn),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本研究采用調查問卷的研究方法對河南師范大學教育與教師發(fā)展學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各個專業(yè)包括教育學、公共事業(yè)管理、學前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的150名本科生進行調查研究,進而了解大學生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并針對存在的缺點和不足進一步提出提升策略。
關鍵詞:學習能力 學習態(tài)度 學習興趣
關于大學生學習能力的涵義,目前仍眾說紛紜,國內外多個學者都對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在本研究中采用周倩、吳涵在《關于提高大學生學習能力的調查研究》一文中的概念:學習能力是學生用以指導自己學習活動的策略和技能的總和,這些策略和技能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活動獲得和形成的,學習能力的提高過程就是學生從“不會學”到“會學”的逐漸轉變過程。針對這一概念該研究將從學習方法、學習計劃、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4個方面來探究大學生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
一、學習能力調查的基本情況介紹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是河南師范大學教育與教師發(fā)展學院大一、大二、大三各個專業(yè)包括教育學、公共事業(yè)管理、學前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的學生。采用的工具是自制問卷,問卷發(fā)放165份,回收157份,回收率為95.2%,無效問卷7份,有效問卷150份,有效率為95.5%。該問卷涉及學習方法、學習計劃、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4個方面,回收問卷后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描述分析。該問卷旨在對大學生學習能力的狀況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提升策略,從而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能力。
通過對問卷調查對象基本情況的統(tǒng)計分析,見表1:
表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二、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調查結果與分析
針對學習方法、學習計劃、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4個方面的現(xiàn)狀調查結果與分析如下:
1.在學習中是否有自己的學習方法
所謂學習方法,就是指人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技能的途徑、方式、程序和手段。調查中74.0%的大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說明大部分的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但仍有26.0%的大學生并無學習方法,有待進一步加強,這就要求大學生應具備學習方法重要性的意識,貫徹原則要依據不同的學習任務要求選擇解決問題最重要的科學學習方法,要根據所學專業(yè)、學科、教材的不同特點選擇針對性較強的效果最佳的學習方法,應根據學習者本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應本人知識基礎、年齡、個性、愛好和思維特征的學習方法,總之根據原則并勇于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最終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現(xiàn)還有人提出應將學習方法作為一門課程來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方法。
2.在學習中是否有自己的學習計劃
大學與基礎教育領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學習環(huán)境還是教學模式都有較大變化,因此大學生要逐漸學會轉型,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改變基礎教育領域完全依賴老師的現(xiàn)狀,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挖掘自己在學習中的潛力,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關鍵條件之一就是要求大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所謂學習計劃,就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個人根據課程或者教學計劃而制定的長期或中期或短期的計劃。調查中69.3%的大學生在學習中制定學習計劃,而30.7%的大學生在學習中并無自己的學習計劃,古人常說:“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就要求大學生應明確意識到制定計劃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應制定長期中期和短期的學習計劃,清晰具體合理便于實施,有利于提升學習成績,適應大學學習生活,乃至進一步提升綜合素質。
3.學習態(tài)度的現(xiàn)狀調查結果與分析
(1)心理學中態(tài)度指個體對待他人或事物的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那么學習態(tài)度即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影響學生學習的穩(wěn)定的心理穩(wěn)定趨向。調查中顯示35.3%的大學生認為在大學期間平常不努力完全可以,只要考前復習一下就可以,18.0%的大學生處于模糊狀況,說明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樂觀,存在一部分的大學生沒有良好學習態(tài)度,學習敷衍了事,不負責任,這就要求學生在認知、情感、行為傾向方面出發(fā),積極改變錯誤觀念,反對臨時抱佛腳的心理和行為,可以通過發(fā)揮學生之間的幫帶作用幫助學生轉變不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2)41.3%、49.3%、8.7%的大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經常、偶爾、一直會做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現(xiàn)狀堪憂,要求大學生嚴格自律,自制,可以通過組成小組起到相互約束制約的作用,并可以適當有獎勵或懲罰措施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4.學習興趣的現(xiàn)狀調查結果與分析
所謂的學習興趣,就是指在學習中積極探究事物的心理傾向。調查中47.4%的大學生在目前的學習中感到乏味、毫無興趣,9.3%的大學生處于模糊狀況,說明存在近一半的大學生對于目前的學業(yè)感到乏味、毫無興趣,情況有待提升,皮亞杰曾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興趣對于提升學習能力起重要作用,這就要求大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增強理論知識的實用性,以及明確學習的意義從而培養(yǎng)間接興趣達到改變目前現(xiàn)狀的目的。
三、學習能力的展望
通過以上調查分析顯示部分大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計劃、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方面亟待轉變,該研究的策略僅從大學生自身來改變,包括要求大學生應具備學習方法重要性的意識;要求大學生應明確意識到制定計劃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應制定長期中期和短期的學習計劃,清晰具體合理便于實施;要求學生在認知、情感、行為傾向方面出發(fā),積極改變錯誤觀念,反對臨時抱佛腳的心理和行為,可以通過發(fā)揮學生之間的幫帶作用幫助學生轉變不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可以通過組成小組起到相互約束制約的作用,并可以適當有獎勵或懲罰措施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要求大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增強理論知識的實用性,以及明確學習的意義從而培養(yǎng)間接興趣達到改變目前現(xiàn)狀的目的。通過實施以上解決策略,相信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將不斷提升,從“不會學”到“會學”,更好適應大學學習生活,最終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黃丹琳.泉州師范學院大學生外語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的調查及策略[J].廈門大學,2008-10-01.
[2]高燕.Learning2.0時代大學生學習能力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
2010-06-01.
[3]顏荊京.學習方法:作為一門課程[J].陜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