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超君 陳廣偉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811(2013)03-0154-02
摘要:思想政治課作為各類高校的公共必修科目之一,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成才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然而,思想政治課由于其理論性較強的特性,使得很多大學生在學習該課程的時候普遍感覺枯燥乏味,進而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也使得該課程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學生們的參與程度不高。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本文認為,只有“互動教學”才能真正解決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系列問題。此外,本文還從理論的角度并結(jié)合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踐對互動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高校思想政治課 互動教學 教學模式
思想政治課是高等院校在高校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課的開設(shè),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綜合素養(yǎng)。然而,由于思想政治課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理論性過強、缺乏實踐操作的特點,使得很多學生在上政治課的時候缺乏激情,很難融入到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去,使得思想政治課教書育人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本文認為,為了充分發(fā)揮政治課在高校教書育人的作用,需要將“互動教學”充分融入到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
一、“互動教學”理論概述
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帕林克薩提出了“交互式課堂教學”的概念。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各類學校開始引入“互動教學”模式,并加以應用和推廣。關(guān)于“互動教學”概念的界定,在國內(nèi)外有著不同的闡述。本文認為,所謂“互動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的調(diào)動“教”與“學”主體雙方的積極性,使之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從更深層的含義上來講,“互動教學”是把教學活動看作是師生進行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著的教與學統(tǒng)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yōu)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diào)節(jié)師生關(guān)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以產(chǎn)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結(jié)構(gòu)模式。
課堂互動是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所進行的語言交際活動,是一種從簡單到復雜的意義建構(gòu),是交流信息、表達情感的有效途徑,是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
在“互動教學”中,學生是意義的建構(gòu)者和活動的主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表達思想和情感、擴充教材內(nèi)容,并參照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識和信息開展一系列有意義的交際活動。教師是互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評價者。教師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設(shè)置生動的教學情景,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并適時指導和幫助,同時作為一位普通的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尊重學生的個人經(jīng)驗,重視他們的感情和意見?;又蠼處熯M行總結(jié)和評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課堂互動不是簡單的教學程序,而是通過有意義的互動的作用達到信息的交流、感情的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和人格的塑造。它是一種重要的語言交際活動,涉及到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信心、興趣和情感等方面。在互動過程中,學生不斷地建構(gòu)知識、提高技能、活躍思維、展現(xiàn)個性和開拓視野。在語言運用的同時,也不斷地完美自己的人格和個性,提高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二、“互動教學”的特點
1.互動教學能充分調(diào)動教育學雙方的積極性。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各級中小學幾乎都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各類高校中,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理論性極強的課程,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變成了教師在講堂上說教式教學。這樣一來,教師在臺上滔滔然,學員在臺下昏昏然,僅滿足于學員不要講話、遵守課堂秩序,僅此而已。至于學生能否聽懂、是否愿聽,則很難顧及。將“互動教學”引入講堂后,教師學員可以雙向交流,可以解疑釋惑,可以明辨是非,乃至學生可以挑戰(zhàn)教師,教師有可以激活學生。 這樣一來,課堂氣氛就變得活躍起來。
2.互動教學可以體現(xiàn)雙主導效應。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學生則是教學的被動接受者?;咏虒W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的主導地位在課堂中不時被切換,學生提出的問題也可能主導課堂教學。
3.互動教學可以提高師生雙方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所要做的事情,是將書本上的知識再現(xiàn),并進行闡述,進而讓學員認知,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在高校中,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非常強,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思路也十分活躍。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教師要抓住大學生們這一特點,重在解決如何提升所教內(nèi)容的深度、廣度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彌補書本知識不足。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學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也可促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改進,不斷創(chuàng)新。
4.互動教學能夠促進教學相長。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只重視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而忽視了學生對教師可能具有的影響?;邮浇虒W則是教學雙方進行民主平等協(xié)調(diào)探討,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在與學生交流中形成心靈的撞擊與融合,觀念的趨同。教師要尊重學員的心理需要,傾聽學員對問題的想法,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促使學生最大程度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三、互動教學在高校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
1.互動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
①在理論教學中融入師生互動
盡管思想政治課是理論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將之變?yōu)榧冋f教式的課程。否則,課堂氣氛將會死氣沉沉,毫無生氣。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想方設(shè)法讓學生參與進來,并調(diào)動其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如果將一堂高校的思想政治課比喻為一個人的話,那么理論知識則是一個人的軀體。離開軀體,一個人將不能稱之為人。同樣,離開了理論知識,思想政治課也將不復存在。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中,理論知識仍然不可缺少。但我們可以改變理論知識的講授方式,變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為“提問式”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師生互動中解決問題。
②通過一定的情景設(shè)置使教與學的主體雙方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
純粹的理論會使學生們覺得索然乏味,進而對課堂教學失去興趣、缺少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假設(shè),如果此時教師對要闡述的理論設(shè)置一定的場景,并將之轉(zhuǎn)化為一定形式活動的話,我相信情形將會大為改觀,課堂氣氛也會活躍起來。例如,我們講到“社會主義民主和西方民主的比較”這一理論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入“民主”的概念。在闡述西方民主弊端的時候,可以針對民主特點中的“投票”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設(shè)置一定的場景。場景如下:假設(shè)學校給班里兩個貧困生的名額,每位貧困生可以免除一年的學費。由于大家都想得到這個貧困生名額,因此,參與貧困生申請的人非常多。并且,家庭困難的人又不止兩個,到底這兩個名額給誰呢?這個時候,有人提出通過民主的方式解決問題。于是,全班同學對參與申請的幾位同學進行投票,票多者得之。投票的結(jié)果顯示,最終得到貧困生名額的同學并非家庭最困難的,僅僅因為他們在班里的人緣好而已。在課堂互動的過程中,同學們大多認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也違背了貧困生評選的初衷。通過討論,同學們大多能夠認識到了單純的“投票”和“多數(shù)的決定”并不能體現(xiàn)真正的民主,這也就是西方民主的弊端。社會主義民主則是平等前提下的民主,而“民主集中制”恰好彌補了西方民主的不足,社會主義民主和西方民主熟優(yōu)熟劣便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學生們在該情景中積極的參與到了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③通過話題討論展開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每節(jié)課的最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出一兩個話題讓學生們展開討論。當然,也可以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者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討論。在討論的時候,最好讓每一位學生來到講臺上談自己的想法。這樣做有利于增強學生們的心理素質(zhì),特別是對那些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的學生,經(jīng)過幾次發(fā)言之后,效果非常明顯。教師作為活動的主持者,盡量多說些鼓勵的話,以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
2.互動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主旨思想
①以尊重每一位學生為開展互動教學的基礎(chǔ)。在實施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尊重其所思所想,尊重其行為言語,提升其自信心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②以促使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前提。要想使互動教學取得有效的成果,首先必以促使學生參與進來為前提。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并力爭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③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新的思維模式為導向。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很多學生習慣于慣性思維。然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人們必須學會逆向思維和分散性思維。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的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
④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覺悟為目標。高校思想政治課開設(shè)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們成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思想覺悟較高、對社會和他人有益的人,因此,互動教學只不過我們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手段。在運用互動教學的時候,作為教育工作者,千萬不能忘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四、結(jié)束語
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在時間教學中確實起到了提高學生們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熱情,有效的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的諸多弊端。
參考文獻:
[1]肖成全.有效教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宋秋前.有效教學的理念與實施策略[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3]徐建成.課堂教學新視野[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李進材.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M].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5]余文森,吳剛平,劉良華.解讀教與學的意義[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6]關(guān)文信.影響有效教學的主要變量及其特征[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5,7.
[7]梅云霞.有效教學特征的復雜性思考[J].江蘇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