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GE大中華區(qū)的首席執(zhí)行官,很多時候我都在飛機上、火車上、汽車上度過。雖然我不喜歡在機艙坐好幾個鐘頭,但我很喜歡飛機上的閱讀時間。GE公司的董事長杰夫·伊梅爾特(Jeff Immelt)也是個書迷,他曾說:“我通過閱讀學習知識,保持活力。我閱讀的題材和內(nèi)容很廣:行業(yè)雜志、商業(yè)、歷史和自傳、小說各占25%?!?/p>
同事和朋友們常常問我,最近在讀什么?最近,我在讀一些以二戰(zhàn)為主題的書籍,還有關(guān)于成吉思汗的故事。中國古代皇帝唐太宗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而我對歷史書籍情有獨鐘。
關(guān)于二戰(zhàn)的書籍有很多,我最喜歡里克·阿特金森(Rick Atkinson)、安東尼·比弗(Antony Beevor)和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這三位作家的作品。
說到里克·阿特金森,我強烈推薦他的以下幾本書:第一本是《1942~1943年北非戰(zhàn)記》(North Africa, 1942~1943),這部作品曾獲普利策獎,被《華爾街日報》譽為“繼科尼利厄斯·瑞恩(Cornelius Ryan)的經(jīng)典作品《最長的一天》和《遙遠的橋》之后最好的二戰(zhàn)敘述”。第二本是《1943~1944年西西里與意大利戰(zhàn)記》(The Day of Battle: The War in Sicily and Italy, 1943~1944),被《紐約時報》評論為“文字優(yōu)美,敘述手法精湛”。第三部作品《槍聲終于響起:1944~1945年的西歐之戰(zhàn)》(The Guns at Last Light)描述了歐洲戰(zhàn)場最后一年的歷史,從諾曼底登陸一直到攻克柏林。
再說安東尼·比弗,他是一位英國歷史學家,曾任英國和德國官員。出版過好幾部關(guān)于二戰(zhàn)和20世紀歷史的作品,廣受歡迎?!侗Pl(wèi)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作品,它描述了二戰(zhàn)期間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的導火索和后續(xù)一系列歷史事件,這次保衛(wèi)戰(zhàn)成為二戰(zhàn)重要的轉(zhuǎn)折。
馬克斯·黑斯廷斯可謂大名鼎鼎,他不僅是一名優(yōu)秀的英國記者,也是一位作家,寫了不少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書,講述戰(zhàn)爭中遭受苦難的士兵和平民?!度碎g地獄:戰(zhàn)爭中的世界》(Inferno: The World at War)就是其中之一。他說,戰(zhàn)爭是“一次人類的經(jīng)歷,它改變了數(shù)億人的生活,但其中很多人卻從未到過戰(zhàn)場” 。
我喜歡閱讀,更喜歡將我從書中所學和個人生活聯(lián)系起來。去年,GE展開了一項專門針對公司管理層Officer級別的新培訓計劃,其主旨是“危機中的領(lǐng)導力”。這個項目把我和其他一些GE Officer帶到了諾曼底,這可是我在書中“去過無數(shù)次”的地方。二戰(zhàn)期間,盟軍在那里登陸,為開辟歐洲的第二戰(zhàn)場奠定了基礎(chǔ),對加速法西斯德國的崩潰以及戰(zhàn)后歐洲局勢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一場危機中,決定勝負的并不是安坐帷帳中的將軍,而是一個個平凡的人,恰恰是一個個平凡人所做出的不平凡的決定,最終左右了史詩的結(jié)局。我現(xiàn)在仍記得到諾曼底的那天,我和GE的同僚們踏上諾曼底登陸戰(zhàn)主戰(zhàn)場奧馬哈海灘,頓時,那些我在書中讀過的故事?lián)涿娑鴣恚汉┥希胀ㄊ勘床鞈?zhàn)機,挺身而出,帶領(lǐng)戰(zhàn)友攻城掠地;而很多將領(lǐng)則冒著同樣巨大的風險,身先士卒,保證他們的士兵們最終能全力以赴完成艱巨的任務。任務很簡單:奪下灘頭陣地,以之為支點,撬動更大規(guī)模的后續(xù)進攻。諾曼底之旅,讓我深刻體會到真正出色的領(lǐng)導者能以身先士卒的勇氣,和他的團隊緊密團結(jié)在一起。
最近我的機上讀物是英國著名歷史小說家康恩·伊古爾登(Conn Iggulden)撰寫的系列叢書《征服者》(Conqueror)。該叢書記錄了一代偉人成吉思汗的生平軼事。這位非凡的游牧民族領(lǐng)袖是人類歷史上征服最多領(lǐng)土的人。他的鐵騎曾踏遍中國、東南亞、中東地區(qū)、俄羅斯、歐洲大部。他是一個偉人,但這并不代表我個人贊同或能容忍他的一些極度殘忍的行徑。例如,在圍攻城池時,他會下令在城外先搭一頂黑色帳篷,表示如果對方乖乖投降,他愿意跟他們談判。如果對方不做任何反應,他就會將黑帳篷改成白帳篷,表示他將屠殺城中的全部男性。如果對方還是沒有反應,他的最后通牒是一頂紅色的帳篷,表示他會大開殺戒,血洗城池,無人幸免。
除卻成吉思汗的一些殘忍行徑,在閱讀中,我依然被他卓越的領(lǐng)導力所吸引。總結(jié)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有超群的遠見。成吉思汗遠見超群,目標堅定,并且從未動搖。他最初的目標就是報仇。父親被殺,部下背叛,母子在嚴冬之際被逐出部落。這一切讓他痛下決心要帶領(lǐng)軍隊,為父親和家族報仇。據(jù)傳成吉思汗曾說:“任何事情在完成之前都沒有任何價值。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就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更不必說別人的了?!?盡管報仇不是什么好目標,但是我不得不同意他的話,在公司做決定時,有目標、有遠見非常重要。
二、激勵并團結(jié)你的團隊。成吉思汗能讓部下團結(jié)一心,以他的目標為共同目標。在他之前,蒙古草原上眾多游牧部落紛爭不斷,動輒兵戎相見。是他成功地將這些部落收歸在一起,停止了自相殘殺,擰成一股繩與世界進行較量。他巧妙地把這些不同種族的部落整合到蒙古軍隊中,并按十進制進行編制,分為十夫、百夫、千夫和萬夫。后來,這樣系統(tǒng)化的組織從軍隊推廣到社會上,在鞏固多部落、多種族的蒙古帝國方面非常行之有效。
三、時刻保持專注。成吉思汗思路清晰又敏捷。他一開始就很清楚自己的目標不是占有。在他看來,所有馬背上帶不走的東西都一文不值。我一直在疑惑,他為什么要毀城掠地,其實原因很簡單,他覺得躲在城墻背后的人都是軟弱的,而一座座城池就相當于這些軟弱的人的物化。他說:“我痛恨奢靡,我認為一切都應該適度。得到了華服、駿馬、美女之后,你就很容易忘記自己的目標。這樣的話,你肯定會一敗涂地,到頭來還不如一個奴隸?!?/p>
四、讓正確的人在你周圍。成吉思汗相信必須讓正確的人在他周圍?!稄膬?yōu)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的作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也一定會同意他的觀點??铝炙拐J為,所謂“正確”的人,不一定有遠見、有創(chuàng)造力、勇于冒險,而是面對壓力時能保持一貫的作風、遵守紀律、思想獨立。不難想象,成吉思汗周圍一定有許多這樣訓練有素的人。
五、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成吉思汗相信必須掌握最先進的技術(shù),并不斷向他的手下敗將們學習新的方法。蒙古騎兵騎術(shù)非常高超,他們的弓箭手可以在疾馳時精準射中目標,令人難以置信。同時,他們也向手下敗將學習先進武器等新技術(shù)。他們將火藥帶上戰(zhàn)場,并將其從緩慢燃燒式改良為爆炸式,又發(fā)展了槍和大炮。此外,他們加固城墻,使之堅不可摧,提升了防御能力。不過他也知道,改變太快是件愚蠢的事——“舊式上衣更合身,穿起來也更舒服,即使穿越樹叢也不會被刮破;但新式上衣沒有試穿過,而且很容易刮破?!彼胍淖兪澜?,但絕不是在一天之內(nèi)。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成吉思汗留下了很多,對于今時今日的我們?nèi)杂性S多值得借鑒的東西。超群的遠見、激勵并團結(jié)團隊的能力、時刻保持思路敏捷、利用科學技術(shù),等等,這些能力對于今日身處“職場”的你我來說,一點也不亞于當時在戰(zhàn)場上的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