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珊霞
摘 要:讀者培訓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基本服務項目之一,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責任。本文從多方面論述了高職院校圖書館推進讀者培訓服務的必要性,并介紹了其開展預約培訓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培訓;預約培訓
1 預約培訓的需求調查
1.1 傳統(tǒng)培訓已經無法滿足需求
針對圖書館培訓的需求,筆者展開了一份抽樣調查。共向圖書館內正在自修和借閱圖書的讀者發(fā)出問卷100份,收回100份。筆者發(fā)現,40%的讀者最初知道圖書館并走進圖書館,是靠圖書館向剛入學新生發(fā)放的《圖書館指南》,15%的讀者選擇了“班主任介紹”一項,35%選擇“自己找來”一項。其中,《圖書館指南》和“班主任介紹”都屬于傳統(tǒng)培訓中最簡單也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但事實證明,傳統(tǒng)培訓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有效。而問至讀者希望在哪里接受培訓時,25%的讀者選擇電子閱覽室,15%選擇學校報告廳,55%的讀者選擇了班級教室。也就是說,大部分讀者希望有人主動到他們的教室為他們培訓,而不是要求他們跑到圖書館或者學校報告廳接受培訓,可見,傳統(tǒng)培訓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需求了。
1.2 讀者預約培訓是一種符合時代潮流的新型模式
由讀者自己提出培訓的內容、時間以及地點,并通過預約的方式,讓圖書館工作人員上門為其提供專門的培訓服務,這種培訓方式,便是預約培訓。
預約培訓能夠準確了解讀者對培訓內容、時間和地點的需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滿足讀者各方面需求,是預約培訓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圖書館工作人員根據讀者的需求,制定培訓方案,并提供相應的培訓,一方面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讓圖書館從傳統(tǒng)培訓中的主動地位,變?yōu)楸粍拥匚?,真正做到讀者之上,服務為本。這也解決了圖書館員總按照自己對讀者需求的理解來安排培訓內容的主觀片面性問題。
預約培訓能夠讓讀者自主選擇培訓時間和培訓地點,培訓的靈活度大大增加。在培訓工作中,培訓內容確定后,培訓時間和培訓地點的選擇也是影響培訓到座率的重要因素。在傳統(tǒng)培訓方式中,圖書館事先定好培訓時間和培訓地點,如將培訓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或晚上,地點大多數選擇圖書館,帶有很大的盲目性,無法契合具體讀者的需要,可能很多讀者有課或者有其他的事情而無法到場。但是在預約培訓中,讀者能夠自由選擇培訓時間,就近選擇培訓地點,如同一個院系的讀者可以選擇將培訓地點定在自己院系電子閱覽室或者是離他們宿舍近的教室,圖書館員按照讀者需求,提供上門培訓服務。
2 預約培訓實踐經歷
2010年,筆者所任職的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曾經嘗試過預約培訓。館領導要工作人員將預約培訓一項,掛在圖書館網站讀者服務一欄,并承諾提供上門服務。兩個月內接到兩次預約,一次是一位教師讀者要求上門指導電子資源的使用,筆者上門服務發(fā)現,該讀者從登陸,到下載,再到使用,都無法實現,原因是電腦使用不熟練,不會安裝要求使用的閱讀器。另外一次預約,是一位班主任為其整個班級組織的技能培訓,要求我們圖書館讀者服務部提供復印機使用培訓。兩次培訓內容要求讓我們措手不及,再加上筆者還擔任辦公室、讀者服務部等各項工作,無暇抽身,于是不了了之。
3 如何將預約服務做的更好
筆者所在圖書館之所以失敗,原因很多。明年,本館準備再次開展預約服務項,那么,該如何從上次的實踐中吸取經驗教訓,將預約服務做的更好呢?
3.1 合理分配師資,最大提高人才利用效率
首先,上一次實踐表明,我館師資力量不夠,而且工作人員知識面不夠。筆者圖書館學專業(yè)畢業(yè),但讀者預約的內容經常出乎意料,雖然能夠解答,但畢竟不是專業(yè)人士,不夠詳盡。因此,綜合研究決定重新制定培訓機制。一個蘿卜一個坑,只有館長、辦公室老師、讀者服務部老師、技術部老師和采編部老師四人行動相對自由。因此,我館研究決定,將采取輪流培訓和技術分配相結合的方式,一來輪流培訓解決時間不足的問題,二來技術分配從每個人擔負的工作內容以及所學專業(yè)出發(fā)科學分配,更有利于將培訓做的更專業(yè),更好。
3.2 與傳統(tǒng)培訓相結合
預約培訓雖然內容、方式、地點相對自由,但是過于自由,只會讓圖書館措手不及,應對無方。因此,作為高職院校圖書館,沒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眾多學科背景的學科館員的情況下,最好采取傳統(tǒng)培訓與預約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即圖書館列出可培訓內容,讀者有選擇的預約。
3.3 做好準備工作,分類制作課件
要將準備工作做的更好,更充分。因此,我館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每人負責可培訓內容列表中的幾項,并針對可培訓內容,制作內容豐富而且精致的課件PPT,以備不時之需。
3.4 積極宣傳,擴大影響
預約培訓在學生讀者中反響不大。經調查,教師讀者多數在教學例會和校內辦公網上得知。而學生讀者大部分不知道,僅有少數讀者從圖書館內的宣傳海報和圖書館網站主頁上了解訊息。為了提高培訓活動的知曉率,圖書館需要從全方位多渠道大力展開宣傳活動,在讀者比較集中處如校內宣傳欄、食堂、學工處、學生俱樂部等地方張貼醒目海報的同時,開拓其他獲取途徑,以便提高圖書館預約培訓通知的知曉率。此外,還應充分利用好班主任、班長、學生會、學生社團這一渠道,通過建立飛信群、QQ群、圖書館微博等,宣傳預約培訓活動,最大程度地提高培訓講座活動的知曉率和到位率。
3.5 繼續(xù)做好新生入學培訓,事半功倍
新生培訓依然有效,應與學工處等部門聯合,積極開展新生教育。新生剛入學時,都是抱著新鮮、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圖書館的,他們比較服從管理,樂于學習,稍加引導,就會積極積極讀書。對于圖書館的功能布局、借還書手續(xù)、圖書館開放時間、電子資源內容等基本培訓,在高職院校新生入學之初,為所有新生提供強制性培訓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3.6 根據不同讀者類型,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
教室讀者和學生讀者的需求必然是非常不同的。教師讀者培訓內容以電子圖書下載和各種數據庫使用方法學習為主,而學生讀者則側重圖書館基本知識、借還書手續(xù)辦理、遺失賠償方法和基本電子資源使用為主。就拿電子資源培訓來講,教師讀者和學生讀者電子資源培訓名稱相同,但在備課和授課時是完全不同的。
教師讀者信息素養(yǎng)高,因此培訓講座內容應該更加深入,有知識含量,針對其科研和教課需求,制定更加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例如高級檢索、文獻傳遞、科技查新等內容,有時可以邀請數據庫商的專家來專門授課。而對于學生讀者,一般館內工作人員就可以授課,內容一般是數據庫的基本使用方法和論文寫作方法等內容。總之,根據不同讀者,制定符合其需求的、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才能有效提高培訓效果。
3.7 與學生社團合作,擴充預約培訓師資力量
相對于老師而言,學生與學生的溝通是更加具有親和力的。因此,我院組建了讀書協會。來自各個系部不同專業(yè)的五六十名同學相聚在圖書館的讀書俱樂部,為圖書館的各種宣傳、各類活動的組織,做出了很大貢獻。而且,讀書協會與其他學生社團之間也有著密切的來往。他們中不乏一些精通某類技術或專業(yè)的學生,比如攝影、電腦組裝等等。他們也希望做一些有影響力的活動豐富自己的經歷。高職院校圖書館師資力量匱乏,可以與學生社團合作,特別是與學術科技類的社團合作,讓他們?yōu)橛脩籼峁╊A約培訓。這既是對讀者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也能擴充預約培訓的師資力量。
3.8 充分利用網絡,開啟網上預約培訓系統(tǒng)
在當今網絡化大環(huán)境下,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也隨之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通過網絡,讀者可以坐在家中查找館藏信息,可以預約可以續(xù)借,也可以瀏覽電子資源;圖書館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聊天軟件、圖書館微博、網上咨詢臺等方式為讀者提供參考咨詢。同樣,預約培訓也可以利用網絡來進行。圖書館可以在圖書館網站上開發(fā)網上預約培訓系統(tǒng),讀者可自行提交預約培訓需求,寫明時間、地點和培訓內容,有相同需求的讀者可加入該小組,達到一定人數后,圖書館即組織培訓。這種網上預約培訓形式既能滿足讀者自主選題的需求,又同時解決圖書館組織聽眾的問題??梢哉f,是當前預約培訓中的最好方式。
[參考文獻]
[1]吳禮志.高校圖書館讀者預約培訓的實踐與思考[J].圖書館刊,2013(3):75-76.
[2]楊小鳳.高校圖書館用戶培訓服務的調查分析[J].晉圖學刊,2011(1):60-63.
[3]艾春艷,游越,劉素清.讀者參與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新模式探討[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