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曉云
大量的課外閱讀已作為了一種課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級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教師應結合閱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 以境激趣
課外閱讀教學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教育,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較小,因為在教學中我以情入境,讓學生喜歡上閱讀課外書。如:在每節(jié)課教學前我都會給小朋友講述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小故事,使小朋友們能大量吸收課外知識,同時激發(fā)了他們對課外故事的興趣。在教學《難忘的潑水節(jié)》時,我給小朋友講了不同民族的特色節(jié)日,學生們都被這些節(jié)日和特色活動所吸引了,因此提出大量有趣的問題?!盀槭裁礉娝?jié)要潑水呢?這樣不是不尊重別人嗎?”、“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這么特別,我們漢族又有什么特殊的節(jié)日活動呢?”從他們所提出的一個個問題中我適時引導,“對!到底我們漢族有什么特殊的節(jié)日?少數(shù)民族又還有哪些特殊節(jié)日呢?小朋友們能從哪里找到答案?”就這樣,通過情境教學激發(fā)了低年級孩子的興趣。
2. 以情激趣
要低年級孩子喜歡,首先我們要進行估計,看看孩子喜歡什么故事、兒歌等,利用課前課外時間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感情投入的作有聲有色地朗讀,讓學生在心靈上產(chǎn)生共鳴,接受感染,從而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例如我給學生講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說: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還怕貓,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這時我說,想不想知道結果呢?學生紛紛要我講,我卻故作神秘的說,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這時老師可以發(fā)給他們拼音版的故事閱讀,此時孩子們可津津有味的讀得可起勁了。
二、授之以漁——維持興趣
1. 利用自讀課本,訓練學生精讀、誦讀
其實許多老師們常常都會去相當多的課外書讓孩子去閱讀,很多
時候卻忽略了語文書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課外閱讀書,它里面除了精讀課文以外,也有許多略讀課文,只要老師能適當?shù)剡\用這些課文教會孩子閱讀的方法,它也是一個很好的課外閱讀“老師”。例如我給孩子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學期第八單元的課文,這一單元主要以科普知識為重點,引導孩子多去觀察發(fā)現(xiàn),具備科學的頭腦。在學習完整個單元后,孩子們對科普知識產(chǎn)生了興趣,我讓學生對《愛迪生救媽媽》、《阿德的夢》、《數(shù)星星的孩子》等幾篇課再次進行精讀。同時我讓孩子自己再從課本中找出同類的文章,這樣一個舉動,學生興趣上來了。許多孩子發(fā)現(xiàn)原來課文最后有一篇《一次有趣的觀察》,通過孩子自己的找提高了他們的興趣。
2. 利用班級圖書角,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圖書角是學生最喜歡的地方,因此我一開學就從學校圖書館中借
來大量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擺放在圖書角處,還設立了圖書館理員和閱讀圖書制度。每兩個星期評選出班中的“課外閱讀大王”,并把他的名字張貼在圖書館顯眼處。一方面培養(yǎng)圖書館理員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全班學生能博覽群書,養(yǎng)成天天閱讀的好習慣。
三、組織活動——發(fā)展興趣
開展各種活動使學生興趣濃、勁兒足,在班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你追我趕的情景。例如當我們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課文時,就可以指導學生唱游的讀,進行朗讀比賽,還可以進行記詩詞優(yōu)質(zhì)方法大比拼等,讓他們記得牢。當遇到情境教學課文時,如《蜜蜂引路》,在教學中,可能通過讀讀,畫畫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那么老師講學生學的枯燥的語文教學可以改變了。還可以在教學時讓學生在書上寫寫你喜歡那個人物或動物的原因,提高了閱讀的效果。另外,老師可以有計劃、有目標的配合教科書選擇一些孩子們的書籍,制定每期的讀書目標,推薦孩子們喜歡的書目,安排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利用周邊有利的環(huán)境,如書店、圖書館、網(wǎng)絡或者學校的圖書館,班上的讀書角,營造讀書氛圍,讓學生從入學就感受到校園的書香氣息,還可以與同學、老師交流中找到好的讀書方法,這樣在他們拿到書的時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來自行閱讀,讓課內(nèi)的方法指導課外的閱讀。當學生找到了打開閱讀的鑰匙,推開閱讀這張神奇的門時,便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那么他就會愛上書的,從而感受到一種讀書的樂趣。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