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志
摘 要:信息技術課實際上就是國家面對新世紀為了培養(yǎng)并提高全民素質所制定的一種新課程。作為教師,應該思考如何才能做好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分析了關于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并提出相應的意見。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
信息技術課的基本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可以進一步地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國際上對于信息技術的定義指的是所有信息工具、信息產(chǎn)品的使用技術。信息技術從定義上而言是一個范圍較廣的概念,學生要學的信息技術是先進的信息技術,即網(wǎng)絡技術和多媒體計算機。如要打造有效的信息技術課堂,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所在
興趣是最優(yōu)秀的老師。學生要對信息技術課有興趣才會主動去學習并探究。這是信息技術課的優(yōu)勢,因為很多軟件實際上與生活是有關系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比較有興趣。比如,美圖秀秀可以修改自己的照片,學生就會自覺地去學習應該如何使用。所以,教師在信息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的鍛煉主要包括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的鍛煉。學生只要對計算機有了興趣,解決了問題之后就會想去操作。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簡單傳授和演示,學生會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去找尋答案。例如在學習藝術字的時候,學生會想辦法用自己字的大小、顏色、位置和形狀等多次修改和選擇,從這樣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美術設計能力并展開各種各樣的豐富想象力。所以,在信息技術的課室教學中,教師要多給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以此來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格
創(chuàng)新性格包括了人格的意志、毅力,能經(jīng)受各種挫折、失敗的良好心態(tài)。在程序設計中的程序調試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因為程序的成功很少一次能完成,需要通過對程序中的語法錯誤進行反復修改、運行、調試才能達到理想的結果。通過這種訓練讓學生可以享受到自己勞動的結果,促進下次學習可以投入更多的熱情。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及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來獲得信息、處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師應根據(jù)信息技術課的特點,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達到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任紅敏.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9).
(作者單位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柳林鄉(xiāng)一貫制學校)
?誗編輯 斛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