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佳
[摘 要]隨著十八大報告中關于健全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制度,協(xié)商民主再次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協(xié)商民主是對自由主義和共和民主理論的發(fā)展和超越。在國際政治上,企業(yè)中得以應用并取得一定的雙贏的效果。將協(xié)商民主引入高校民主管理機制中,從而尋求高校民主管理過程與協(xié)商民主的結構性耦合,提高高校民主管理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協(xié)商民主;高校民主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7 — 0117 — 02
早在1989年,聯(lián)合國大會就通過了關于青少年權力的決議,確認了學生的參與權:“青少年有權談論和傳達他們的經歷,有權在可能有關他們的行動中發(fā)表意見”〔1〕。我國近代意義上的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歷史起步晚了近八個世紀,進展也很緩慢,時至今日,我國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范圍仍然不廣,參與程序不深,其中既有歷史根源,也有現(xiàn)實原因。通過引進西方的協(xié)商民主的進步性,對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提供合理的對策,使高校中大學生參與管理機制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
一、 培育大學生參管理的公共理性
1.培養(yǎng)大學生多元化思維方式
大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過程中主體是多元的,不僅有學生,教師,還有管理層等。在這種條件需要大學生具有多元的思維方式。高校是個小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由于每個人的所處的立場,接受的教育程度,經驗的豐富程度的不同,每個階層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念。在高校大力提倡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今天,大學生對自身的權利和利益的要求呼聲也越來越高。但是由于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思想,學生對老師對管理層有一種畏懼,同時學校沒有提供參與的環(huán)境,或者參與管理的形式化等,導致大學生對參與高校管理意識薄弱,積極性不高。對此,提高大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能力,培育多元的思想方式,是達成理想協(xié)商結果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此,我們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培育大學生多元化思維的方式:首先,普及協(xié)商民主理論,大學生對和自身息息相關的問題的關注度和理解度與普及協(xié)商民主理論有著密切的關系,高校中有著先天的條件優(yōu)勢,不管在教學中,還是平常的開展參與管理的活動中都可以加與其相關的知識。對培育公共理性提供理論的保障。其次,為大學生提供參與管理的平臺,讓大學生有機會、有能力參與到與自身相關,與學校發(fā)展相關的管理決策過程中。
2.增強大學生的權利意識
協(xié)商民主理論要求參與者都“能公平的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自由的表達意見,愿意傾聽并考慮不同的觀點,在理性的討論和協(xié)商中作出具有集體約束力的決策”〔2〕。在協(xié)商過程中不存在權利優(yōu)先性,不存在教師和管理層利益可以超越學生利益,大家在協(xié)商的過程中是公平的。對此,要提高大學生的權利意識。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其具有的權利與義務作為增強大學生權利意識的主要目標,同時要把大學生個體的主體性與享受權利的同時所應該具有的責任性聯(lián)系起來,這既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積極性,又有利于高校管理的機制的完善。大學生的權利意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協(xié)商參與的知識。大學生若想參與到協(xié)商過程必須要了解民主的基本原則與程序,了解不同的參與階層所具有的權利與應盡的義務,并在此基礎上做出理性的判斷。科恩認為:“公民必須在智能上有所準備,以便擔負管理時所必須完成的任務?!薄?〕第二大學生的參與管理技能。大學生在參與高效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具備一定的參與管理技能,這包括大學生能對協(xié)商的問題的理解,針對問題的提出理性的判斷及踐行自身權利的能力。第三大學生德行。協(xié)商過程是自由的表達意見,愿意傾聽并考慮不同的觀點,這要求大學生尊重并理性的對待他人的意見,并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以公共利益出發(fā)。
3.增強大學生權利意識的途徑
第一加大對大學生權利意識教育。不斷開展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的公共理性精神,讓大學生在校生活中了解如何維護的自己的權利,而不是僅僅是半懂不懂,口頭上,模糊的,對自己的權利的一知半解。要主動的學習了解自身的權利,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第二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老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輸者,同時也是學生表率?!敖處煴旧砭哂薪處煈哂懈叨鹊穆殬I(yè)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要為學生樹立榜樣,把責任感的內涵真正融與學生的內心世界,并化為切實的行動,貫徹到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第三發(fā)揮校園文化優(yōu)勢。大學生有先天的環(huán)境優(yōu)勢,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和學術氛圍,發(fā)揮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引導和培養(yǎng)的作用。不斷開展相關的活動,寓教于樂,加強大學生的權利意識??梢蚤_展大學生權利知識問題,各班級各學院開展大學生權利相關的報告會和研討會等。努力讓大學生明確自己的權利意識,自己的權利包括哪些,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只有做到這些,才能讓真正的增強大學生的權利意識。
二、規(guī)范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程序
協(xié)商民主從理論上為大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提供了支持,應考慮從到高校環(huán)境中各種復雜的現(xiàn)狀,如果沒有具體規(guī)范的制度設計,不能在實踐中落實協(xié)商民主的理念,那么大學生的參與也僅僅是一種理想。
1.增強參與過程的透明度
高校的民主管理需要把制度監(jiān)督、學生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形成一條系統(tǒng)而有力的監(jiān)督機制。保證參與過程公平有序的進行。要采取去全方位,多角度的監(jiān)督措施、要把參與管理的會議舉辦成“透明可信的會議”,高校管理層盡可能的組織更多的學生參與會議。要把會議程序的規(guī)范上升到學校制度上,并以制度來嚴格規(guī)范會議過程。要使會議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合乎制度的要求,并力求使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得到平等的待遇和信息的對稱。參與高校管理的整個過程都要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管理程序公開,會議舉行之前應保證參與者熟悉會議的規(guī)則和程序,尤其是大學生,更應讓其明確;二是會議內容公開,加大對會議內容公告和宣傳,通過校園網及校園廣播等各種傳媒手段讓大學生知曉;三是會議參與者選定的公開,參與者的產生、參與代表的比列、與選代表的個人資料等,都要進行公開;四是參與會議過程的公開,參與會議過程可以通過校園廣播,現(xiàn)場直播等方式,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會議中,即使不能全部參加,也要讓其可以旁聽;五是參與管理結果的公開,要將參與管理結果在校園網、院網、廣播和文件公布。使大學生知曉。這整個參與管理的過程尤其要做到信息公開,與討論問題的相關文件,信息資料等要在第一時間予以公布,確保大學生掌握更多的資料,加深對討論問題的理解。
2.完善大學生的參與程序
傳統(tǒng)的高校管理決策過程中,首先是由專家對議題進行分析,然后列出相關公共政策的備選項,最后由管理層商討后對其作出選擇。在這樣的決策過程中,與決策有利害關系的大學生,卻因為無經驗,無能力和影響效率等原因而被排除在外。因此,缺乏大學生參與的公共決策常常因為不符合學生的意愿而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遭到學生消極對待甚至是排斥。而協(xié)商民主認為每個人都有平等、自由的參與到協(xié)商過程中,并在協(xié)商中能夠平等、自由地表達主張,愿意傾聽并了解擁有不同主張的利益主體的意見。并且在協(xié)商討論之后能夠做出具有對公眾有機體約束力的公共決策。在參與管理過程中,學生代表是廣大學生利益主體的代表,在參與管理過程中直面教師,管理層,直接表述自己的利益和主張。因此,參與管理的大學生的參與過程直接影響到會議的實效。作為高校管理層要不斷完善大學生參與程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制定相關制度嚴密規(guī)定學生代表甄選程序,從參與會議的籌備、宣傳、報名、匯總至學生代表的真正的產生,都要嚴格遵循相關制度設定的程序,應當明確各學院代表的比列、大學生參與者的出生成長環(huán)境的比列、不同學院不同專業(yè)的比列相結合的方式產生參與代表。第二參與高校管理會議的大學生產生的過程必須是公開、公正的。包括參與者的報名情況、大學生參與者是如何確定都應當在參與會議舉行之前予以公示,并能夠主動接受利益相關學生提出的不同主張而且更加重視其中極少被關注的問題的。第三建立相應的專家、學者庫,專家和學者對會議提出問題的研究比較深入,理論比較前沿,能夠提出多遠的解決措施。因此在參與管理會議中可以邀請校外的部分專家做代表出席會議。但是專家代表只負責對問題的解釋和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議,而不能有任何的傾向性。
3.重視參與管理的結果的執(zhí)行、反饋程序
大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公開舉行參與管理會議,實現(xiàn)參與管理、公共決策等更加公開化、民主化、科學化、同時提升高校的公信力。因此,要特別重視會議結果形成,這就要處理改進會議意見這個環(huán)節(jié),將不同意見都充分的考慮進去,作出最合理的決策,并將結果公布于眾,以獲取大學生及其他參與者的反饋。第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大學生采納制度。在參與管理的會議上,大學生相對是弱勢團體,對其提出的主張和書面意見要嚴肅對待、更加重視,對于合理的意見要做到充分采納。高校吸收了大學生的意見,也全部進行分析,無論是否采納結果,都應該在審議報告中全部進行說明。這些做法尤其合理性,可以增加參與高校民主管理決策的說服力,有利于維護高校中關于大學參與管理制度的民主性。另外,學校還應該通過網絡,廣播,校園電臺等將結果公示,擴大大學生對結果的知情范圍,這樣是對參與高校管理的一種監(jiān)督。第二是建立向大學生及大學生代表參與者回應制度。高校應該建立對大學生意見的反饋機制,改變以往高校傳統(tǒng)的對大學生意見只征集,輕采納的不合理狀況。高校建立機構或組織對參與管理的會議的大學生的意見是否被采納,以何種原則進行采納,采納和不采納的原因是什么?等等,都應向大學生公開,向參與會議的大學生做書面回應說明。這樣的參與管理會議不但對大學生有交代,同時也是高校管理層是一種制約和監(jiān)督。因為使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結果有較強說服力,提升學校管理層的公信力。建立回應機制的意義不僅可以使高校管理層,行政人員有效、負責地處理好大學生意見,還能對執(zhí)行機關形成有效的監(jiān)督和強力的制約。因此,建立向大學生回應的機制是公開立法聽證取得良好成效的保證
綜上所述,在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中引與協(xié)商民主,不僅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能動作用, 提高學生管理效率,同時提高學校公信力,增強大學生對學校的榮譽感以及責任感,從而使高校的管理工作真正得到學生的支持和尊重。
〔參 考 文 獻〕
〔1〕Jean Rudduek,Julia Flutter:Pupil participation and pupil perspective :Cavring a new order of experience〔J〕.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eation. Mar2000.
〔2〕莫吉武,楊長明,蔣余浩.協(xié)商民主與有序參與〔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13.
〔3〕〔美〕科恩.論民主論〔M〕. 聶崇信,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166.
〔4〕邵忍麗.加強大學生權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J〕 .教育探索,2012,(02):177.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