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能 張健恩
學校教育,首先應以德育為首。學生只有在學校養(yǎng)成了良好的道德習慣,才能適應未來社會。德育管理成效如何體現(xiàn)了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所以,學校管理中,德育管理占據(jù)重要位置。我們在德育管理中,要加強德育的環(huán)境建設,無論是物質環(huán)境還是文化環(huán)境都要體現(xiàn)育人理念。
一、創(chuàng)新德育形式,讓學生樂于接受
學生是否樂于接受我們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不是發(fā)自內心地接受,這都影響我們的德育實效。因此,我們德育形式就要是學生喜歡的形式。只有創(chuàng)新德育形式,讓學生樂于接受,那么,我們的德育才能真正成為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需要。
1. 整合課程,學科滲透
在每一門學科的教學目標中,都有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在平時的學科教學中,許多教師往往都重視學科內容的教學,很少把德育內容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即使有,那也是蜻蜓點水似的一掠而過。其實,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情感與習慣也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學科知識,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道德觀念,那么,他們才能積極投入到學科學習當中來。所以,我們要加強學科滲透,改變學科本位的陳舊教育思想,樹立大融全的理念。在平時的德育管理過程中,要深入課堂,查閱教師的教學設計,了解每一門學科滲透德育情況,并即時進行指導。只有這樣,學生在思想品德課或學校活動中形成的道德觀念才能在課堂中得到落實。
2. 主題活動,豐富表象
學生在學科學習或其它活動中所形成的德育概念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所以,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所習得的德育知識與情感得到落實與豐富,我們就要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活動,來強化學生的道德意志。比如,在三八婦女節(jié)期間,我們開展了“我為媽媽做件事”、“記錄媽媽的一天”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對媽媽的感恩情懷。再比如,在教師節(jié)期間,我們開展了“我想對老師說”、“老師,我愛你”主題征文與演講活動,從而讓學生通過搜集教師事例來豐富自己的道德表象。這樣,通過主題活動,就可以讓學生把道德知識得到實踐,道德情感得到豐富,道德意志得到強化,道德行為得到落實,讓學生形成牢固的思想品德。
二、優(yōu)化德育文化,讓學生享受熏陶
現(xiàn)在,每一所學校也都非常重視學校文化的建設,無論是從物質文化還是從精神文化,各個學校都積極創(chuàng)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園文化。我們在德育管理過程中,就要充分利用這些文化,讓學生在濃厚的文化中受到熏陶。
1. 物質文化,無形約束
現(xiàn)在,每一所學校都非常重視物質文化的建設,從假山造型到各種名貴樹木與花草,從名人畫像到名言名句,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里都存在,讓學生在校園內無論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受到文化的約束。比如,當你看到“小草青青,不忍踐踏”時你還好意思到草地上玩耍嗎?當看到“別摘我,我怕疼”時,你還能忍心去采摘那些小花嗎?顯然是不會的。這些物質文化每時每刻都在無形地約束著學生的行為。當然,在利用這些物質文化時,我們在進行德育管理時也要定期引導學生來解讀這些物質文化。筆者曾經(jīng)調查過一些學校的學生,問他教室內懸掛的是什么標語,學校的雕塑是什么名字時,卻也有很多學生回答不出來。這樣的物質文化對學生品德的形成就是形同虛設,根本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所以,我們在重視物質文化對學生的無形約束時,還要引導學生來理解這些文化的內涵,以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2. 人文文化,營造氛圍
在德育管理過程中,我們還要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人文文化,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軟文化。比如,當學校的每一位教師或學生相互見面時都能問好,都能彬彬有禮,那么,即使有極個別的同學不想這么做,但是看到其他學生都能向教師問好,時間長了,他們也會不好意思,從而也可以主動與教師打招呼的,從而也讓他們慢慢成為一個懂禮貌的好學生,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和諧德育關系,讓學生親師受道
學生能否順利接受我們的思想品德教育,與施教者之間的關系如何,都非常重要。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比绻處熢趯W生心中占有重要位置,學生非常尊重教師,那么,教師所講的內容學生都會相信,都會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從而落實到自己的行動當中來的。而如果學生非常不喜歡老師,那么他們也就會對教師提出的一切都不相信,甚至有抵觸情緒。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德育關系,讓學生在和諧的關系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和諧的德育關系就是指我們在進行德育管理過程中,無論是從領導到教師,還是到學生,都要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關系。學校管理者沒有權威,教師沒有威嚴,學生可以自主,快樂地參與到德育當中來。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