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上的意外資源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從而促成語文課堂的精彩。高效的課堂不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師的預設進行就能實現(xiàn)的,當發(fā)生偏離預設的意外發(fā)生時,也許就是課堂出彩的機會。教師要發(fā)揮教學的智慧,用好教學中各種生成性資源。教師還要打造民主的課堂,創(chuàng)設平等的對話,鼓勵學生大膽思考,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情感狀態(tài),推動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本對話;意外資源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對話是多元的,在對話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生成性教學資源,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化。然而在這些生成性資源中,有些是在教師預設之下的,還有很多的內容可能是在預設之外的,甚至可能是偏離課堂的。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我們往往是按照既定的步驟,不敢偏離既定的方向半步,而浪費了這些可貴的意料之外的生成性資源。
一、放大意外資源,引發(fā)文本對話
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在教學中,他們往往會產(chǎn)生“神奇”的想法,這些想法也許不能按照既定的路線展開,但正是學生個性化思維的體現(xiàn),在教學中產(chǎn)生“橫生枝節(jié)”的對話,卻是課堂豐富的生成性資源。在教學中,對于這樣的對話教師不能粗暴阻止,而應細心呵護,有意放大為教學資源,促成課堂的不斷發(fā)展和豐富。
如教學《雨中》這篇文章時,文本宣揚的人們互幫互助的思想感染了學生,但是有一名學生卻對文本產(chǎn)生了質疑,他說:“在這樣的雨天,小學生站在馬路中間攔車,我覺得他們做得不對!”這樣的話,大出師生的意料之外,教師利用這樣的話題進行對話。
“橫生枝節(jié)”的對話不一定是學生有意地搗亂,而是個性思維的體現(xiàn),是課堂有效的生成性資源,教師進行有效放大,能豐富課堂的對話,促成課堂的高效化。
二、迂回意外資源,促進對話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不跟著教師的預設走,在對話中出現(xiàn)偏離文本思想的情況。教學是圍繞一定的主題開展的,過于偏離方向的天馬行空不利于教學內容的完成,達不成教學的目標。因此,在學生思維偏離文本時,教師要通過對話,突出學生思維中的問題,引起他們的反思,引導思維回到正途。
如教學《九色鹿》一文時,在課堂上,筆者根據(jù)預設的程序,引導學生分析文本中的幾個角色。通過學習讓學生有感于九色鹿勇敢救人、國王通情達理的明君形象,同時對調達不守信用、見利忘義的行為進行譴責。然而,筆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有個學生卻提出了否定的看法:“這世界上,哪里有會說話的九色鹿啊,這完全是騙人的?!贝嗽捯怀?,其他學生都暗暗責怪他瞎起哄。針對這樣離題的對話,筆者說:“小朋友,你看過《白雪公主》的故事嗎?你覺得怎么樣?”“看過。很好看!”“那你說現(xiàn)實中會有王后的哪種魔鏡嗎?會有這樣的小矮人嗎?”“沒有?!惫P者又引導說:“雖然沒有,但是并不影響我們喜歡白雪公主,因為這是童話故事。那么,《九色鹿》也是這樣子,目的是要告訴我們正確的做人道理?!?/p>
課堂是由幾十個人構成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在這一案例中,學生的思維偏離了文本學習的方向,但是教師不是呵斥、阻止學生的“瞎說”,而是用有效地引導促成了課堂的生成,實現(xiàn)了課堂的豐富和靈動。
三、提升意外資源,升華文本情感
新課程改革提出三維目標的教學要求,就是要摒棄過去重知識而不重能力、忽略情感培養(yǎng)的弊端,使學生發(fā)展成為“全人”。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在課堂環(huán)節(jié)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涉及情感上的意外事件,影響課堂的方向。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好這樣的意外資源,就會實現(xiàn)學生情感的更加豐富和健康,產(chǎn)生課堂中的情感生成。
如教學《棉鞋里的陽光》一文時,學生似懂非懂地明白了文章中深藏的一些道理,為了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這種親情,筆者給他們布置了課外任務:我為爺爺奶奶做點事,形式任選,但要讓爺爺奶奶開心。到第二天,學生們都開心地說著他們自己做的事。筆者走到一個學生身邊說:“小朋友,你昨天為爺爺奶奶做了什么好事???”他仍然低著頭,輕輕地說:“我很想為他們做點事,可是他們都去世了,他們一定很不開心?!惫P者馬上意識到自己的話觸痛了他,用手輕輕地摸了摸他的頭,正不知如何補救時,旁邊的一個學生說:“別傷心,我爺爺奶奶很喜歡小朋友,你什么時候來我家,跟我爺爺奶奶玩?!逼渌麑W生聽到后,也都說:“你也可以來我家玩,把我的爺爺奶奶當做你的爺爺奶奶吧?!逼渌说年P心讓他的心理又充滿了陽光,忘卻了不快。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