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時華
摘 要: 賀鑄《青玉案》以“愁”字為中心,以愁事始,以愁念展開,最后又以愁景結(jié)束。這“愁”字演繹出諸多獨具魅力的文字,使人淺斟低唱,使人流連忘返,使人玩賞不已,使人在這春末夏初,草長絮飛、陰雨綿綿的時節(jié)也感染上無限的愁恨。
關(guān)鍵詞: “愁” 《青玉案》 賀鑄 解讀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
此詞是北宋詞人賀鑄晚年退居蘇州時,看到一個美麗、輕盈的女子從眼前飄過而產(chǎn)生了傾慕之情,隨手寫的一篇感遇。事件的本身并沒有什么新奇,也沒有什么感人之處,也不值得大書特書??墒?,詞人妙就妙在把這生活的瞬間、把這稍縱即逝的感受、把這不值得特書的事情,擴散開去,寫出新意,寫出了千古傳誦的佳句,以至于它一問世,就被人們譽為“絕唱”。
全篇以一個“愁”字為中心,展鋪敘與抒懷。
上片敘事,寫自己所見,是“愁”之緣始。首起三句“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化用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語,寫出美人姿態(tài)優(yōu)美。凌波微步,不過橫塘,是其人沒有來;面對芳塵,只能目送,是自己也不能去。一片惆悵之情已初見端倪。接著后面四句直抒其懷,寫出美人走后的遐想?!板\瑟”一句提問,直用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眴査篮玫那啻号c誰共度,亦即懸揣其無人共度之意。點出盛年不偶,必致“美人遲暮”,暗暗關(guān)合到自己的遭際。“月橋”兩句,展開想象,想象美人的住處。“只有”句是說其地?zé)o人知,自然也就更無人到?!霸聵蚧ㄔ骸睂懎h(huán)境之幽美,“瑣窗朱戶”寫房室之富麗,由外及內(nèi),而結(jié)以“只有春知處”,就從絢爛繁華的時間和空間里,顯示出其人的寂寞來。這三句,既寫出其人深居獨處,虛度華年,非常值得同情和憐惜;又寫出佳人深閨邃遠,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之外,無人能見到,自己當(dāng)然也無從寄予相思,相惜之情,無可奈何之情露于筆端。?譹?訛
下片抒情,直接寫“愁”情。開頭一句“飛云冉冉蘅皋暮”,是實寫當(dāng)前景色,又借以抒懷?!帮w云冉冉”暗用江淹《休上人怨別》“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以呼應(yīng)與補充上片首句中“凌波不過”之意,寫出自己像江淹一樣佳人難遇?!稗扛弈骸庇职涤貌苤病堵迳褓x》“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曹植就是中途在那兒休息,才遇到洛神宓妃的??墒亲约耗?,也在生長著杜蘅香草的澤邊,徘徊已久,暮色已臨,卻佳人難遇。這就寫出自己對曹植的歆羨,也就補充了詞中沒有寫出的第一次和其人見面的情節(jié)?!俺睢鼻橐熏F(xiàn)。“彩筆”一句,承上久立蘅皋,伊人不見而來。由于此“愁”情難遣,故雖才情富艷,有如江淹之曾得郭璞在夢中所傳的彩筆,而所能題的,也不過是令人傷感的詩句罷了。提起筆來,唯有斷腸之句,都是由萬種閑愁而起,那閑愁有多少呢?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這結(jié)尾之句,以形象的江南景色為喻直接寫出“愁”情之深廣、濃厚,意味深長,賀鑄也因此獲得“賀梅子”的雅號,深得當(dāng)時人們的贊美和欽佩?!霸噯栭e愁都幾許?”以設(shè)問的形式來自問“愁”情幾許。然后用三個平淡瑣碎的景物“煙草”、“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來比喻心中重重的“愁”情。這三個意象疊放在一起組成的一個有力的整體,藝術(shù)地回答了閑愁幾許。它不是三個意象簡單的疊加,而是多層次、多側(cè)面地形成了一個感人的藝術(shù)境界。
首先,這三個比喻形象而恰當(dāng)、準(zhǔn)確。它們是用三組具體而生動的景物“煙草”、“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形成修飾上所說的博喻,來表現(xiàn)了抽象的、無跡可求和難以捉摸的細膩“愁”情,使讀者可以從三組表閑愁的形象中受到它的感染。這三組意象表現(xiàn)愁情,可以看作是由煙到絮再到雨,寫出愁情之濃之重;也可以看作是由一川到滿城再到凄清迷茫的雨,寫出愁情之多之廣;也可以看作是由靜態(tài)的青草到動態(tài)的飛絮再到凄落的細雨,寫出愁情之流動;還可以看作是由視覺中的煙草、飛絮再到觸覺中的凄雨,寫出愁情之可感;還可以看作是由青色的煙草到灰色的雨簾,寫出愁情色調(diào)之暗淡。這閑愁像無邊無際的如煙似霧的青草,恰似狂飛亂舞的滿城飛絮,正若迷??床坏竭呺H的梅雨,處處充滿閑愁。這一系列的比喻排列在一起,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xiàn)閑愁的重、廣、濃和深?!俺睢北緛硎且环N主觀抽象的無序的思維活動,但作者借助這三組具體的物象來摹寫,就使“愁”變得有數(shù)量、有重量、有色彩,這樣就讓無形的愁情變得可見、可聞、可觸、可數(shù)、可量……從而獲得神奇的立體效果,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說其準(zhǔn)確、恰當(dāng),是從選取事物的角度來看。漫無邊際的青草,滿城飄飛的柳絮,梅子成熟時節(jié)的連綿不斷的陰雨被詞人獨具慧眼地選取。這些本來已是極多之物,不可勝數(shù),作者還偏要說,要問我的閑愁有多少?滿地的青草,滿城的柳絮,滿天的陰雨,你們?nèi)?shù)數(shù)吧,它有多少,我的閑愁就有多少。我的閑愁本來就夠多的了,可偏偏又遇到春末夏初,這樣草長絮飛、陰雨綿綿的時節(jié),這就越發(fā)增添了我無限的閑愁!比喻意象選擇這暮春的三種景物,備增愁意,以至于達到一種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效果。
其次,三個比喻雖都是從前人那里借鑒來的,但詞人并沒有沿襲前人,且還超越前人、翻出新意。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云:“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憂端如山來,■洞不可掇,趙嘏云‘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頎云‘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后主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少游云‘落紅萬點愁如海是也。賀方回云:‘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蓋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譺?訛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體會到“賀梅子”的這最后四句詩詞,三個比喻備得后人的賞識。其實,這“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何嘗不是從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一名句中演化而來。“滿城風(fēng)絮”與馮延巳的詞“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處尋”、韓■《寒食》中“春城無處不飛花”之花絮是一脈相承的。“梅子黃時雨”又何嘗不是晏殊的“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寇準(zhǔn)“杜鵑啼處血成花,梅子黃時雨如霧”中的雨。正像羅大經(jīng)所略舉,他人言愁,或以山喻,或以水喻,大都只限于用一個比譬,本詞卻連設(shè)三喻,而且這三個比譬,又都不是單純的事物如山或水,而是復(fù)合的景色。草是煙霧中的草,而且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的煙草;絮是在空中飛動的絮;雨是梅子黃時下個不停的、如霧如煙的雨。這都是詞人向前人學(xué)習(xí)而又不拘泥于前人,且跨越了前人同類句子的地方。所以明朝沈際飛在《草堂詩余正集》中評其為“疊寫三句閑愁,真絕唱!”?譻?訛當(dāng)之無愧。
再次,這首詞從表面上看似乎寫詞人愛情失意的“斷腸”愁情,實則借寫美人不遇的“愁”情,來抒寫了自己仕途不得志的“愁緒”,這是繼承和發(fā)揚了屈原的“美人香草”比興取喻。自屈原《離騷》之后,“美人”常常成為文人自喻之稱,有時也代指君王或理想。如蘇軾《赤壁賦》“望美人兮天一方”。賀鑄這里與蘇軾一樣,借美人寫君王,借懷戀美人以抒發(fā)自己“美人遲暮”懷才不遇的苦悶。
賀鑄是北宋詞人,字方回,衛(wèi)州(今河南汲縣)人。出身貴族,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年少讀書,博學(xué)強記。任俠喜武,喜談當(dāng)世事。17歲時就離家赴汴京,曾任右班殿直。元豐元年(1078)改官滏陽都作院,元豐五年赴徐州領(lǐng)寶豐監(jiān)錢官。由于所任皆冷職閑差,抑郁不得志,自稱“四年冷笑老東徐”。紹圣二年(1095)授江夏寶泉監(jiān),在任上整理舊稿,編成《慶湖遺老前集》。元符元年(1098)因母喪去職,不久東歸,游歷或居住于蘇、杭一帶。崇寧四年(1105)遷宣德郎,通判太平州。再遷奉議郎。大觀三年(1109)以承議郎致仕,卜居蘇州。重和元年(1118)以太祖賀后族孫恩,遷朝奉郎,賜五品服。晚年更對仕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辭職,定居蘇州。?譼?訛從上面可以看出,賀鑄空負滿腹才華,只能報國無門,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而寓之于香草美人,借懷戀美人以抒發(fā)自己幽居窮處的苦悶。最后四句寫苦悶的“愁”情,三種景物像三幅圖畫把這種愁苦描摹到了極致。從“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中,我們仿佛看到這樣的一個鏡頭:一會兒,面黃肌瘦的詞人獨自在一望無際的雜草地里徘徊彷徨;一會兒,顏色憔悴的詞人又在滿城柳絮紛飛中踽踽獨行;一會兒,形容枯槁的詞人又孤苦伶仃地佇立在陰雨連綿的梅子樹畔。一個失意、迷茫、凄苦的詞人向我們敞開他那空負一腔才華而無人能識的凄愴的內(nèi)心世界。難怪北宋詩人黃庭堅更是極口稱贊說:“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笨芍^賀鑄的知音。
?譹?訛 朱士釗:《唐詩宋詞鑒賞》,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譺?訛 蕭統(tǒng):《文選》,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胡刻本。
?譻?訛 詹安泰主編:《李■李煜詞》,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版。
?譼?訛 過常寶:《水畔“閑愁”的三重境界》,《文史知識》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