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菲
【摘 要】新媒體時代下文化發(fā)展的“中國夢”在移動二維碼的推動下迎來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移動二維碼是新媒體時代新的傳播平臺,對文化傳播的推動力不可小覷,有效拓展移動二維碼的利用頻度和廣度,可以加速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早日實現(xiàn)“中國夢”。
【關鍵詞】新媒體 移動二維碼 文化傳播
移動二維碼是新媒體時代一個全新的跨媒體通道,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不管是在報紙上、雜志上,還是戶外,甚至在我們的電視機屏幕上,只要這些媒介上有二維碼,就可以獲取鏈接信息,達到互動的效果。
2012年,眼睛所到之處,就是移動二維碼所到之處。我們隨便看看身邊的門票、產品、包裝、報紙雜志、戶外展板、電視屏幕、樓宇廣告、DM宣傳頁、吊牌……隨處可見移動二維碼的身影。將鏈接信息編碼到二維碼中,手機或其他通訊設備利用自身的攝像頭識別,然后進入相關鏈接,獲取所需信息。有了移動二維碼,相當于有了一張網絡通行證,同時為人們省去了手機或ipad網頁瀏覽輸入冗長繁瑣的網址和搜索信息。只需要用戶掃描一下上面的二維碼,或者輸入二維碼下面分布的數(shù)字號碼即可獲取門戶網站的相關鏈接,實現(xiàn)下載圖片、文字、視音頻,還可以獲取優(yōu)惠打折券,并可參與互動回饋、了解源源不斷的相關信息等。同時,二維碼還可以識別、存儲、制作電子名片,獲取各種公共服務,例如天氣預報等,實現(xiàn)電子購物、電子旅游??梢哉f移動二維碼業(yè)務打通了用戶與商家和政府部門間的網絡壁壘,簡單便捷的掃一掃就能完成信息的快速傳輸,為政府部門和商家的網絡宣傳與推廣帶來了便捷福利。
一、移動二維碼應用現(xiàn)狀
移動二維碼服務在國外發(fā)展較早,日本、韓國、歐美己普及到各行各業(yè)。中國移動2006年8月正式推出了手機二維碼服務,到2007年末,手機二維碼業(yè)務已經輻射到了超市、汽車、旅游等多個行業(yè)應用領域。
我國的二維碼普及度相較日、韓、歐美等國家相對較低。不過,隨著近年來我國網絡通訊業(yè)的發(fā)展,再加上智能手機用戶的高速增加,以及大眾新媒體素養(yǎng)的提高,中國的移動二維碼應用可謂是勢如破竹,雖然相比日韓起步晚,但目前已有八大類應用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效應,將在今后的市場中不斷推廣和完善。例如(1)移動訂票業(yè)務:2005年,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張電子電影票,是由翼碼信息隆重推出的。開啟了國內電子票務的先河,節(jié)省成本并加速了購票效率的提高。(2)積分管理業(yè)務:用戶采用二維碼拍碼完成電子商務,獲取二維碼積分,通過二維碼可以隨時隨地完成積分的兌換申請,完成積分兌換禮品的全過程。(3)折扣券電子化:通過二維碼拍碼鏈接即可獲取電子的折扣券,實現(xiàn)無紙化的攜帶,環(huán)保方便快捷。(4)自助值機業(yè)務:乘客通過網絡購買了電子客票之后,只需要掃碼進入相關網站,輸入身份證號碼和航班信息等,就可以實現(xiàn)自行選擇座位,以及訂票、查詢、登機一站式的自助值機服務。(5)電子簽到業(yè)務:二維碼廣泛應用于會議、展覽,以及各種大型活動的通知與簽到,并應用于企業(yè)訪客的登記與安排。(6)電子VIP業(yè)務:利用簡單便捷的二維碼VIP 電子代替原始的實體卡,方便攜帶,操作便捷。(7)電子提貨卡業(yè)務:用二維碼電子憑證代替?zhèn)鹘y(tǒng)提貨卡,應用于食物營銷和派送等方面,給消費者和商家都帶來了便捷。(8)電子導診業(yè)務:利用二維碼拍碼,完成電子憑證式的掛號,大大減少排隊掛號候診的時間,實現(xiàn)先進的就醫(yī)模式。
二、移動二維碼文化傳播案例
目前來看,我國移動二維碼應用已經日趨普及,而且正在慢慢滲透到我國的各個領域。國內已經嘗試著將二維碼技術運用到對外文化傳播中,在部分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宣傳效果。
(一)手機旅游通
利用移動二維碼來推廣文化傳播,實現(xiàn)“中國文化發(fā)展夢”,是一種簡單、時尚、高效的傳播模式。在成功借鑒二維碼廣告宣傳方案后,地方政府也可以嘗試利用移動二維碼對當?shù)氐钠髽I(yè)以及地方文化風光進行宣傳。而且在國內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值得借鑒,例如河南開封啟用官方微信二維碼推廣旅游文化宣傳;上海世博手機門票;國家博物館首次引用“二維碼”技術展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精品等都是相當成功的。
這里以杭州西湖雷峰塔景區(qū)為例,詳細研究一下移動二維碼推廣文化的傳播模式:一張印有杭州西湖雷峰塔景區(qū)導覽圖的彩色紙巾,右上角有兩個二維碼。用手機或ipad掃描第一個二維碼,旅客可以用收聽到西湖沿線的導游解說詞,移步換景,西湖十景都囊括其中。可以說這樣的巧妙設計將手機二維碼與紙巾的結合,把紙巾從擦拭功能轉化為信息載體功能。
人們在旅途中,手機是必帶的,很多時候紙巾也是必帶的。把這張紙巾在西湖景區(qū)免費發(fā)放,同時在上面印上旅游類的二維碼,便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取對景區(qū)的了解,簡單、快捷。
隨著手機二維碼時代的到來,旅游變得智能和輕松起來。二維碼以其信息容量大,編碼范圍廣,糾錯能力強,譯碼可靠性高,防偽性能好因此被廣泛使用,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二)移動二維碼:省錢又省力的宣傳方式
有了移動二維碼的加盟,高效的文化傳播,讓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走出國門再也不是遙遙無期。而且利用移動二維碼宣傳節(jié)省了很大一部分人力和物力。只需要投入一定資金制成可以反復使用的視音頻宣傳資料,利用二維碼技術制成相關的鏈接索引,這些宣傳資料就可以反復環(huán)保利用了。另外還可以制成語音式的導游解說,這樣旅游就更加方便快捷生動。再加上受眾可以保存鏈接,隨時隨地回味,有效地推動了文化的廣泛傳播。例如手機二維碼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者只需要用手機或ipad掃一掃展品上的二維碼,就能立即獲知展品的相關資料介紹,還可以保存網址鏈接,回家可以快速及時的“延伸閱讀”,實現(xiàn)博物館的教育價值。
三、移動二維碼助力文化傳播的可行路徑
(一)移動二維碼助力中華文化傳播的可行性
根據(jù)互聯(lián)網數(shù)據(jù)中心發(fā)布的《中國手機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12年第三季度)》顯示,預計,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3.0億部,同比增長44.0%,到2013年年底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shù)將超過5億。這樣龐大的移動二維碼適用群,給推廣文化傳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另外由于移動二維碼眾多的優(yōu)越性令二維碼應用“獨占鰲頭”。首先,移動二維碼技術的應用覆蓋范圍廣,其次,移動二維碼的用戶具有主動性和針對性。有利于及時獲得受眾反饋,擴大目標受眾群。第三,移動二維碼提供信息的移動性、便捷性以及全面性,讓移動互聯(lián)時代二維碼廣受追捧。
龐大的移動二維碼適用群體,再加上二維碼技術給用戶帶來的便捷,以及給企業(yè)帶來的無窮潛力的營銷平臺,正使它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行業(yè)應用的熱點。如何將移動二維碼廣泛應用于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更是重中之重。
(二)具體方案
1、合作推廣
(1)與地方景點、地方政府、國家場館、博物館等各文化產業(yè)管理機構配合,協(xié)助合作推廣;(2)收集文化宣傳的需求素材,編排制作相關的文字視音頻資料,例如配有解說詞的文化宣傳視頻、語音式的導游解說等;(3)制定移動二維碼傳播的實施細節(jié),例如制作移動二維碼鏈接,使宣傳資料和二維碼相匹配;(4)開放必要的數(shù)據(jù)信息,例如受眾的意見反饋,拍碼上網的點擊量等。(5)找尋技術機構專門負責文化開發(fā)的技術工作,包括移動二維碼以及企業(yè)的WAP門戶建設,還要保障所有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
2、宣傳推廣
提供必要的執(zhí)行性文件,包括移動二維碼拍碼導航:(1)在戶外的每塊線路牌或廣告宣傳牌上設置一個移動二維碼標識,同時標有二維碼和數(shù)字編號,并附上二維碼的使用說明;(2)用戶用手機拍碼,鏈接到相關文化熱點WAP網站上,查看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文化宣傳細節(jié)。例如在景區(qū)可以快速便捷地瀏覽該點地圖及周圍500米的景點購物娛樂餐飲等信息,在文化場館或博物館還可以第一時間延伸閱讀。
方法1:如果用戶已經下載“條碼識別”軟件,則直接拍碼,上網查看站點信息;
方法2:如果手機不支持拍攝功能,則可以使用條碼識讀軟件中的“輸號上網”輸入移動二維碼下方的數(shù)字編號,直接跳轉上網;
如二維碼標識印制在PVC板、滌綸纖維材質上,一般3-5年內無需更換。
如二維碼標識印制在墻體或者木質材料上,一般2年內無需更換。
宣傳階段還要進行推廣,包括在其他WAP門戶網站的交叉推廣,網絡聯(lián)盟以及跨媒體的媒體聯(lián)盟推廣等。
3、后續(xù)跟進
根據(jù)前期宣傳推廣和運行的實際狀況,分析下步合作可能,提供需求建議和素材,例如前期文化宣傳推廣的升級建議,以及文化宣傳運營評估等。宣傳效果的分析是后續(xù)跟進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必須做好相關的數(shù)據(jù)反饋,為地方旅游局文化局等提供必要的數(shù)據(jù)支持(人流量統(tǒng)計、熱門景點監(jiān)控、熱門路線挖掘等)。
移動二維碼技術加盟中華文化的傳播,可謂是盛舉:及時便捷的移動拍碼、高效連通的索引信息;文化傳播的各方互動方便、及時、暢通;WAP門戶個性化定制豐富,填補移動應用領域空白;突破傳統(tǒng)單一的文化傳播推廣方式,擴展了中華文化傳播的厚度和廣度,促進“中國文化夢”的實現(xiàn)。
結語
移動二維碼進入市場的這幾年,雖然引起了廣泛關注,但其真正迎來發(fā)展的爆發(fā)年是在2012年。移動二維碼的發(fā)展已經具備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先進的技術保障和蓄勢待發(fā)的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將移動二維碼有效地利用到宣傳中國本土文化上,是二維碼實現(xiàn)其作為數(shù)字化圖形符號的發(fā)展方向。在受眾和數(shù)字媒體之間架起一座信息互換、信息延伸的橋梁,對文化發(fā)展的 “中國夢”來說也是福音。
參考資料
①王波,《手機二維碼技術及業(yè)務發(fā)展》,《通信世界》,2007(30):4-5
②http://www.ibeeline.com/b/ne-
wsshow.asp?id=60
③雷彬,《整體市場規(guī)模有望破百億 手機二維碼站在爆發(fā)臨界點》,《通信信息報》,2011-1-19
④歐健、賴遠明、林玲等,《紙質媒體的二維碼研究》,《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2(12)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