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靈龍
一提到信息技術課,不管老師或學生都理所當然認為這門課程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因為主觀上的喜歡,當然上課的老師就輕松了,上課的效率也是高的。果真如此嗎?實際情況是在信息技術課堂,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一打開電腦,就開始下載或玩起了游戲。上課很少舉手發(fā)言,要求的信息技術練習也不按時完成,甚至不做。長期以往,正常的上課秩序被打亂,如果老師不加以制止,就會有更多的學生被“加入”。這樣的學習能稱得上是學生“喜愛”該門課程嗎?當然不是。
我們的學生學會了使用計算機,沒把他當作學習工具,卻把他淪為上網(wǎng)、游戲、聊天工具!信息技術課到底缺失了什么?教育缺失了什么?是教材內容?是學生自身?是教師教法?究其原因,缺失的是愛!沒有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愛的教育”才是信息技術教育的真諦,應貫穿于教育的始終。愛是教育的生命,教育的靈魂,只有充滿愛的教育才是生動的、詩意的、美妙的。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愛的教育,對端正學生建立正確的課程觀,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學生沉迷網(wǎng)絡、游戲的原因
1.學生需要學習的東西多,學習壓力重,競爭激烈,精神負擔大。平時沒什么課外活動,家長和學校過重的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缺少思想交流,而玩游戲,上網(wǎng)容易上手,時間過的快,成為學生逃避現(xiàn)實壓力的一種途徑。
2.缺少關心和愛?,F(xiàn)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雖然被家長溺愛,但缺少愛,不少家長總是用物質和金錢來表達愛心,從而把親子關系物質化、金錢化了;不少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成是學習成績的期望,很少給他們擁抱、鼓勵,贊揚,很少教育他們怎樣做一個人,孩子不懂什么是愛,不懂的如何調劑自己的感情。
3.家庭、校園環(huán)境的渲染。家長玩電腦一般都是上網(wǎng)和游戲,很少用電腦來做其他的事情,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很強,而且游戲和上網(wǎng)不用學習,很容易上手,學生學的快。在家里看大人玩游戲,在學校聽同學談游戲,變成一種不需要培養(yǎng)的興趣。
4.家庭和學校沒有足夠的引導,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生活目標。其一、上網(wǎng)的目的很多,比如找資料、網(wǎng)絡學習、網(wǎng)上交易等等,但是我們的孩子沒途徑學習健康使用網(wǎng)絡的方法,而且信息技術學科操作性強,處處體現(xiàn)信息的獲取、加工、運用,卻忽視了情感因素,信息技術課就變成了簡單的操作方法的傳授,加之每周一課時,學生如“隔靴撓癢”,自然就奔向了網(wǎng)吧。
二、信息技術課堂用愛引導
1.與學生平等相處,做朋友,用愛走入學生的內心。師愛的最高境界不是母愛,也不是父愛,而是朋友之愛。其原因就是朋友之愛才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樣談學習,談未來,談做人,雙向交流,學生才會敞開心扉。教師要和學生做朋友,與學生心碰心,和學生相濡以沫,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了解學生,使之產(chǎn)生一種自尊心理,獲得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這樣,他們就會大膽反映自己的意見。我們不僅要與學生平等相處,還要蹲下來和學生站在同一個高度。
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在課堂上下,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給予他們適度的寬容與諒解、體諒理解他們的難處與苦衷、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不說任何傷害他們自尊的話語等等,這些都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每個學生各有不同,教師的愛不應是盲目的、隨意的,它應該建立在我們對每一個問題學生全面、深入、客觀的了解的基礎之上,針對學生個體,分析他們沉溺的原因,對癥下藥。
2.在課堂教學中,施以愛心,體現(xiàn)關心。教育實踐表明,對學生冷酷無情,是不可能使自己的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覺需要的。特別是對沉迷網(wǎng)絡、游戲和聊天的學生,教師只有充分施以愛心,用火熱的心腸去溫暖學生,與學生在心靈上搭起一座感情的橋梁,才能感化學生,讓學生主動接受教師的要求。
如有一個學生,一上信息技術課,就開始下載“摩爾家園”,老師點到他的名字,站到他身邊,嚴厲要求他關掉游戲,他也不聽,不管怎么批評他,他都是一聲不吭。上課很少舉手發(fā)言,要求的信息技術練習也不按時完成,甚至不做。通過多次上課的認真觀察,個別談話,知道他家里父母很忙,沒時間陪他,買了電腦,叫他玩游戲。信息技術課,他都想著游戲沒心思聽老師講,總是偷偷的趁老師不注意就玩游戲,老師講的什么都沒聽進去,所以除了游戲,什么都不會,于是干脆就次次上信息技術課都玩游戲,漸漸的有點 控制不住自己。于是我告訴他,如果不會就問老師問同學,大家都會很開心的幫助他,上課一有空我就到他身邊監(jiān)督、詢問他那里不懂,主動再去教他一遍上課的內容。在他身邊多站一會,漸漸的他開始聽課,并且開始做課堂練習了。學生的自控能力很差,需要大人經(jīng)常在身邊轉轉、提醒,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愛,他們才能慢慢的收心。
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基本前提。教師必須深入實際,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需求,在學習上對他們噓寒問暖,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是關心他們的,希望他們進步的。比如學生的電腦死機了,上課講的沒記住、做信息技術練習中間出現(xiàn)了小問題,都主動熱心的去幫助學生,讓他們感覺到老師的關心。多在學生周圍走動,看他們操作電腦,主動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主動發(fā)現(xiàn)他們思想是否開小差。
總之,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教育的任務不是單純的教會學生死板的操作技能,而是要注重學生潛質的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要讓學生真正的“愛”上這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