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修忠
摘 要:面對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縣教育局提出了對各級各類學校推進素質(zhì)教育、加強教育管理工作的督學要求,我校在方校長的帶領(lǐng)下積極貫徹縣教育局的督學精神,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學習陶行知思想的活動,目的在于適應新形勢,轉(zhuǎn)變教育教學方式,服務于學生,把素質(zhì)教育進一步貫徹落實。
關(guān)鍵詞:師德;教學合一;班級精神;管理方式
通過學習陶行知思想這項活動,我感悟很深,我認為學校的做法是正確的,在目前的形勢下,我們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一些方式和做法,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才能有效地教育和管理學生。我作為一名班級管理者,對學習陶行知思想深有感觸。現(xiàn)就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問題與做法與大家交流一下,做班級管理工作二十年來,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積極倡導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學合一
陶行知說:“教師的責任在教學生學;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先生需一面教一面學?!蔽艺J為對現(xiàn)在學生的教育,更應如此。首先,教師雖然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之人,但更應該是傳授學生學習的方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蔽覀兪窃诮虒W生學的方法,而不是告訴他們結(jié)果。相同類型的問題,讓學生知道其解法,并能掌握住,我認為已經(jīng)夠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領(lǐng)悟出新的思路、研究出新的解法,這就是發(fā)現(xiàn)與提高。其次,學生的層次不同,也應有不同層次的教育教法,程度好的學生讓他做些拔高題;程度差點的學生讓他做些基礎題,我在布置練習題時就是這樣做的。此外,我改程度好一些學生的練習;讓程度好一些的學生改程度差一些學生的練習,以此循環(huán),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成績。第三,學無定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但如果對于不會學習、不知如何學習的學生來說,必須讓他們學習和模仿先進學生的學習方法。我堅持每個月都在班內(nèi)找一名學生,讓他介紹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心得體會,一個月一次,很見成效。
陶行知說:“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guī)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的確如此,我們的一舉一動影響著學生,對學生能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有一次,我們班在操場上埋石子,我拿起鐵鍬率先干了起來,學生們一看我的表現(xiàn),也都立馬來了精神,熱火朝天地勞動起來,沒過一會兒,我們就完成了勞動任務。身正為范,我們的職業(yè),決定了我們在學生面前的示范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的點滴影響著學生,雖然一時看不出來,但又有誰能保證,我們沒有在他們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呢?
二、良好的班級、團結(jié)的同學、奮發(fā)向上的班級精神,是我們每位班級管理者所共同追求的目的
為此,我對班干部主要分了紀律、學習、勞動、表彰四個職能崗位。每一個崗位都由學生競聘產(chǎn)生,半學期競聘一次,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人品、處事等各方面能力,促進了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三、轉(zhuǎn)變教育管理方式,做到讓學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活干,杜絕了學生之間亂打亂鬧、惹是生非之心
多設班級崗位,多讓學生參加到崗位中,如,設置看屋門、看窗戶的、看暖氣片的等。形成了好的管理效果,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那么如何防止學生的麻木思想呢?我就用獎勵的辦法來刺激學生。我認為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能只有一種模式,一個方法讓學生感覺疲憊了,你再換另一個方法,你不用擔心沒有人不回答你的問題、沒有人不去競聘崗位,獎勵擺放在那里,總有積極的人去爭取。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生活即教育。班級管理無小事大事之分,只要有心人,總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在規(guī)定、強化了班級制度的同時,還必須要認真落實并加強督學督導,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停地說教,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解決新問題。
總之,為了認真貫徹執(zhí)行縣教育局的督學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教育素質(zhì)。我們應多一分細心,多一分耐心,多一些付出,就能讓班級工作做得更好,更能體現(xiàn)陶行知先生的精神,并使之發(fā)揚光大,這樣才能服務于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yè),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