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平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全球化,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雖然英語教學在我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所以,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成為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因此,簡單介紹一下如何構建自學學習的英語課堂,促使學生得到全面性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然而,強迫性的學習并不能實現高效的英語課堂。因此,教師要將自主學習模式引入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得到更大空間的發(fā)展。
一、教師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長期受被動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習慣了等待著教師教。所以,教師要讓學生重拾自學的意識。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實施“先學后教”的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自主預習,并找出自己不明白、不能理解的地方,之后,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進行精講,鞏固練習,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Where did you goon vacation?時,我就引導學生進行先學后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通過和一般現在時的比較試著學習一般過去時,并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談論過去發(fā)生的事情。但是,學生要將自學過程中那些不明白的地方或是不能準確發(fā)音的單詞,做上標記,并反饋給教師。教師在經過整理之后,有針對性地向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學習的目的性增強,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大的提高。如果自己遇到的問題教師沒有講到,我們要在課下或是自習的時候,再咨詢教師,這樣既不會打斷教師的授課思路,自己的問題也會得到解決,學習效率和自學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二、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學的機會
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抓住教師創(chuàng)造的自學機會,使學生愿意參與到教學創(chuàng)設的活動情境中,促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例如,在復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整理一些有規(guī)律的知識點。如,數詞的歸類,用作基數詞單位的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通常不帶復數詞尾-s(如,one thousand,three hundred and twentieth),但若用于表示數百、數千、數百萬這樣的泛指,則用復數(如,There are hundreds of peoplein the hall);表示整十的基數詞用復數形式可以表示人的大約歲數或年代。如,This took place in the1930s.這件事發(fā)生在20世紀30年代。讓學生在動手整理的過程中,找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總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得到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所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崔玥.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考試周刊,20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