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不是語音、詞匯和語法的簡單合成。語言首先是有聲的,沒有說也就失去了語言的交際性。在英語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說是輸出過程,說的能力的提高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聽力、閱讀、寫作水平的提高。當然,隨著聽、讀、寫能力的提高,學生說的能力也一定得到促進,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語學習中,能讀懂的不一定能聽懂,能聽懂的不一定會說。當學生經(jīng)過聽、讀,獲取了一定的語言輸入后,就為說,即語言的輸出奠定了基礎。
一、概述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已頒布并開始正式指導中學英語教學,其中對說的能力要求如下:
1.課標中對七年級學生說的總體目標要求為:能與教師或同學就熟悉的話題(如學校、家庭生活)交換信息;能用短語或句子描述系列圖片;能根據(jù)提示簡要描述一件事情,參與簡單的角色表演等活動。
2.七年級上冊英語課本中的話題內(nèi)容有:(1)和朋友見面;(2)談論身邊的物品;(3)談論物品的顏色;(4)結(jié)交朋友;(5)談論家庭;(6)談論教室里的物品;(7)談論房間里的物品;(8)與朋友共度快樂時光;(9)談論食物;(10)購物;(11)談論日期;(12)談論學校的科目。
要求七年級學生掌握說的技能包括:模仿發(fā)音;利用語音、語調(diào)表達意思;引出話題;引起注意;維持交談;澄清意思;表示傾聽和理解。
綜上所述,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搞好口語教學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綜合水平的關(guān)鍵。為此,新教材在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學習需要的前提下設計了許多具有交際意義的活動,如,每個單元Section A的2d的口語范例就為學生提供了極佳的說的素材,讓學生能有話可說、有話能說。
二、我校的校本教材
為切實提高七年級學生說的能力,并為讀與寫打下堅實基礎,我校每周特設了一節(jié)英語口語課。為上好這一節(jié)課,受學校委托,我編寫了一套口語教材。當然,“說”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需有了聽到與讀到的信息才有了“說”的素材,“說”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若想說得無誤、流利,思想必得連貫,思維必得活躍。以下摘錄了我所編寫的七年級上冊口語教材的Unit 2為例。
Unit 2This is my sister.
語言目標:能說出有關(guān)家庭成員的詞匯;能介紹他人并辨認人物。
I.憶一憶,說一說
家庭里主要有哪些成員呢?
My fathers parents are my.My mothers brother is my.
My fathersis my sister.My aunts children are my.
2.唱一唱,說一說
Father,father, this is my father.
Mother, mother, that is my mother.
Grandfa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mother.
Parents, parents, these are my parents.
Brother, sister, those are my friends.
3.看一看,說一說
兩人一組,就自己帶來的家庭照進行問答,可用以下句型:
A:Whos this/that/he/she?
B:This is.../ That is... /Hes.../Shes...
A:Who are these/those/they?
B:These are.../Those are... /They are...
4.寫一寫,演一演
與你的伙伴一起把課本第11頁的2b改編為一組對話。
You:
Jenny
You:
Jenny:
You:
Jenny:
三、使用心得
在這套口語教材與課本的配套使用的一個學期中,學生的潛力被充分挖掘了出來,他們學會了分析教材,學會了參與課堂活動,學會了與教師合作、與同學交流。通過交流互助,學困生增強了學好英語的信心;通過有意義的說,學生初步養(yǎng)成了英語思維的習慣;通過口語交際,學生充分參與了英語課堂的學習,促進了綜合語言能力的提升。在使用教材一個學期后,我校的英語口語教學初見成效,并大有提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