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宏
句子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詞語、段落、篇章之間的橋梁,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好作文,首先要有好句子,因此句子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怎樣才能把造句這一基本功打扎實呢?我認為造句教學要因勢利導,做到“三變”,這樣既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又能順利地從句過渡到段篇,是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
一、形式上變短句為長句
許多小學生造出的句子生硬干癟,枯燥無味,形式上過于簡短,沒有創(chuàng)新性,根本沒有修飾成分。針對這種情況,我要求學生變短句為長句。例如,在引導學生用“肆虐”造句時,學生很快就造出了“狂風肆虐著大地?!蔽乙騽堇麑В髮W生為它“添枝加葉”,把句子造長一點。課堂氣氛隨之活躍起來,學生很快造出了:(1)北方的春天,肆虐的沙塵暴席卷而來,混濁的空氣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2)英勇的解放軍戰(zhàn)士,面對肆虐的洪水,不畏懼,不退縮,堅定地守護著人們的生命財產。這些句子不僅有主干,而且有修飾語。
二、內容上變空洞為具體
小學生,特別是中高年級學生,造句喜歡走“捷徑”圖省事,對比較抽象的內容不認真揣摩,造出的句子內容空洞不具體。據此,我引導學生造句時變空洞為具體。例如,我?guī)ьI學生觀看了“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圖片展后,我這樣問學生“我們今天看了什么?”學生回答“今天我們看了吸毒的圖片?!薄斑@樣回答對嗎?”“誰能說得更準確更具體?”經過點撥,學生的思維空間大了,于是學生就造出以下結構完整、內容具體的句子:(1)今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的圖片展覽。(2)通過參觀“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的圖片展覽,我了解了毒品的危害性,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三、情感上變平淡為生動
小學生造句只求完整、通順、平淡無奇。因此我啟發(fā)、誘導他們放寬眼界造出優(yōu)美、生動的佳句,變平淡為生動。例如,針對學生愛吃的“漢堡包”我要求學生用“津津有味”一詞造句,經過相互交流,便從開始的“小妹津津有味地吃著漢堡包”這樣平淡膚淺的敘述轉為“那散發(fā)著清香的漢堡包引誘得小妹直流口水,她立刻買了一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這樣生動形象的句子。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造句訓練,要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貫穿始終,它既是學生對詞的應用練習,又是作文的基礎。造句訓練,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語文教學規(guī)律,循序漸進,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讓他們把知識儲備調動起來,對語言進行再組織與再創(chuàng)造。在學生對詞語的充分理解后,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順利地遷移知識,熟練運用。讓學生的說話訓練和作文緊密聯(lián)系,學生造句的基本功打扎實了,就切實減緩了訓練的坡度。久而久之,為作文積累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南關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