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抗震設計與混凝土結構設計融合教學的探討

      2013-04-29 23:19:53蔣振華
      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3年6期
      關鍵詞:融合教學對比抗震

      蔣振華

      摘要:本文從抗震設計與混凝土結構設計融合教學的改革意義、改革思路、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論述,提出將抗震設計知識融合到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授課過程中,采用抗震與非抗震設計的對比分析的方法,從而達到加深學生對抗震基本知識的理解,避免抗震與結構設計脫節(jié)的目的。

      關鍵詞:抗震;融合教學;對比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35-0067-02

      一、教學改革的意義、現(xiàn)狀分析

      地震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每次強烈地震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chǎn)損失。自從汶川地震以來,國家越來越意識到抗震設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008年對抗震規(guī)范做了局部修訂,2010年做了大范圍的修訂。我國處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南亞地震帶之間,地震分布非常廣泛,抗震減災成為土木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內(nèi)容。由抗震規(guī)范附錄得知,全國除浙江、江西等省少數(shù)地區(qū)外,絕大部分省、市、地區(qū)屬于抗震設防區(qū),都需要抗震設計,結構設計在很多情況下就是結構的抗震設計。而汶川地震也表明:嚴格按照抗震設計規(guī)范進行設計、施工的建筑,在遭遇比當?shù)卦O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沒有出現(xiàn)倒塌,可有效地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

      因此,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學生掌握抗震設計基本知識尤其是抗震概念設計是非常必要的。本課題將抗震設計知識融合到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授課過程中,通過抗震與非抗震設計的對比分析,加深學生對抗震基本知識的理解,避免抗震與結構設計脫節(jié)。

      混凝土結構設計(??茷榻ㄖY構、建筑力學與結構等專業(yè)課)是衢州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土木工程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必修課,一直來很受重視,建筑工程學院相關教師對該課程做了大量的教學研究活動,比如2005年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現(xiàn)代教學方法研究,2006年的《建筑結構》校級重點課程,2007年的《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校重點課程和《建筑力學與結構省級精品課程》,2010年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校級重點課程,等等。而建筑抗震跟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相比,受關注的程度就要低得多。這門課曾在2003房建、2004房建、2006建工??茖I(yè)作為一門選修課開設,后來就取消了,對該課程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教學研究活動。從往年授課效果來看也不太理想。因為,以往抗震設計這門選修課是在建筑結構相關專業(yè)課程授課完之后開設,由于??茖W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較差,即使是選修了抗震設計課程的學生,也很難將抗震與之前學過的建筑結構相關知識聯(lián)系起來,而沒有選修該課程的學生對抗震設計的概念就更差了。從2010級土木工程本科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來看,暫時沒有設建筑抗震這門課,其抗震設計內(nèi)容分散在每門結構課的最后章節(jié)。因此有必要在建筑結構相關課程中將抗震知識補充到每一章節(jié)進行融合教學,從一開始就使學生建立抗震設計這一概念,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而《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重點課程的建設為該教學改革項目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二、改革理念

      根據(jù)“本專業(yè)培養(yǎng)基礎理論扎實,專業(yè)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發(fā)展能力強,具有本專業(yè)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初步的項目規(guī)劃和研究開發(fā)能力,能從事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管理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改革的理念設定為:以“必須、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原則,融合抗震設計基本知識,優(yōu)化抗震教學內(nèi)容,內(nèi)容精簡且又能反映本專業(yè)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縮減純理論知識,增強抗震構造措施、工程實踐,立足學科特點輕地震作用計算、重抗震概念設計。課程改革做到:抗震構造與結構設計融合貫通、脈絡清晰、重難點突出。

      三、改革思路

      1.改革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

      根據(jù)本課程的特點,采用多媒體授課,融圖、文、聲、像于一體,改善學生認識環(huán)境,豐富學生想象力,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比如地震震害及特點可采用影片放映,人工模擬地震波、振動臺可以通過共享網(wǎng)絡資源實現(xiàn),結構的抗震構造設計以及隔震與消能減震的先進成果可以通過圖片、影像等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對于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中正截面、斜截面、抗扭、抗拉等難度大的計算理論,可以采用傳統(tǒng)教學一步步推導,加深學生的理解。總之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結合,力爭兩者的和諧統(tǒng)一。

      2.由教學內(nèi)容確定教學方法

      (1)對于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如截面設計的基本公式推導等,采用板書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參與具體推導過程,加深理解。

      (2)對于教學內(nèi)容中的基本概念、復雜圖形如抗震構造節(jié)點圖、震災圖片等,可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

      (3)各種混凝土結構的荷載傳遞路線、各種混凝土構件的受力和破壞過程等內(nèi)容,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較難表述清楚。用動態(tài)模擬表達,生動、直觀、易于理解,可以獲得其它方法無法取得的效果,大大節(jié)約了授課學時。

      (4)對于樓蓋結構、單層工業(yè)廠房、多高層建筑結構的結構組成和結構布置等內(nèi)容,通過現(xiàn)場參觀實物并講解,可以使學生更直接地掌握課程內(nèi)容,形成結構整體概念。對于非重點、難點和描述性等內(nèi)容,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做思考題和習題來完成。自學效果通過討論、提問、批改作業(yè)等方式予以檢查。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力,改革評價機制

      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在授課前鼓勵學生多查閱結構設計和抗震設計的相關規(guī)范和書籍,引導學生自行預習新課內(nèi)容,收集相關的圖片和資料。在授課過程中不單純講解地震基礎知識,而是結合震害圖片以及相應的抗震規(guī)范分析結構所存在的抗震構造缺陷、分析破壞原因,培養(yǎng)學生將書本理論知識應用于抗震設計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大學生結構設計的平臺,引導學生將結構設計和抗震設計知識應用到結構設計模型制作中。

      4.抗震與非抗震對比教學

      為了加深學生對抗震知識的理解,可以采用抗震結構與非抗震結構的對比分析,比如在講授唐山地震災害時,可以通過天津地區(qū)經(jīng)抗震設防后的房屋震害統(tǒng)計與唐山地區(qū)非抗震房屋震害統(tǒng)計進行分析,讓學生深刻理解抗震設計的重要性。再比如在講解框架結構構造措施時,同時給出抗震和非抗震的節(jié)點錨固圖,分析兩者的異同及不同的原因,等等,加深學生對抗震構造措施的理解。

      四、改革內(nèi)容

      通過對畢業(yè)學生和設計院、施工、監(jiān)理企業(yè)進行的走訪調(diào)查,收集相關資料,并精選與學生的崗位需求相對應的必要的抗震設計基礎知識。分析各抗震設計基礎知識與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各章節(jié)的對應關系,進行抗震設計基礎知識與混凝土結構設計知識的整合,制作多媒體課件。同時,收集賑災圖片和錄像,進行多媒體課件的潤色和完善,并將教改內(nèi)容全部上網(wǎng)。最后,將教改成果應用于土木工程本科專業(yè)及建筑工程技術等專業(yè)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或建筑結構課程的教學,驗證教學效果,收集反饋意見。

      參考文獻:

      [1]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混凝土結構(第5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2.

      [2]呂西林等.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理論與實例(第三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融合教學對比抗震
      關于房建結構抗震設計的思考
      古建抗震有絕招
      抗震建筑材料簡介
      上海建材(2018年6期)2018-03-21 06:24:28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yè)的發(fā)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馬洛與陶淵明田園詩的對比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21:16
      淺議工程建設監(jiān)理與工程項目管理
      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zhì)教育
      不同計算機語言融合教學方法的探索與體會
      考試周刊(2016年47期)2016-06-29 09:21:52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融合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9期)2016-03-12 07:26:37
      梅州市| 鸡西市| 萨迦县| 泊头市| 稻城县| 广平县| 浙江省| 余庆县| 云林县| 牡丹江市| 连南| 清水县| 台东市| 姜堰市| 南江县| 郓城县| 海城市| 揭东县| 舞钢市| 远安县| 江津市| 方山县| 淮安市| 监利县| 黔江区| 周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崇仁县| 阿拉善左旗| 莱西市| 平顺县| 垦利县| 恩平市| 栖霞市| 高州市| 遂川县| 托克逊县| 郴州市| 辽中县| 涡阳县|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