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
摘 要:政治性會議口譯因其傳達信息的嚴肅性而對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了政治性會議口譯的策略,并分別從信、達、雅三方面做了具體討論,提出了更好的會議翻譯策略。
關鍵詞:政治性會議口譯;準確;通順;簡潔;莊重
一、引言
口譯,作為“從一種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語言的即席活動”(杜建慧等,1998),在國際事務以及日常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此文中,作者將從中譯英出發(fā),談政治性會議口譯的策略。嚴復提出的“信、達、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是譯界對于翻譯標準的經典歸納。本文將從這三方面來研究政治性會議口譯的策略。
二、政治性會議口譯的“信”
要保全原文意義,即泰特勒(Tytler)提出的“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Venuti, 2004:68),首先要從對專有名詞和固定表達的準確翻譯做起。
在政治性會議發(fā)言中,會涉及很多專有名詞,對他們的規(guī)范傳譯非常關鍵。如: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
譯: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同時一些國際性文件名稱的翻譯更需引起譯員的注意。如:
《清除對婦女一切歧視公約》
譯: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除了專有名詞和文件名的正確翻譯,譯者還應注意譯文達意的準確性。程鎮(zhèn)球先生一直認為,對這類文本的翻譯,“要緊扣原文,不得任意增刪”(中國翻譯,2003:56)。
正確理解是準確表達的前提,在政治性發(fā)言的翻譯過程中譯員要從譯文語言中尋找最能準確表達原文意思的詞和句式,把原文意思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
三、政治性會議口譯的“達”
在口譯中,為了保證譯文的通順易懂,我們一般采用異化(domestication)的方式,這就是韋努蒂提到的“譯者的隱身”,即在譯文中看不見譯者的痕跡。如:
搞霸權主義的名譽很壞,當第三世界的頭頭名譽也不好。
譯:Those who practice hegemonism are discredited, and serving as the head of the Third World would bring us a bad name, too.
四、政治性會議口譯的“雅”
由于政治性發(fā)言旨在對外宣傳中國的政策,具有權威性和嚴肅性。在作政治性會議發(fā)言的口譯時,需要把握原文的語言風格,即簡潔、莊重。如:
國家不分大小、貧富、強弱,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
譯:All countries, big or small, strong or weak, rich or poor, are equal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五、結語
口譯在國際交流中扮演這重要的角色,而政治性的會議口譯往往充當黨和國家對外宣傳的喉舌,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我國高素質的口譯人才短缺,口譯研究與實踐任重而道遠,更多的策略還應該從大量的實戰(zhàn)經驗和學習研究中得出。
參考文獻:
[1]程鎮(zhèn)球.政治文章的翻譯要講政治[A].中國翻譯,2003(03).
[2]杜建慧,楊金良,雷萬忠.翻譯學概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09.
[3]方夢之.譯學詞典[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04.
[4]廖晟.英漢差異比較與翻譯[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04).
[5]孫艷,楊惠麗.淺談政論文漢英翻譯中的增詞現象[J].山西科技,2006(06).
[6]王弄笙.近年來漢英翻譯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J].中國翻譯,2002(01).
[7]王燕.英語口譯實務[Z].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