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凱
摘 要:數(shù)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然而對于智障學生來說,他們因智力發(fā)展受到障礙,智力水平較一般人稍低,所以,在學習數(shù)學方面受到了極大的阻礙。數(shù)學相關知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作為數(shù)學教師如何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數(shù)學知識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智障;數(shù)學教學;形象教學;愛心;責任心
所謂智障是指智慧明顯低于一般水平,成長期間(即十八歲前)在適應行為方面有缺陷。所以,作為教師我們需要給予他們合適的教育及訓練,使其能夠獨立地工作和照顧自己,要根據(jù)他們的特點,組織適合的教學方法,使智障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知識。
一、采用形象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對于智障學生來說,他們的特點是:能力有限、學習持續(xù)性較短、記憶力較差、應用能力較低、學習的動機少出于自發(fā)、欠缺抽象思維、領悟力和理解力薄弱等。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將學生的這些特點考慮到數(shù)學教學活動當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形象化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愿意走進數(shù)學。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進行簡單介紹。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不論是正常學生還是智障學生,雖然他們的智力不同,但是不論是誰都不喜歡抽象的知識,形象的、生活化的知識會讓他們逐步找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魅力。所以,教師要將數(shù)學知識很好地和生活環(huán)境融合在一起,從而,在反復的教學中,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記憶。
例如,在學習有關“圖形”的知識時,為了讓學生能夠認識基本的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圓柱、三角形、圓形等,以長方形的教學為例,在授課時,首先,我借用了平時學生經(jīng)常玩的積木,讓學生認識了長方形,讓學生記住這種形狀就是長方形,之后,我又指著學生坐的凳子,問:這是什么?
生:凳子(之前已經(jīng)學過)。
師:我們站起來好嗎?(雙手示意學生站起來)看看我們的凳子面是什么形狀的呢?(用手摸一摸學生的凳子,指引學生觀察的位置)
生:長方形。(雖然學生的表述不是很清楚,但是從他們的笑容中,我看得出他們是知道這個凳子面和之前的積木形狀是一樣的)
師:很好,這就是剛才我們學習的長方形。(重復長方形,加深記憶)
……
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會慢慢地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而且,將生活的知識引入課堂,對培養(yǎng)學生以后的生活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借助數(shù)學兒歌
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吹疆斘覀儾シ乓恍┮魳返臅r候,學生會顯得格外興奮,甚至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們不妨將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手舞足蹈的過程中,學習知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非常高興。
例如,在教學生識數(shù)時,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認識數(shù)。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了“識數(shù)歌”,教師在播放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跟隨著音樂動起來,如:一呀一,一個娃娃穿新衣(教師指一指自己的衣服),二呀二,兩只小雞肚子餓(教師指著肚子做一副餓了的表情);三呀三,三只老虎爬上山(做爬的動作);四呀四,四個小丑唱大戲(做唱歌的狀態(tài))……在音樂播放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不要自己一人在那里使勁表演,而學生一動也不動,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在多媒體展示的形象的情境和教師的引導下,逐漸融入課堂,進而,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學習。
3.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故事是智障學生非常喜歡的,也是我們在語文課堂上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實,將故事情境引進數(shù)學課堂也是非常容易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智障學生,我們不能講一些抽象的、深刻的,要用一些簡單的、易懂的就可以。
例如,在學習“打電話”時,我給學生講了這樣的故事:一天,小白兔媽媽有事外出,便把小白兔自己留在家里,媽媽擔心小白兔一人在家的時候想媽媽,在走之前,給小白兔留下了一個電話,并告訴小白兔,想媽媽的時候,可以打電話給媽媽。但是,媽媽走的時候,忘記告訴小白兔如何使用電話了,同學們,你們可以告訴小白兔如何打電話嗎?這樣小白兔就會和媽媽通電話了。(對于智障學生來說,媽媽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們依賴母親、愛母親,所以,這樣的情境會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
接下來,我一步步教學生如何使用電話,讓學生試著給媽媽打電話,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記住媽媽的電話號碼,也對學生以后的獨立生活非常有幫助。
4.注重操作活動的實施
根據(jù)智障兒童的這一身心特點,專家指出:對他們進行數(shù)學教育應當多提供運用其觸覺、聽覺、視覺以及肌肉感覺的活動或訓練。所以,將操作活動引入數(shù)學課堂是非常必要的。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總是擔心這些智障的學生在進行操作活動中發(fā)生危險,因此,我們的課堂基本上還是以傳授為主。但是,為了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我們還要試著將操作活動引入課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以“認識圖形”為例進行簡單介紹,當我們教會學生認識實物之后,我們就可讓學生動手制作長方形,可以用刻刀刻,可以動手折疊等,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總之,要讓學生真正地融入課堂。
二、用愛心、責任心管理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對于智障學生來說,他們通常思想純真,性格率直。只要有人愿意與他們談話、關心他們,他們便會很開心。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去教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感覺到教師媽媽的存在。
1.關愛學生
有些弱智人士的行為可能出現(xiàn)問題(例如用發(fā)脾氣來吸引他人的注意),通常這與管教方法和社會人士對他們的態(tài)度與期望有關。所以,教師要用愛去感染他們,讓他們愿意向你打開心扉。以我們傳授知識為例,對于智障學生來說,我們教授的知識只是短暫的記憶,教師要想真正地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反復的教授、耐心的講解,慢慢地就會變成長期記憶,就會支配他們進行生活。
例如,在引導學生認識“人民幣”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和使用人民幣,我一次次地將實際的買與賣的情境搬進課堂。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當時的情境模擬他們確實是會識別人民幣了,可是,畢竟在平時生活中,教師的不放心會很少讓學生自己拿著錢進行交易的,所以,這就需要我們隔一段時間就舉行一次片段演示,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耐心,真正地讓學生掌握數(shù)學知識。
2.尊重學生
在生活中,我們對智障通常持有一種歧視心理,雖然大家嘴上說我們不要歧視,可是,在心里總是抹不去智障的影響。但是,作為教師,我們要真正地從心理尊重智障學生。他們受到太多的來自社會、來自他人異樣的眼光,因此從心理上不愿意和人接受,逃避一些過激的動作是他們選擇避免傷害的方式,他們不會說,但他們心里也是愿意受到尊重的。所以,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的愛,進而慢慢地走進學生的世界。
總之,作為特殊教育的教師,既然我們選擇了這份職業(yè),就要做好準備面臨不同的學生,要精心設計自己的課堂,在調(diào)動學生感受學習樂趣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面對生活的能力,因為,這些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依賴父母,他們總是要面對自己一人生活的。因此,教師要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水平,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任金鳳.智障學生數(shù)學教學初探[J].青海教育,2010(Z1).
[2]黃麗琴.智障兒童的數(shù)學教學如何生活化[J].教書育人:學術理論,2006(S1).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開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