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霞 鄭曉霞
摘 要:數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語言。要改變小學數學閱讀的現狀,提高教師的教學工作效益,促進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及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數學閱讀;閱讀興趣;閱讀方法;閱讀習慣
談及閱讀,很多人都單一地認為閱讀是語文課的專利,與數學有什么關系呢?這正是我們數學教育思想的一種缺失。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學生解決問題的錯誤主要來自“沒看清題目”,作業(yè)和試卷一發(fā)下去,將題目讀一遍,大多數學生都會訂正。由此可見,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數學課程目標得到落實,就必須加強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領會和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本人談談自己的幾點見解。
一、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表述單調、抽象,不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數學知識點與耳熟能詳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問題要精辟而具體,要有針對性,新而有趣,要有適當難度,有啟發(fā)性。通過向學生提供鮮活、真實、有趣味和具體探索思想價值的數學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數學閱讀的殿堂。
二、指導閱讀的方法
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是學生形成良好認識結構的紐帶。法國著名生理學家貝爾納說過:“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fā)揮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妨礙才能的發(fā)揮。”讀書方法決定了閱讀效果。作為數學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數學閱讀,下面談談本人的幾點拙見:
1.指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啟迪學法
教師要有意識地對每一個術語、每個數學符號、每個公式、定義、定理或證明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及每句話、每道例題的解題思路和步驟理解清楚。
在教學實踐中,我首先指導學生預習,要求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畫、邊思考,手腦并用的好習慣。每次教學新內容,我都向學生指出要學習內容的要點,并要求學生根據要點,新授例題下面的提問和提示,帶著問題去預習。在指導學生課內自學時,我重點指導學生讀懂課本,分析算理的文字說明,讓學生深入思考知識的內在聯系,啟發(fā)學生找出其他的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質疑,掌握學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辟|疑的過程是學生逐步理解問題的過程,也是思維能力發(fā)展、自學能力提高的過程。要求學生學會在閱讀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質疑使學生觀察得更仔細,發(fā)現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自然思考也越來越周密、深刻了。閱讀過程通常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發(fā)進行的,需要一種不迷信、不盲從的獨立思考品質來支撐。因此,教師要注意鼓勵他們大膽質疑,圍繞他們提出質量較高的問題,引導他們閱讀教材中的有關章節(jié),并組織討論,從而達到自我釋疑的目的。
3.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比較
比較可以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可以使學生新舊聯系,實現學習過程的正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目的。比較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同類題目的比較,也可以是新舊知識的比較。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體會到數學問題雖然是千變萬化的,但是有很多知識具有內在的聯系。常用的比較方法有同中求異法和異中求同法,通過同中求異讓學生明白,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許多舊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新問題,通過異中求同可以讓學生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問題雖然是千變萬化的,但是有很多問題有著共同的規(guī)律,有很多知識具有內在的聯系。
三、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說:“閱讀是學生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币虼?,從小學開始,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數學課本和數學課外書籍是很有必要的。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意訓練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使學生具備閱讀課本的能力,在數學課中,應使學生把“看、讀、思、練”結合起來,從兒童一入學就帶領學生逐步學會看懂圖、式、文,再引導學生弄清術語,理解關鍵詞語,引發(fā)學生思考,隨著學生年齡和抽象能力的不斷提高,對課本內容提出更明確而具體的要求,讓學生養(yǎng)成先閱讀后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數學課外書籍的好習慣
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數學課外書籍,讓學生從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奧秘,在教學中,我除了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數學課本《你知道嗎?》,還通過網絡下載一些中外數學小知識介紹給學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了愛閱讀的好習慣。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任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加強,開展數學閱讀研究,深入指導,具體到個人,明確到課堂。要讓學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學會認真看書、用心思考,養(yǎng)成講講議議、動手動筆、仔細觀察、用心體會的好習慣,使他們都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成為社會的優(yōu)秀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余洪瑤.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的策略.江西教育,2009(33).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陳戶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