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
【摘要】本文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目標,分別從導入、講解、練習三部曲來介紹教學的有效性,并通過“生態(tài)系統的信息傳遞”為例,分步介紹了各環(huán)節(jié)在操作過程中的方法、目的、結果。
【關鍵詞】導入 講解 練習 有效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愿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筆者將結合相關理論知識和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以“生態(tài)系統的信息傳遞”一節(jié)教學為例,簡要介紹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三部”曲。
一、“一部”曲——導入的有效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恰當而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為上好一節(jié)課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常用的導入方法有直觀導入法、實驗導入法、設疑導入法、興趣導入法、溫故知新導入法等,教師針對不同課型采取不同導入方法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
如我在講“生態(tài)系統的信息傳遞”時,先提出“當你思念遠方的朋友時,你如何表達你的思念”,然后通過視頻“求偶的美妙”讓學生明白信息廣泛存在于生態(tài)系統,而且時常發(fā)揮著奇妙的作用,進而引出標題。這樣,學生在生活實例和美妙的視頻畫面以及悠揚的音樂聲中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快速地進入了課堂學習狀態(tài)中。
二、“二部”曲——講解的有效性
講解教學藝術在于有效精講。教師是學生的幫助者、合作者、指導者,所以教師必須以生為本,有效組織教材,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合理整合教材內容和順序,同時以學生的需求為原則進行講解。教師講解的重點應該放在學生的感悟、體驗和理解上,放在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上,放在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能力上。所以,教師需要運用情境、設問、探討、指導等形式補充講解形式,使講解更能吸引學生,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過程。
如我在講“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的作用”時,先組織學生看教材中的四個資料分析,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得出結論。對于資料三,學生聯想不到繁衍,所以教師要誘導學生逐步思考光照時間對植物開花有何影響,開花與繁衍有什么關系?動物釋放信息素吸引異性與繁衍有何關系?同時,分析資料時還可提問這些現象屬于哪種信息?另外,講信息傳遞在農業(yè)生產中有哪些應用的時候,我非常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課前要求學生進行資料搜集,課堂中要求學生結合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思考、討論、交流。問題如下:1.目前控制動物危害的技術有哪些?2.生物防治的最大優(yōu)點是什么?3.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起幫助、指導的作用,通過設計合理的問題,誘導學生思考、討論、查閱資料,結合多種方法進行講解,很好地落實了新課標的要求。
三、“三部”曲——練習的有效性
教師在講解之后一定要通過練習進行鞏固。練習安排的時間既可以在精講之后,也可以在精講之中,練習的選擇要有目的性、代表性、針對性、形式多樣,也就是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題型。一般來說,填空題重概念和理解,選擇題重視方法,解答題重視思維的培養(yǎng),比賽方式重在知識掌握的快速和準確。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選擇不同的題型,從而引起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從不同的途徑和角度去加深理解,鞏固知識。但是不管什么方式,都要注意練習題選擇的有效性。
如我在“講信息傳遞的種類”的時候,先就案例分析三種信息傳遞的種類及判斷依據,然后通過九個生活實例,讓學生分組比賽,達到鞏固的目的。這種方式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在比賽中鞏固知識。在講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中的作用時,就對教材的資料分析四做了修改,把一道高考題改成了思考題,這樣可以通過練習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分析得出結論,同時把前后知識點聯系起來了,既學了新知又鞏固了舊知。題目如下:當煙草葉片受到甲種蛾幼蟲的采食刺激后,會釋放出揮發(fā)性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白天會吸引甲種蛾幼蟲的天敵,夜間會驅趕乙種蛾,使其不能在煙草葉片上產卵(乙種蛾幼蟲也采食煙草葉片)。(1)煙草釋放的這種化學物質屬于什么信息? (2)寫出圖中所示生物的食物鏈。(3)判斷屬于哪種種間關系:甲種蛾幼蟲與天敵;甲種蛾幼蟲與煙草;甲種蛾幼蟲與乙種蛾幼蟲。(4)煙草釋放的信息素,在白天與夜間是否都使它本身受益?(5)對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而言,信息傳遞起什么作用?
教師只有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把握好這三部曲,才能夠真正地把有效教學落到實處,才能夠真正地使導入、講解、練習有效,學生才能夠在我們的課堂中獲得最大的發(fā)展。同時,我們的教學才真正地體現以學生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