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翔
學生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有效的學生安全教育可以消除安全隱患,預防安全事故發(fā)生??稍趯嶋H操作中卻因種種原因未取得應有的效果。這些原因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對此我們有必要進行探討,以改進和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讓其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一、安全教育重形式,輕內(nèi)容
學生安全教育活動的內(nèi)容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雖然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但這個綱要僅從宏觀的層面加以指導,很難符合各地和各校的實際。因為沒有具體內(nèi)容的支撐,所以很多學校開展學生安全教育隨意性很大。
學生安全教育沒有形成常態(tài)化。每年都設有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各校也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開展各類活動,但這種活動往往是“應景”和“運動”式的,節(jié)日一過,就沒人再提。這種為完成任務而臨時開展的教育活動自然會流于形式,無法取得實效。
學生安全教育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學校的課表上有安全教育課程,可實際上卻是安全課被各科教師輪流占用,成了“機動課”。學生無法從學校獲得必需的安全知識。缺少了知識的積淀,自然無法轉(zhuǎn)化為能力。
為此,各校有必要開發(fā)適合自己實際情況并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完整的安全教育課程,實現(xiàn)學校安全教育的課程化,并切實保障學校安全教育課程的落實。
二、教育方式重說教,輕實踐
有調(diào)查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這一數(shù)字讓更多人意識到安全教育是孩子生存、立命之本。
中小學生正處于意識形成和技能學習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重視安全教育,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基本技能,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對學生造成的傷害,而且這些生存技能作為個人素質(zhì)的一部分也會使學生受用終身。
實際上卻很少有學校把應急避險的技能知識系統(tǒng)傳授給學生。有的學校僅僅是用幾塊板報展示安全知識,甚至有學校將安全知識印在紙上下發(fā)給學生。采用更多的方式是利用集會或班會進行空洞的說教。這種脫離了現(xiàn)實情境的教育,必然是紙上談兵,收效甚微。
開展學生安全教育,應該將知識性內(nèi)容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采取體驗式學習既符合學生學習的需要,也能讓孩子更快掌握應急避險技能。學校要讓學生通過各種演習和操作,了解安全知識,掌握防范技能,養(yǎng)成安全行為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在將來遇到相應問題時直接做出正確反應。
三、安全教育重學校力量,輕社會力量
學生安全教育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目前,社會上有很多部門和民眾認為學生安全教育僅是學校的責任。學生作為一個社會存在中的個體,對于他們的成長,社會的很多機構和個體均應有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
2012年12月14日,河南省光山縣文殊鄉(xiāng)陳棚村完全小學發(fā)生慘案:鄒鵬村村民閔應軍沖入這所小學,砍傷學生22名,群眾1名。我們能否簡單地認為這起校園傷害事件的責任在校方呢?我們常常看到這種現(xiàn)象,當一個學校發(fā)生安全責任事故時,往往有很多人在旁邊指責非難,很多部門卻多是急于推卸責任。
對于學校來說,必須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對此一定不能推諉。另外,學校要與公安消防、交通、地震以及衛(wèi)生等部門建立密切聯(lián)系,聘請有關人員擔任輔導員。學校要根據(jù)學生特點系統(tǒng)協(xié)調(diào)承擔公共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相關部門也要協(xié)助學校制訂應急疏散預案和參與組織疏散演習活動。
此外,學校要采取積極措施幫助家長強化孩子的公共安全意識,指導家長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的科學方法,主動尋求家長和社會對公共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幫助。
自2010年上半年校園傷害事件頻發(fā)以來,引起了各級地方政府均對學校安全工作高度的重視。教育主管部門均適時出臺了《學校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教育主管部門和各校紛紛簽訂責任狀。責任狀往往規(guī)定“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實行校(園)長負責制,校(園)長為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責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園)長為直接責任人”,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但這種考核往往是結果性的評價,即使一所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日常完成得再好,若發(fā)生了一次安全事故,必會遭到“一票否決”的命運。
教育主管部門要對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開展情況與結果考核結合起來,重視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評價和督導。教育行政部門要制訂科學的評價標準體系,并將其列入學校督導和校長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評價的重點應注重學生安全意識的建立、基本知識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為的形成,以及學校對學生安全教育活動的安排、必要的資源配置、實施情況以及實際效果。只有抓好過程管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倡導建立和諧社會、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的今天,教育主管部門只有堅持對學校的安全工作實施過程評價,才能有力指導學校的安全工作。學校只有落實安全教育課程化,堅持安全教育常態(tài)化,落實教育方式體驗化,構建安全教育社會化,才能將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并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