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微時代該如何應對微博侵權

      2013-04-29 04:06:36李宗寬
      新聞愛好者 2013年6期
      關鍵詞:侵權行為微博

      李宗寬

      【摘要】近年來微博發(fā)展風起云涌,一方面把人們帶入“人人都是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讓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在微博上發(fā)表觀點、交流信息甚至進行社會交際;另一方面也成了侵犯他人權利的載體,如何引導微博興利除弊、健康發(fā)展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微博;侵權行為;維權成本

      截至2012年底,我國微博用戶達3.09億,位列世界第一位,微博儼然已成為繼論壇、博客之后,人們分享信息、人際交往最炙手可熱的工具。

      一方面,微博領先傳統(tǒng)媒體成為傳播信息最快的平臺;另一方面,微博也成為社會弘揚真善美、抨擊假惡丑的重要載體。

      然而,在微博快速增長的同時,由于其自身特點以及業(yè)內法律意識的淡薄等因素,微博侵權事件漸呈多發(fā)態(tài)勢。

      一、微博侵權的主要類型

      目前在理論界和司法界對于微博侵權如何界定仍存在著不少爭議,但鑒于微博侵權行為是一般侵權行為的延伸,所以其構成要件仍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有微博侵權行為及損害結果的存在;第二,微博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第三,微博侵權行為人有過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

      微博侵權類型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侵犯姓名權、名稱權。公民享有姓名權,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享有名稱權,《民法通則》把二者納入“人身權”范疇,分別在第99條第一款、第二款進行專門表述。新浪、騰訊、搜狐及網易四大微博服務商雖已全部要求實行實名制,但微博的前臺用戶名稱仍可“自愿”的形式為微博侵權提供了相當大的空間。

      一些微博用戶或為娛樂、或為吸引粉絲,以“傍名人”或冒名注冊企業(yè)名稱來增加關注度。如一度被追捧的“崔永元團隊”“CCTV-白巖松”“藝人張柏芝”等微博用戶名,事后證明都是“山寨”用戶。

      (二)侵犯名譽權。名譽權是自然人和法人就其自身屬性和人格價值所獲得的社會評價進行保有和維護的人格權。侵犯名譽權比較著名的案例是被稱為“國內微博第一案”——金山起訴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案。此外,北大教授鄒恒甫實名爆料發(fā)布“北大院長奸淫服務員事件”也一度牽動公眾眼球。微博侵犯個人、法人名譽權在微博侵權中所占比例較大。北京一中院今年5月份的一組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近三年該院審結名譽權糾紛案件166件,其中涉及網絡名譽侵權的案件69件,已占到名譽權糾紛案件總量的41.5%。[1]

      (三)侵犯肖像權。時下,不少人喜歡發(fā)微博時配圖片以提升該話題的吸引力,或調侃、或贊美,照片來源或許是某個明星、或許是不知名的草根,然而,此舉可能構成侵犯肖像權而成為被告。

      肖像權是指肖像人對自己的肖像依法享有制作、使用的專有權及利益維護權,它也是公民的一種人格權利。對于如何界定侵犯肖像權業(yè)界還有爭議,一般來講,使用他人肖像,無論營利與否,均應得到他人的授權。在微博中隨意使用他人的肖像,不僅構成侵權,還可能承擔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法律責任。

      (四)侵犯著作權。魯迅和林語堂間的罅隙是因為一個煙頭,中國第一所美術學校的誕生竟然源于一場逼婚……一條條不超過140個字的微博,讓《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蔣豐“萬條微博說民國”“萬條微博話日本”系列深受業(yè)界追捧。

      著作權的保護對象是作品,而作品的核心要件在于其獨創(chuàng)性,只要符合作品的特點,就應受到著作權的保護。一般來說,微博140字足以構成作品,可能成為微小說、微童話或微詩歌等多種文學樣式的載體。不僅如此,微博這個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新聞體裁,還被納入2013年的河南新聞獎評比序列。[2]

      根據新浪的統(tǒng)計,僅僅在今年第一季度,新浪微博管理員就接到1526條線上舉報,多是投訴原創(chuàng)內容被其他博主抄襲。根據《著作權法》相關規(guī)定,只有滿足“合理使用”的12種情形,使用人才可以在法律上免責。

      (五)侵犯隱私權?,F(xiàn)在,隨時隨地用手機拍照再上傳至微博已成為很多人的習慣,每個人都成了社會現(xiàn)象的記錄者、傳播者。最近廣受網民關注的“南京孩子埃及盧克索神廟隨意涂鴉”事件,就是由網友@空游無依今年5月24日晚的一條配圖微博發(fā)起,并引發(fā)了對國人旅游涂鴉的討論,然而有網友人肉搜索到這個孩子的個人身份信息并在微博上大量發(fā)布,就明顯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

      一般來說,在網絡上公布他人真實姓名、單位、電話號碼、照片,就可能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權。因此,網民發(fā)微博、跟帖或發(fā)表評論,不可逾越法律邊界。

      (六)侵犯公共利益。盡管在微博上發(fā)表陳述屬于個人的言論自由,但是,這一自由絕對不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如果表述不當就會對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造成侵害。央視財經主持人芮成鋼去年11月做客河南大學,談起自己曾轉發(fā)的一條假消息時呼吁當代大學生要“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被微博的140個字綁架”。據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日前對2012年200起網絡謠言案例的抽樣統(tǒng)計,微博為首曝媒體的謠言比例占到樣本總體的28%。[3]

      此外,隨著微博逐漸成為都市白領和年輕一族的新寵,微博營銷逐漸成為商家新寵,截至2011年底,單在新浪微博上較為活躍的河南企業(yè)就有2000多家,騰訊微博上有1850多家。[4]然而,縱觀國內微博現(xiàn)狀,在微博上發(fā)布虛假廣告,微博泄露商業(yè)機密等行為也頻頻發(fā)生。

      二、微博侵權的原因探析

      (一)缺乏法律意識。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在微博上不能辱罵他人、不能造謠、不能發(fā)布假消息等行為尚能被公眾認可,但對于轉帖時隨意刪除出處以原帖的形式發(fā)布、隨意發(fā)布別人照片、個人信息等行為卻不以為然。

      另外,微博的分享性特點也是大家熱衷的重要原因,粉絲量多少、轉發(fā)率高低等指標,是衡量微博關注度的重要標志。無論是普通用戶還是微博控、“大V”用戶,以及許多公共性微博用戶總是在這些方面費盡心思以增加微博影響力。某些情況下,為提高關注度,甚至還縱容微博侵權。

      (二)缺乏明確法律規(guī)定。目前,微博侵權在我國能依據的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主要是: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最高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關于審理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2006年國務院制定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以及2009年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36條之規(guī)定。[5]

      這些法律法規(guī)對于微博用戶發(fā)微博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構成什么樣的侵權行為以及責任構成要件、應當承擔什么責任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由于缺乏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界定,只能從一般侵權行為和其自身特征中總結判定微博的侵權標準。因此,很多微博侵權行為依然處于法律的模糊地帶。

      (三)注冊門檻低導致侵權成本低。盡管國內新浪、騰訊、搜狐及網易四大微博服務商已全部要求實行實名制,但不少微博服務商為了增加用戶量,提高影響力,把用戶申請的門檻降得很低,并且申請程序也相對簡單。這樣一來,對很多微博用戶來說,即使一個微博賬號因侵權被查封了,還可以很快申請注冊一個新的微博賬號。如此一來,一方面在業(yè)內為“僵尸粉”提供了空間[6];另一方面,對于比較活躍的微博用戶來講,在自由表達自己意愿發(fā)帖、轉帖時也變得更加隨意,大大減少了后顧之憂。

      (四)取證難,起訴難,維權成本高。雖然微博糾紛大量出現(xiàn),但目前走上法庭,進入訴訟程序的并不多。

      取證難。一是證明微博原創(chuàng)難,因為別人微博上發(fā)出的相同文章僅僅慢了幾分鐘甚至幾秒,怎么能證明是抄襲呢?二是侵權人可以將侵權文字或圖片及時刪除,受害方很難對證據進行收集和保存。同時,由于網絡的無國界性,涉外因素進一步加大了當事人舉證的難度。

      起訴難。根據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起訴必須“有明確的被告”,而微博作為一個網絡平臺,盡管各大微博門戶網站已經實行了實名制,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被告對于原告而言只是一個昵稱、一個網絡賬號。作為被侵權方很難獲悉賬號背后的真實身份。

      維權成本高。微博侵權糾紛帶來了不少司法實務難題,面對微博侵權的賠償預期與高昂的訴訟成本,讓維權者選擇了退卻。

      三、減少微博侵權的建議

      (一)博主方面。首先,要慎言慎行。對于博主來說,特別是擁有眾多粉絲的“大V”、意見領袖,在公開發(fā)帖轉帖時,在自由表達自己的意愿時,要防止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一定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違背公序良俗,不公開別人隱私,以免造成侵權。同時,對可能侵權的帖子理性對待,避免擴大侵權范圍。其次,增強維權意識。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不幸被別人發(fā)微博侵權,要及時收集和保全包括博主的網名、IP地址等證據,可直接要求侵權者消除影響,也可要求微博服務商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消除影響。情節(jié)嚴重的,還可以就損失賠償問題向侵權涉及的相關方面要求賠償,或直接向法院提起維權訴訟。

      (二)明確微博服務商的責任?!肚謾嘭熑畏ā返?6條規(guī)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盡管目前國內四大微博服務商都建有舉報和自我檢查的平臺來制止利用微博進行侵權行為。但硬性要求對微博內容逐一進行檢查也不現(xiàn)實,這就需要構建一套微博服務商免責機制。如果微博服務商盡到了認真、仔細、合理和盡職的注意義務,沒有發(fā)現(xiàn)微博內容有侵權跡象的即可免責。

      另外,微博服務商應聯(lián)合起草《微博自律公約》,對在微博中的各項行為進行相應的規(guī)范,對易于侵害到的合法權益進行自律性保護。

      (三)應盡快完善微博侵權方面的立法。盡管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已經存在可以對微博侵權行為規(guī)制的法律,但僅靠這些是不夠的,應當借鑒國外有關微博侵權以及互聯(lián)網管理法律制度來完善我國微博侵權的法律制度,以滿足新時代的需求,為在微博中出現(xiàn)的侵權行為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和途徑。另外,由最高人民法院在微博客侵權出現(xiàn)典型案例時,以確認并編入案例集的方式,為這一新型網絡侵權案件樹立判決樣板。

      (四)公共性微博要身體力行引領輿論導向。互動性強是微時代微博的魅力所在,擁有眾多粉絲的“大V”群體、意見領袖常常能一語激起千層浪,其一舉一動都影響著粉絲的思考與行動,如何防范微博話語權壟斷帶來的消極影響是值得研究的課題,這一點,公共性微博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近3年來,各地政府、公安、法院、高校等都紛紛開通微博進行宣傳,特別是2011年被稱為“政務微博元年”,這一年政府微博層出不窮,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政務微博賬號數(shù)量已經超過17萬個[7],新浪微博認證的官方微博賬號數(shù)更是突破了4萬個。與此同時,以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為主要形態(tài)的傳統(tǒng)媒體相繼進軍微博,截至2012年底,新聞微博媒體微博總數(shù)突破11萬個。

      對于此類公共性微博用戶,對微博信息要身體力行及時進行審查和批準,以保證信息第一時間推出,同時盡量減少甚至避免微博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事件發(fā)生,對于網絡謠言,要第一時間進行辟謠,積極引領輿論導向。

      (五)傳統(tǒng)媒體的傳統(tǒng)輿論陣地大有可為。與微博相比,傳統(tǒng)媒體仍擁有優(yōu)于新媒體的人才、資源、權威性及品牌等優(yōu)勢,仍是重大時政新聞的權威發(fā)布者、重大時政新聞的權威解讀者。今年1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9024人進行在線調查顯示,88.2%的受訪者有微博,但相信微博上所傳信息的人只占38.5%,50.5%的人對微博上的信息持審慎態(tài)度。[8]

      傳統(tǒng)媒體進軍新媒體,占領新的輿論陣地大有可為。由于傳統(tǒng)媒體和機構在公眾中具有很大影響,若及時發(fā)布比較全面、真實的信息會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9]因此,傳統(tǒng)媒體要及時跟進,利用自身優(yōu)勢對微博中的假消息以及人們關心、關注的話題迅即回應,以透明、真實的信息,權威的發(fā)布、解讀,引導百姓新聞訴求。

      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微博“罵人”被判償[N].新京報,2013-05-09.

      [2]河南將微博列入明年新聞獎評比序列開啟全國先河[EB/OL].http://news.dahe.cn/2013/05-08/102154499.html.

      [3]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輿情網聯(lián)合發(fā)布.2012年中國微博年度報告[R].2013-1-5.

      [4]我省“微人才”月薪4000元一將難求,河南日報[N].2011-12-08.

      [5]靖鳴,祁麗婷.微博侵權現(xiàn)象的特征及其成因[J].新聞與寫作,2012(11).

      [6]賈菁.微博在公共危機事件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新聞愛好者,2013(3).

      [7]2012年中國政務微博客評估報告[R/OL].http://www.gov.cn/jrzg/2013-03/27/content_2363600.htm.

      [8]69.3%受訪者承諾轉發(fā)微博會先審慎判斷[N].中國青年報,2013-1-15.

      [9]劉潔瑩.微博傳播力及其營銷應用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3(2).

      (作者單位:河南日報社)

      編校:董方曉

      猜你喜歡
      侵權行為微博
      對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再思考
      中國市場(2016年41期)2016-11-28 06:48:18
      商業(yè)秘密保護中程序問題的思考及建議
      中國市場(2016年40期)2016-11-28 04:04:12
      論人工智能產品侵權行為責任認定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34:02
      微信公眾平臺作品著作權保護探究
      商(2016年35期)2016-11-24 17:36:45
      “985工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調查與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23:47:47
      事實與流言的博弈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19:04
      基于微博營銷的企業(yè)推廣模式研究
      手機通訊行業(yè)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3:20
      論侵權責任的違法性要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45:36
      神回復
      意林(2013年15期)2013-05-14 16:49:23
      中卫市| 望城县| 隆回县| 三穗县| 郯城县| 海林市| 龙井市| 忻城县| 安达市| 松潘县| 武强县| 绍兴市| 文昌市| 卓尼县| 锡林郭勒盟| 遂平县| 南岸区| 读书| 眉山市| 衡山县| 龙泉市| 剑河县| 炉霍县| 墨脱县| 静宁县| 友谊县| 广宗县| 榆树市| 拉萨市| 新蔡县| 林口县| 昭苏县| 巴楚县| 确山县| 洛阳市| 皋兰县| 天全县| 阿城市| 常山县| 磐石市|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