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連
[摘 要]初中物理、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化學實驗課在初中理、化教學過程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要認真做好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做好分組實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關鍵詞]初中理化;動手操作;實驗教學
初中物理、化學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教師加強實驗教學是進一步提高初中物理和化學教學效率與效果的有效途徑。因此,理化教師要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室和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做好分組實驗,讓學生觀察到反應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
一、通過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實驗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徹底改變過去那種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不重視實際操作的訓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能力。
如在教學大氣壓強的基本概念時,即使人們生活在空氣的包圍中,也感受不到大氣壓強的相關作用。教師可通過物理實驗告訴學生:用一個覆杯實驗或馬德堡半球實驗,通過實驗觀察后,學生們就較容易地建立起大氣壓強的這個基本概念。由此可見,物理實驗具有形象性、直觀性、效果性、目的性等特征,由于整個實驗過程及得出結果直接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明確具體的認識,同時也使學生對物理概念的形成和對物理規(guī)律的認識效果顯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過程,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領悟得更形象、更具體、更明確,掌握的知識更加牢固。
又如,教師在教學“沸騰”這一章節(jié)知識時,可做演示實驗:在裝水的大燒杯中放入一裝水的大試管,用酒精燈對燒杯加熱,再用兩只相同的溫度計分別去測量燒杯和試管中水的溫度,等到燒杯和試管中的水溫都達到100℃時,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了大燒杯中的水在不斷沸騰,而試管中的水雖然達到了沸點卻沒有沸騰。教師的演示實驗,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認識到液體的溫度必須達到沸點,達到沸點后必須吸收熱量才能沸騰。此外,學生通過實驗操作,既可以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又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通過化學實驗,酸堿中和反應實驗的改進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有酸跟堿中和反應的演示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酸的通性和中和反應概念??梢詫@一實驗做些改進,教學效果很好,尤其是對農村中學儀器設備配備不足的情況下更具有實用價值。
實驗器材:有噴霧裝置的“凱露特效家用滅蟲劑”空瓶兩個,適量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無色酚酞試液、A4打印紙4張。原實驗的滴定管、錐形瓶、鐵架臺、鐵夾均不用。
實驗過程:
1.把4張A4紙貼在黑板上,用干凈的毛筆蘸無色酚酞試液,在紙上寫上“中和反應”4字(每張紙寫一個字),無字跡現(xiàn)出。
2.用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凱露”瓶,向紙上噴霧,白紙上現(xiàn)出“中和反應”4個鮮紅的字。
3.用裝有稀鹽酸的“凱露”瓶,向紙上鮮紅字跡噴霧、恰使字跡退為無色。此時紙面液體顯中性。
改進后的實驗,所需器材很容易找到,操作起來也十分簡便。液滴成霧狀,顆粒細小,噴霧均勻,中和反應的準確性較高。因有字跡出現(xiàn)和消失的現(xiàn)象,趣味性強,如由學生進行表演實驗,更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啟發(fā)他們積極思維。原實驗限在講臺上演示,儀器小、操作技術要求較高,不利于后排學生時行觀察。用A4打印紙貼在黑板上演示,能使全班學生看得清楚,有利于提高課堂效果。
物理、化學實驗教學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目的性、效果性、探索性和實踐性等優(yōu)勢。因此,教師在理化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真正達到實驗教學求知育能的目的。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