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守義
1、先賺口碑再賺錢
日本“繩索大王”島村方雄起步之初,深感廠商與客戶群體的培養(yǎng)對商家的重要性,于是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建立自己的客戶群。經(jīng)過不懈努力,他從銀行貸款100萬日元,然后在麻繩原產(chǎn)地大量采購麻繩,再以原價出售。一年后,“島村的繩索確實便宜”的名聲四方傳誦,訂單源源不斷地飛來。
于是,島村開始亮底牌了。他拿著收據(jù)和發(fā)票對繩索生產(chǎn)廠商說:“我這么長時間沒賺你們一分錢。”廠商深受感動,主動把每條繩索的價格降低了5分錢。那些買繩索的客戶看了收據(jù)后也感到很吃驚,因為天底下沒有這么做買賣的:“一年內白白為大家服務,分文不取?!庇谑牵@些客戶又心甘情愿地把買繩索的價格提高了5分錢。這樣一來,每賣出一條繩索,島村就可以賺1毛錢。而他當時每天有1000萬條的訂貨,每天的利潤就有100萬日元。幾年后,島村就成了聞名日本的“繩索大王”。
2、打折也有技術含量
日本北海道首府札幌有家紳士西裝店,為了促進銷售,創(chuàng)造出一種打折妙法:他們首先定出打折的期限,第1天打9折,第2天打8折,第3天和第4天打7折,以此類推,最后兩天打1折。顧客在打折銷售期間任何一天去購物,都可享受到相應的折扣優(yōu)惠。
結果,第1天和第2天來的顧客不很多,第3天和第4天顧客就開始一撥一撥地來到店里購物,第5天第6天打6折時客人就像潮水般地涌來搶購,等到第7天開始打5折時,所有商品就已經(jīng)被顧客搶購一空了。
3、你買車,我種樹
日本本田汽車公司總裁青木勒乘車外出,看到公路上螞蟻般的汽車,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假如汽車廠家不顧一切地生產(chǎn)汽車、銷售汽車,汽車排出的廢氣將加劇空氣污染,惡化城市環(huán)境,引起社會公眾的不滿。他認為這應當由汽車生產(chǎn)廠家主動解決。于是,青木勒便決定:今后每賣一部車,便在街上種一棵樹。后來,本田公司將賣車所得利潤的一部分轉為植樹費用,用來美化城市街道。本田公司的這一舉措,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很大反響。這種你買我的汽車,我為社會植樹造福、防止公害的舉動,使本田公司不僅樹立了良好的企業(yè)形象,而且汽車的銷售量也因此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