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藥內服加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腹瀉的探析

      2013-06-23 16:28:46向群華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年4期
      關鍵詞:傷食內服脾虛

      向群華

      (臨武縣中醫(yī)醫(yī)院,湖南 郴州 424300)

      中藥內服加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腹瀉的探析

      向群華

      (臨武縣中醫(yī)醫(yī)院,湖南 郴州 424300)

      目的 探析中藥內服加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自 2011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對來我院就診的小兒腹瀉患者100 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 50 例,觀察組 50 例。對照組和觀察組都給予常規(guī)的中藥內服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穴位貼敷治療。結果 對照組治愈 28 例,好轉 15 例,未愈 7 例,總有效率 86%;觀察組治愈 32 例,好轉 15 例,未愈 3 例,總有效率 94%。結論 中藥內服加穴位敷貼治療小兒腹瀉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中藥;穴位敷貼;腹瀉

      小兒腹瀉或稱腹瀉病,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消化道綜合征,是我國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1]。小兒腹瀉根據病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小兒腹瀉大部分屬于非感染性的。中醫(yī)認為小兒腹瀉主要是感受外邪,內傷飲食和脾胃虛弱等原因所致,主要病變在脾胃。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夏秋季節(jié)發(fā)病率最高。中醫(yī)認為夏秋暑濕當令,容易濕困脾胃而發(fā)病。根據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治療腹瀉宜用清熱利濕、健脾益氣中藥為主?,F就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00例門診小兒腹瀉輕型患者行對照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門診小兒腹瀉輕型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齡6個月~3歲,平均年齡11個月。病程1~5天。風寒瀉20例,脾虛瀉18例,傷食瀉26例,濕熱瀉36例。輕度脫水25例,無明顯脫水75例。病患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觀察組50例,兩組病例性別、年齡、病情、病程及脫水程度比較無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療效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辯證標準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

      1.2.1 診斷標準

      ①大便次數增多,每日3~5次,多達10次以上,呈淡黃色,如蛋花湯樣,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虬橛袗盒模瑖I吐,腹痛,發(fā)熱,口渴等癥。②有乳食不節(jié),飲食不潔或感受時邪的病史。③重者腹瀉及嘔吐較嚴重者,可見小便短少,體溫升高,煩渴神萎,皮膚干癟,囟門凹陷,目珠下陷,啼哭無淚,口唇櫻紅,呼吸深長,腹脹等癥。④大便鏡檢可有脂肪球,少量紅白細胞。⑤大便病原體檢查可有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生長,或分離輪狀病毒等。⑥重癥腹瀉有脫水、酸堿平衡失調及電解質紊亂。

      1.2.2 辯證分型

      ①傷食瀉:大便酸臭,或如敗卵,腹部脹滿,口臭納呆,瀉前腹痛哭鬧,多伴惡心嘔吐。舌苔厚膩,脈滑有力。②風寒瀉:大便色淡,帶有泡沫,無明顯臭氣,腹痛腸鳴?;虬楸侨?,流涕,身熱。舌苔白膩,脈滑有力。③濕熱瀉:瀉如水樣,每日數次或數十次,色褐而臭,可有粘液,肛門灼熱,小便短赤,發(fā)熱口渴。舌質紅,苔黃膩,脈數。④脾虛瀉:久瀉不止,或反復發(fā)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樣,帶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殘渣,神疲納呆,面色少華。舌質偏淡,苔薄膩,脈弱無力。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按中醫(yī)辨證論治。傷食瀉:治宜運脾和胃,消食化滯,選擇保和丸加減;濕熱瀉:治宜清腸解熱,化濕止瀉,選用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脾虛瀉:多見于體質虛弱或慢性腹瀉患兒,治當健脾益氣、和中化濕,可選用參苓白術散加減,常用藥有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山藥、陳皮、木香、丁香、訶子、黃芪、薏苡仁、扁豆、砂仁、焦神曲等。風寒瀉,可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有藿香、蘇葉、白芷、茯苓、澤瀉、厚樸、大腹皮、焦山楂、半夏、陳皮、生姜等。觀察組在對照組行中醫(yī)辨證實施中藥內服的基礎上加用中藥穴位貼敷。藥物制作:傷食瀉方:丁香2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雞內金10g。風寒瀉方:藿香10g、防風10g、蒼術10g、茯苓10g、丁香2g。脾虛瀉方:黨參12g、茯苓12g、白術12g、吳茱萸12g。濕熱瀉方:葛根10g、黃連8g、黃芩10g、黃柏10g、車前子10g,研成極細末。每次2g(6~12個月齡),3g(13~24個月齡),4g(25~36個月齡),醋調成糊狀,貼敷臍部,以膠布固定,貼8h去掉,間隔8h再敷。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①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癥狀消失。大便鏡檢無異常,病原學檢查陰性。②好轉:大便次數及水分減少,全身癥狀改善。大便鏡檢脂肪球或紅、白細胞偶見。③未愈:大便次數及水分未改善,或癥狀加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法,所有的計量數據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治愈28例,好轉15例,未愈7例,總有效率86%;觀察組治愈32例,好轉15例,未愈3例,總有效率94%。兩組療效相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大于對照組。見表1。

      3 討 論

      小兒腹瀉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它同時可伴有嘔吐、發(fā)熱、腹痛、腹脹、黏液便、血便等癥狀。發(fā)病年齡多在2歲以下。由于0~2歲的寶寶生長發(fā)育快,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yǎng)及熱能較多。因為嬰幼兒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成熟,機體免疫功能低下,酶活力低,胃酸低,容易發(fā)生感染,如飲食、藥物等因素可以影響腸道菌群失調,導致消化系統(tǒng)功能紊亂,從而出現大便次增多以及性狀改變等變化[3]。在我國,小兒腹瀉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二位,如不能及時治療,病死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瀉所導致的機體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紊亂。小兒腹瀉按程度可分為2型,輕型和重型,重型腹瀉多由腸道感染引起,有脫水癥狀,輕型無發(fā)熱或發(fā)熱不高,伴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無明顯的全身癥狀,精神尚好,無脫水癥狀。腹瀉在中醫(yī)上屬于“泄瀉”范疇,部分體質不足、調護失宜的小兒,脾胃之氣本虛,稍有不慎,即可導致腹瀉反復發(fā)作,形成遷延不愈的“脾虛瀉”。古人說:“因于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寒氣客于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濕勝則濡瀉”,說明風、寒、熱、濕均可引起泄瀉。飲食所傷或飲食過量,停滯腸胃;或恣食肥甘,濕熱內生;或過食生冷,寒邪傷中;或誤食腐餿不潔,食傷脾胃腸,化生食滯、寒濕、濕熱之邪,致運化失職,升降失調,清濁不分,而發(fā)生泄瀉。脾胃虛弱長期飲食不節(jié),饑飽失調,或勞倦內傷,或久病體虛,或素體脾胃腸虛弱,使胃腸功能減退,不能受納水谷,也不能運化精微,反聚水成濕,積谷為滯,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濁不分,混雜而下,遂成泄瀉。中醫(yī)理論認為“泄之本無不由于脾胃”[4]。中醫(yī)辯證將泄瀉分為濕熱型、風寒型、脾虛型、傷食型、脾腎陽虛型。以中醫(yī)理論治療腹瀉宜用清熱利濕、健脾益氣中藥為主。中醫(yī)認為,臍部即神闕穴,內連五臟六腑,為沖任經氣匯集之處。臍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為腹壁最后閉合之處,其表皮層最薄,局部無皮下脂肪,屏障功能最弱,血管豐富,藥物敷臍易于穿透,藥力可直達病所。臍療可調整腸胃功能,促進吸收,有溫中散寒,健脾化濕,澀腸止瀉的功效。小兒腹瀉常導致營養(yǎng)不良,有的患兒會出現脫水癥狀。給腹瀉的患兒補充水,給予最適合寶寶消化和需要的食品如奶類制品。對于非感染型腹瀉,不濫用抗生素。嬰幼兒腹瀉多數是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反而會引起菌群失調,加重病情。綜上所述,我院自從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以來開始使用中藥內服加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腹瀉,取得了滿意的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達到94%。總之,中藥內服加穴位敷貼治療小兒腹瀉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療效比較[n(%)]

      [1]楊錫強,易著文,沈曉明,等.兒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92.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4-94)

      [3]雷巧容,肖成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腹瀉45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08,14(6):40-41.

      [4]劉書杰.經皮給藥佐治小兒肺炎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醫(yī)學,2008, 29(2):232-233.

      R246.4

      :B

      :1671-8194(2013)04-0303-02

      *通訊作者:E-mail:kongfeifei2009@sohu.com

      猜你喜歡
      傷食內服脾虛
      內傷內服
      內服外敷防疫情
      瘦成一道閃電先過“脾虛”這關
      為什么那么多人“脾虛”
      消食化滯
      大家健康(2016年8期)2016-12-26 10:05:38
      傷食:虛實兩證中醫(yī)分治
      推拿結合熱敏灸治療脾虛濕滯型假性近視的臨床療效觀察
      節(jié)后傷食 中醫(yī)支招
      中藥內服、外敷聯(lián)合溫針灸治療腦卒中后便秘58例
      脾虛證的辨證要點與臨床舉隅
      肃北| 翁源县| 楚雄市| 康保县| 镇沅| 珠海市| 晋宁县| 郯城县| 固镇县| 巴林右旗| 临猗县| 屏东市| 佛冈县| 同德县| 长子县| 大渡口区| 三原县| 泗洪县| 大渡口区| 黄山市| 十堰市| 罗甸县| 衡阳县| 镇江市| 汉寿县| 衡阳县| 马龙县| 汝城县| 根河市| 高唐县| 开江县| 宜丰县| 肇州县| 屯门区| 青龙| 肇州县| 临清市| 横峰县| 宜宾县| 兴国县|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