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麗,王金梅
(天津市環(huán)科檢測技術(shù)有限公司,天津 300191)
鉛是比重較大的金屬之一,展性良好,易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由于鉛具有熔點低、密度高、抗腐蝕、易于機械加工等特點而被廣泛應(yīng)用于國民經(jīng)濟各個領(lǐng)域。其中大部分以各種形式排放到環(huán)境中造成污染[1]。鉛主要通過大氣沉降、土壤瀝出液以及地表徑流等進入天然水體,其來源主要為采礦、冶金、電鍍、燃煤、陶瓷和玻璃制造等工業(yè)活動,以及含鉛汽油、含鉛油漆和涂料、含鉛水管的使用等。工業(yè)廢水、廢渣、廢氣的排放也已成為水體、土壤和大氣中鉛的主要污染源。環(huán)境介質(zhì)中的鉛通過動植物的生物轉(zhuǎn)移或遷移從而引起食品的污染[2]。
鉛廣泛應(yīng)用于日常生活許多領(lǐng)域中,在環(huán)境中可長期蓄積。美國政府和工業(yè)衛(wèi)生委員會將鉛列為動物致癌物[3]。鉛主要表現(xiàn)以下幾方面的毒性:(1)鉛經(jīng)呼吸道進入肺內(nèi),通過肺泡-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后,顯著增強人胚肺細胞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易感性,降低細胞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抵抗力[4-6];(2)可使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導(dǎo)致某些自身免疫性疾?。?];(3)引起急性或慢性腎功能損害[8];(4)可對中樞和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損害[9];(5)可導(dǎo)致小紅細胞、血紅蛋白過少性貧血及輕度溶血性貧血[10]。室溫離子液體因其液態(tài)溫度范圍寬,溶解能力強,幾乎無可測蒸氣壓,穩(wěn)定性高,粘度大,導(dǎo)電性良好等獨特的性質(zhì),使其在催化、合成、電化學(xué)、分析和分離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yīng)用價值,并日益受到關(guān)注[11-17]。離子液體體具有不揮發(fā)、不易燃等優(yōu)點,因此,離子液體可代替揮發(fā)性有機溶劑用于液液萃取。
本文建立了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DDTC)為螯合劑,采用離子液體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C4mim][PF6])為萃取劑,再用一定濃度的硝酸進行反萃取從而構(gòu)建成萃取體系。本研究對萃取體系中的pH、DDTC濃度、離子液體用量、反萃體系的選擇等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探討了體系的抗干擾能力以及離子液體的重復(fù)利用性,并將該體系應(yīng)用于食品中痕量鉛的測定。
1000mg/L鉛標準溶液購自國家標準物質(zhì)研究中心;氨水(分析純)購自天津市景田化工有限公司;鹽酸、高氯酸和硝酸(分析純)均由天津市化學(xué)試劑五廠提供;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分析純)購自天津市光復(fù)精細化工研究所;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分析純)購自河南利華制藥有限公司。
Centrifuge 5804R型離心機(德國Appendorf公司);Milli-Q超純水系統(tǒng)(美國 Millipore公司);DBⅢ型不銹鋼電熱板(山東鄄城嘉德儀器廠);AA6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配有ASC-6100自動進樣器,GFA-EX7型石墨爐,高密度石墨管,鎘空心陰極燈);分析天平(0.0001g)(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天平(0.01g)(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MP200型pH計(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
大米粉GBW 10010購自中國標準物質(zhì)研究中心;大米,茶,魚,小麥,蛤以及油菜均購于天津當?shù)爻小?/p>
所有樣品均平行做三次。操作過程中避免與金屬器具接觸,所用容器均預(yù)先用30%(v/v)硝酸浸泡過夜,并用去離子水洗凈。
采用混合酸濕法消解。準確稱量一定量的樣品(大米0.5000g,其余樣品0.2000g)置于高型燒杯中,加入5mL濃硝酸和3mL高氯酸,置于加熱板上緩慢加熱,直到有白煙生成,待溶液冷卻,移入50 mL容量瓶,DDW定容。后續(xù)步驟同“2.4離子液體[C4mim][PF6]萃取步驟”。
本研究中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的所有參數(shù)列于表1中。
表1 石墨爐原子吸收參數(shù)
3.1.1 Pb-DDTC螯合物形成的影響因素
在一定pH下,Pb2+能與DDTC形成穩(wěn)定的中性螯合物,再加入離子液體后,螯合物會迅速進入離子液體相。因此,樣品的pH直接決定著Pb2+能否與DDTC形成穩(wěn)定螯合物,而螯合劑DDTC的濃度將影響樣品中Pb2+能否全部與DDTC形成穩(wěn)定的螯合物。
本實驗在pH 2.3~9.2范圍內(nèi)考察了其對2 ng/mL的Pb2+溶液與DDTC螯合物形成的影響。如圖1所示,當pH過低時,不利于Pb2+與DDTC形成螯合物,隨pH的增加,樣品中檢測到的Pb2+的量也不斷隨之增加,說明螯合物Pb-DDTC隨著pH的升高而增加。當樣品pH高于5.6時,Pb2+的量相對保持穩(wěn)定,即當樣品pH高于5.6時,Pb2+全部能夠與DDTC已形成穩(wěn)定的螯合物。因此,最終選用pH 6.5作為樣品的最優(yōu)pH進行后續(xù)實驗。
圖1 樣品pH對2ng/mL Pb2+萃取的影響
由于DDTC具有較好的水溶性,可以直接添加到水相中,有利于水相中Pb2+與DDTC的充分反應(yīng)。因此,實驗選擇DDTC作為螯合劑。本實驗考察了0.04~0.16mol/L的 DDTC對Pb-DDTC螯合物形成的影響。如圖2所示,當DDTC的濃度達到0.12mol/L時,檢測到Pb2+的含量達到最高,繼續(xù)升高DDTC的濃度,Pb2+的含量沒有明顯變化。因此,本實驗選擇1mL 0.12mol/LDDTC為最終優(yōu)化濃度。
圖2 DDTC濃度對2ng/mL Pb2+萃取的影響
3.1.2 離子液體[C4mim][PF6]用量的優(yōu)化
本實驗對萃取體系的離子液體([C4mim][PF6])的用量進行了優(yōu)化。實驗選擇了0.5、1.0、2.0、3.0、4.0、5.0mL的離子液體,比較了它們對2 ng/mL的Pb2+溶液萃取能力。結(jié)果如圖3所示,離子液體的用量直接影響Pb2+的萃取效果,隨著[C4mim][PF6]用量的增加,檢測到的Pb2+含量也隨之升高,直到離子液體的用量達到4.0mL時,Pb2+的含量趨于平緩。因此,為使得到樣品中Pb2+的最佳萃取效果,并且節(jié)約離子液體的用量,本實驗最終選擇4.0mL的離子液體進行后續(xù)實驗。
納米尺度的集成電路仍然循著More-Moore以及More-than-Moore的方向迅速發(fā)展,其設(shè)計經(jīng)受著源于新材料、新器件、復(fù)雜結(jié)構(gòu)、超大規(guī)模等因素的巨大挑戰(zhàn)。根據(jù)國際半導(dǎo)體技術(shù)線路圖組織ITRS2.0的報告,互聯(lián)線寄生參數(shù)依然是設(shè)計中關(guān)鍵課題之一[1-2]。提取互聯(lián)寄生參數(shù)需要借助電磁場求解器,有限元法(FEM)是其中應(yīng)用廣泛且擴展性良好的算法之一[2-4]。
圖3 離子液體體積對2ng/mL Pb2+萃取的影響
3.1.3 反萃取溶劑的選擇
反萃取溶劑的選擇會影響Pb2+的反萃取效果,本實驗分別選擇了鹽酸和硝酸作為反萃取溶劑,并比較了不同濃度的鹽酸和硝酸對離子液體相中Pb2+的反萃取效果。結(jié)果如圖4所示,在同樣濃度下,硝酸對Pb2+的反萃取效果明顯好于鹽酸,并且當硝酸濃度達到2.0mol/L時,檢測到的Pb2+的含量達到最大值。同時,本實驗對反萃取溶劑的體積進行了優(yōu)化(數(shù)據(jù)未給出),當2mL的稀硝酸作為反萃取溶劑時,對于Pb2+既能得到較好的回收率,同時此萃取體系又能得到較高的富集倍數(shù)。因此,本實驗選擇2mL,2.0mol/L硝酸作為反萃取溶劑。
圖4 反萃取溶液濃度對2ng/mL Pb2+萃取的影響
3.1.4 離子液體的循環(huán)利用
本實驗將離子液體代替?zhèn)鹘y(tǒng)有機溶劑用于樣品中的Pb2+進行萃取富集,既可有效地避免了傳統(tǒng)有機溶劑帶來的污染。同時,如果離子液體可以重復(fù)利用,又可大大降低實驗的成本。
本實驗對離子液體[C4mim][PF6]萃取富集Pb2+溶液的重復(fù)利用性進行了研究?;厥战?jīng)過萃取-反萃取步驟后的離子液體,用DDW洗至中性,將處理過的離子液體重新用于Pb2+的萃取富集。結(jié)果表明,離子液體重復(fù)利用6次對2ng/mL的Pb2+進行富集,平均回收率仍為98%左右。
3.1.5 體系抗干擾能力研究
DDTC能與多種金屬形成穩(wěn)定配合物,常見金屬離子與DDTC形成螯合物的穩(wěn)定性順序如下[18]:Hg(II)>Pd(II)>Ag(I)>Cu(II)>Tl(III)>Ni(II)>Bi(III)>Pb(II)>Co(III)>Co(II)>Cd(II)>Tl(I)>Zn(II)>In(III)>Sb(III)>Fe(III)>Te(IV)>Mn(III)>Mn(II)。本實驗選擇了幾種能與DDTC形成穩(wěn)定螯合物并且在食品中含量較高的共存離子(見表2),研究了這些金屬離子對[C4mim][PF6]萃?。跛岱大w系的干擾情況。如果一定濃度的共存離子使Pb2+的測定結(jié)果相對誤差≤±5%,就認為這個濃度的共存離子對Pb2+的測定不存在干擾。結(jié)果如表2所示,對于2ng/mL Pb2+,10倍的Cu2+、25倍的 Fe3+、50倍的 Hg2+和 Ni2+、500倍的Cd2+和Zn2+對于Pb2+的測定均沒有干擾。
表2 干擾離子對2ng/mL Pb2+萃取的影響
3.1.6 體系的分析特征量
本實驗對離子液體[C4mim][PF6]萃取-硝酸反萃?。珷t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檢測食品中痕量鉛的分析特征量進行了研究。分別配制0.4、0.8、1.6、3.2、4.0ng/mL的Pb2+標準溶液,經(jīng)離子液體萃取,2.0mol/L HNO3反萃取后,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線性方程和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A=0.0033C+0.00339,r2=0.9990,其中C為質(zhì)量濃度(ng/mL),A為吸光度。采用2ng/mL的Pb2+標準溶液11次平行測定的標準偏差(RSD)為2.5%。本方法的檢出限(3倍SD)為0.04ng/mL。
為了驗證本方法的準確性,本實驗對標準物質(zhì)GBW 10010(大米粉)中的鉛進行了測定,并列于表3。實驗結(jié)果表明以本方法所測定的鉛含量與標準參考值相符。
應(yīng)用此方法,本實驗對6種食品中的鉛含量進行了測定,并做了添加回收實驗,回收率均在97%~99%。結(jié)果列于表3。
表3 6種食品中鉛的測定結(jié)果
本文建立了以離子液體[C4mim][PF6]代替?zhèn)鹘y(tǒng)的有機溶劑用于食品中的痕量鉛的萃取富集方法,并對萃取體系中的pH、DDTC濃度、離子液體用量、反萃取溶劑的選擇等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同時該萃?。摧腿◇w系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較好的重現(xiàn)性以及較高的精密度,此外,體系中的離子液體可循環(huán)利用,從而降低了實驗成本。最后,本實驗將所建立的離子液體萃?。∠跛岱摧腿◇w系成功地應(yīng)用于大米、小麥、茶、蛤、魚以及油菜中的痕量鉛的測定。
[1]趙紅梅.重金屬鉛的化學(xué)生物固定作用[D].浙江:浙江大學(xué),2008.
[2]王立瑞,向靜,李麗瓊.原子熒光光譜發(fā)測定土壤中的鉛[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3,30(3):57-58.
[3]熊亞.環(huán)境鉛接觸對健康的影響[J].廣東微量元素,2002,9(9):49-53.
[4]朱寶立,杜晨楊,陳敏.鉛降低機體抗病毒能力的實驗研究[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xué)雜志,2000,13(6):329-331.
[5]丁虹,彭仁.鉛對孕鼠及胎鼠肝微粒體藥酶活性的影響[J].衛(wèi)生研究,2000,28(6):333-334.
[6]孔杏云,廖麗民,雷德亮.鉛對大鼠腸道神經(jīng)元和血管平滑肌細胞 NOS的影響[J].湖南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2000,25(2):135-137.
[7]Sharma RK,Agrawal M,Marshall FM.Heavy metal(Cu,Zn,Cd and Pb)contamination of vegetables in urban India:A case study n Varanasi[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8,154:254-263.
[8]朱彩菊,張霞,倪蘊娥.長期鉛作業(yè)工人的腎功能損害探討[J].勞動醫(yī)學(xué),1999,16(4):226-228.
[9]Xue ZL,Rui PH,Hong X.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light on retinal injury in rats[J].Chin J Cli Rehab,2004,8(5):998-1000.
[10]段永壽,鄒成鋼.鉛對紅細胞膜蛋白和變形性的影響[J].中華預(yù)防醫(yī)學(xué)雜志,1999,33(2):114-116.
[11]王佳洋,徐李廣,胡鴻雨.離子液體萃取金屬離子的研究進展[J].廣州化工,2012,40(14):29-31.
[12]陳莎,孫浩,鐘嶷盛.離子液體萃取水中銅離子的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3,39(1):98-102.
[13]徐欽良,李長安,陳梅蘭,等.離子液體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水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zhì)[J].分析試驗室,2010,29(6):93-96.
[14]Thomas W.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solvents for synthesis and catalysis[J].Chemical Reviews,1999,99(8):2071-2083.
[15]Robonson J,Osteryoung RA.An Electr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s tudy of some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room temperature molten salts system aluminm chloride-n-butylpyrid-inium chlorid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79,102(2):323-327.
[16]Ali SY,Hossein V.A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ating based on ionic liquid sol-gel technique for de-termination of benzene,toluene,ethylbenzene and oxylene in water sample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13,1300,104-111.
[17]Denise A,Hussey CL,Sedden KR,Turp J.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as solvents for electron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of halide complexes[J].Nature,1994,323(16):615-616.
[18]Bode H,Jusche KJ.Systematic study of the use of diethyldithiocarbamate(DDTC)in analysis I:stability of the sodium salt and its extractability versus the pH of the solution[J].Fresenius Zeitschrift Fur Analytische Chemie,1954,142:41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