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梅,武 谷(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所,合肥 230051)
鹽酸吉西他濱全稱為2′-脫氧-2′,2-二氟胞嘧啶鹽酸鹽(β異構體),其結構與阿糖胞苷類似,是新一代抗代謝藥。鹽酸吉西他濱作為一種前藥在細胞內(nèi)是脫氧胸苷激酶磷酸化的良好底物。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β異構體)為注射用無菌凍干粉末,用于治療局部晚期或已轉(zhuǎn)移的非小細胞肺癌[1]?,F(xiàn)有國家標準采用熱原方法進行其生物安全性質(zhì)量檢查。筆者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法”[2],對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進行了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方法的研究,以探討其代替熱原檢查法的可行性。
S648恒溫水浴鍋(上海醫(yī)療器械七廠);HS-1300凈化工作臺(蘇凈集團安泰公司);MS3digital旋渦混旋器(德國IKA公司);試驗所用容器和用具均經(jīng)250℃干烤2 h。
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00924、20100925、20100926,規(guī)格:每支0.2 g);細菌內(nèi)毒素工作標準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50601-200966,規(guī)格:每支120 EU);鱟試劑(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批號:10103012;福州新北生化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106010;靈敏度:均為0.25 EU/ml);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用水(BET,福州新北生化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0060321,規(guī)格:每支100 ml)。
用BET將細菌內(nèi)毒素工作標準品溶解,置于混旋器混合15 min,然后制成0.5、0.25、0.125、0.062 6 EU/ml的稀釋液,依據(jù)《中國藥典》[2]2010年版二部附錄方法[2]進行復核試驗。結果,鱟試劑靈敏度的測定值(λc)均在0.5λ~2λ之間,表明所用鱟試劑均可用于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結果詳見表1(表中“+”表示凝膠形成,“-”表示凝膠未形成)。
表1 鱟試劑靈敏度復核結果Tab1 TALsensitivity check results
參考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的說明書,其臨床使用最大劑量為1 250 mg/m2(人的體表面積按1.62 m2計),因此M(M為人用每千克體質(zhì)量每小時的最大供試品劑量)定為1 250×1.62/60(kg·h);內(nèi)毒素限值(L)按公式L=K/M(K為人每千克體質(zhì)量每小時最大可接受的內(nèi)毒素劑量)計算:L=5 EU/(kg·h)×60 kg×1 h/1 250/1.62 mg=0.148 EU/mg。根據(jù)《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化學藥品注射劑安全性檢查法應用指導原則”要求[2],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限值按規(guī)定要求計算,由于藥物和適應證(如抗感染、抗腫瘤、心血管藥等急重病癥用藥,兒童老人用藥,復合用藥,大輸液等)的不同,限值可適當嚴格,即至計算值的1/3~1/2,以保證安全用藥。因此將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細菌內(nèi)毒素理論限值確定為每1 mg吉西他濱中含細菌內(nèi)毒素的量不得過0.10 EU。
根據(jù)公式:最大有效稀釋倍數(shù)(MVD)=cL/λ,并考慮到目前市售鱟試劑有0.5、0.25、0.125、0.062 5、0.03 EU/ml 5種靈敏度,對于規(guī)格為0.2 g的樣品MVD0.5-0.03=0.14 EU/mg×200 mg/ml/(0.5~0.03)EU/ml=56倍~933倍,則該品種最小有效稀釋質(zhì)量濃度c為3.57~0.214 mg/ml。
用BET將細菌內(nèi)毒素工作標準品稀釋成0.5、0.25、0.125、0.062 5 EU/ml系列內(nèi)毒素溶液備用,作為Es系列。
為確定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對方法的影響,首先采用直接稀釋法進行供試品干擾預試驗。用BET將樣品溶解,制備成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溶液:0.25、0.5、1.0、2.0、3.5、7.0 mg/ml溶液,記為SW系列;另再分別制備1份同樣質(zhì)量濃度的供試品溶液,在制備中加入內(nèi)毒素工作標準品,使每一水平的樣品溶液中含2λc的內(nèi)毒素,記為SE系列。選用靈敏度λc為0.25 EU/ml的鱟試劑分別與SW和SE反應,相應得供試品陰性對照(NPC)系列和供試品陽性對照(PPC)系列,每一稀釋質(zhì)量濃度平行做2個反應管,同時做BET陰性對照(NC)和陽性對照(PC)。結果發(fā)現(xiàn),如果采用直接稀釋法,即使將供試品稀釋至0.25 mg/ml時對細菌內(nèi)毒素和鱟試劑的反應也有干擾。
取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1支,加BET 10 ml,搖勻,測其pH值為3.07。由于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試驗pH值最佳范圍為6.0~8.0,因此將上述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在6.0~8.0之間,再進行干擾預試驗。稱取碳酸鈉適量置于無菌容器中,加BET制備成1 mol/L的溶液;取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1支,加BET 10 ml,搖勻,取碳酸鈉溶液適量加入此溶液中,調(diào)節(jié)pH值至7.0,再進行干擾預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供試品干擾預試驗結果Tab2 Results of interference pretest of samples
表2結果表明,供試品質(zhì)量濃度在0.25~3.5 mg/ml時對細菌內(nèi)毒素和鱟試劑的反應未見干擾,故取供試品質(zhì)量濃度為3.5 mg/ml進行干擾試驗以進一步驗證。
取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1支,加BET 10 ml,搖勻,取1 mol/L的碳酸鈉溶液適量加入此溶液中,調(diào)節(jié)pH值至7.0,再用BET稀釋至3.5 mg/ml。采用2個不同廠家的鱟試劑,按2010年版《中國藥典》(二部)附錄[2]方法進行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供試品干擾試驗結果Tab3 Results of interference test of samples
從表3結果可知,上述供試品的Et均在0.5Es~2.0Es之間,即供試品質(zhì)量濃度在3.5 mg/ml時與2個廠家的鱟試劑試驗均不產(chǎn)生干擾。根據(jù)公式MVD=cL/λ,當供試品為注射用無菌粉末時MVD取1,計算此時L值為0.07 EU/mg,低于確定的理論值。因此可采用L值為0.10 EU/mg對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進行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
取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1瓶,加BET 10 ml溶解,再加碳酸鈉溶液適量(調(diào)pH至7.0),用BET將樣品稀釋成2.5 mg/ml(L值為0.10 EU/mg)的溶液,用靈敏度為0.25 EU/ml的鱟試劑檢查,結果見表4。
表4 樣品中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結果Tab4 Results of endotoxin detection of samples
表4檢測結果顯示,樣品中細菌內(nèi)毒素含量均低于0.10 EU/mg。
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法是通過鱟試劑與細菌內(nèi)毒素間產(chǎn)生凝聚反應以判斷供試品中細菌內(nèi)毒素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一種方法,其具有操作簡單、檢測周期短、靈敏度高、結果準確等優(yōu)點,可替代家兔熱原檢查法用于注射液的質(zhì)量控制。由于不同廠家生產(chǎn)的鱟試劑的抗干擾能力存在差別,為保證試驗結果的可靠性,該試驗一般選擇2個廠家生產(chǎn)的鱟試劑對樣品進行干擾試驗。通過預試驗發(fā)現(xiàn),本品對鱟試劑凝集反應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僅通過稀釋的方法不能排除干擾。為此,筆者分析了該藥的組成及溶液的pH值。由于本品的主要成分為鹽酸吉西他濱,輔料為甘露醇、醋酸鈉和氫氧化鈉,測其pH值為3.07,而適合鱟試劑反應水平的pH值范圍為6.0~8.0,藥物pH值偏酸或偏堿,超出了鱟試劑緩沖能力就會抑制或促進凝聚的形成。因此,本試驗采用1 mol/L的碳酸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0。結果表明調(diào)pH值后再稀釋至3.5 mg/ml時就可以排除本品對鱟試劑凝集反應的干擾作用。因此將L值定為0.10 EU/mg,并認為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采用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法代替家兔熱原檢查法進行生物安全性質(zhì)量檢查是可行的。
[1]金薇,楊永健.高效毛細管電泳分離和測定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中有關物質(zhì)[J].藥物分析雜志,2004,24(5):476.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S].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附錄99-102.
[3]國家藥典委員會.臨床用藥須知:二部[S].2000年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573.
[4]葉青,王偉,迪麗努爾·沙比托夫.鹽酸多巴胺注射液細菌內(nèi)毒素檢查方法的研究[J].中國藥房,2010,21(41):3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