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淇元
(廣西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3)
在我國,排球一直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出現(xiàn)于1895年的運動,經(jīng)過100多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了集健身性、競技性、觀賞性、娛樂性于一身的體育項目,并深受廣大高校學生的喜愛。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不全深入,體育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深化,特別是體育中各個運動項目的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已經(jīng)成為了體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引起了許多教育者的關注。在這種背景之下,高校排球的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問題也引起了相關人員的重視。
體育課程的設置是與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是緊密相連的,其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起“終身體育”意識,進行高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可以提高學生對高校排球的興趣,拓寬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途徑,從而進一步樹立“終身體育”目標。
排球教學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排球教學改革,并不是是解決教學中某一環(huán)節(jié)就可以的,而是涉及諸多的方面,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手段與方法、教學評價等。這些改革的出發(fā)點是學生,落腳點也是學生,其原則之一就是要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排球運動的技巧,為其將來通過排球運動來進行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jīng)常進行排球運動,不僅能夠提高人的速度、彈跳力、耐力、柔韌性和靈活性等素質和運動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人的團隊合作精神。此外,排球運動除了具有競爭性外,還具有娛樂性和觀賞性。進行排球教學改革,能夠使學生有興趣去了解排球運動、參與排球運動,促進其身心的和諧發(fā)展,進而使自己的綜合素質的到進一步的提高。
目前,高校排球教學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我們進行相應地分析,以便尋找到高校排球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突破點。從整體上來看,高校排球教學主要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是教學活動設計的指向標,同時也是教學評價的標準和依據(jù),因此,教學目標應該是課程目標的進一步細化,需要明確。但是從目前的高校排球的教學目標的設置來看,有些高校的教師對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之間的區(qū)別還存在著認識不清的狀況,誤以為教學目的就是教學目標,從而導致在設置教學目標上存在著模糊的情況。
受傳統(tǒng)教學觀點的影響,高校排球教學的內(nèi)容較為單調,多強調排球運動的競技性,而忽略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娛樂性和觀賞性,同時,也沒有把排球運動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結合起來,從而使得教學內(nèi)容較為單調。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體育運動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進行減壓的一種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高校排球教學應該與時代相結合,注重排球運動的健身性。
從高校排球運動的教學手法來看,還有很多的高校存在著教學方法陳舊的現(xiàn)象。這些高校仍舊沿襲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灌輸方式為主,偏重于運動知識、訓練運動技能的理論性,創(chuàng)新意識不高。事實上,排球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具有動態(tài)操作性,特別是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明確感受到學生的系、怒、哀、樂,也更容易與學生產(chǎn)生互動,但是在某些高校中,受教學方法的限制,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同時,也沒有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我國高校的排球教學中,存在著用運動訓練理論來代替體育教學理論的現(xiàn)象,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偏重于動作的講解、示范以及大量重復的練習,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形成輕松、活潑、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不利于學生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從我國高校排球教學的評價上來看,很多高校在排球教學評價上多注重學生個體對于排球技術的掌握,而對學生團隊之間的合作則考察的較少,并且多作為課程目標的一部分來進行評價,針對性不強。除此之外,在教學評價上也常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忽略學生個體的具體情況,有失公允,會挫傷學生學習排球的積極性。
在一些高校的排球教學中,還存在著理論課與實踐課結合不到位的現(xiàn)象,不是偏重于理論課,就是偏重于實踐課,導致二者經(jīng)常處于失衡的狀態(tài)上,并且有的時候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存在脫節(jié)的狀況,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他們自身的業(yè)務水平的高低會對教學的效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并且如果他們對于教學改革沒有進行過深入的思考的話,對于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工作會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具體到排球教學來說,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模式、評價等的改革都與教師有著密切關系,離不開教師的參與。但是從目前高校體育教師的水平來看,不管是在業(yè)務水平上,還是在思想觀念上都有待于提高。
針對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高校排球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高校體育教師要了解體育課程的性質與目標,在此基礎上將其細化,從而形成明確地排球的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排球教學中抓住教學重點,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也才能為教學評價提供標準和依據(jù)。
在教學內(nèi)容上,要改變對競技性的重視,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娛樂性、休閑性的內(nèi)容,以求合理地將排球教學中的教育功能、社會功能、娛樂功能與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的個體需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于不太重要、不會經(jīng)常遇到的內(nèi)容,可以適當放寬要求。在傳統(tǒng)教材之外,可以引進一些新型教材內(nèi)容,在對學生進行基礎技能理論教學的同時,還需加強對學生健身技能的培養(yǎng),使他們能夠得到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有許多的教學設備可以成為教學的工具,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例如多媒體設備的運用,就為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帶來了新的希望。在排球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設備,可以改變原來的灌輸方式,將枯燥的理論講解變成生動的講解,此外,還可以通過所媒體技術來觀看觀看排球比賽錄像,通過慢放鏡頭觀來摩排球運動員的標準動作,利用網(wǎng)絡思想精品課程資源共享,進行網(wǎng)絡遠程教學等。
在高校排球教學的模式上,要以雙向互動為原則,以引導為基礎。在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要把關注的重點從對學生的控制轉移到對學生的引導上來,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地排球知識和技巧,獲得相應的運動能力。與此同時,體育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課堂反饋信息的收集,做到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題的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發(fā)展趨勢。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排球教學評價就需要改變以往以體能和運動技能為主的評價標準,實現(xiàn)排球教學評價的多樣性。在進行排球教學評價時,要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身高、體重等方面的不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科學的評價標準,改變一刀切的狀況,另外,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其綜合素質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與能力發(fā)展水平,教學評價才能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在排球教學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需要把排球理論課與實踐課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補充,讓用理論來指導實踐,讓實踐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掌握排球運動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
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師要自覺及愛情昂學習,提高自身的額素質;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相應地培訓機制,以便為廣大的體育教師提供深造的機會,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素質。
[1]劉寧凌.新課程標準下對排球普修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內(nèi)蒙古體育科技,2006(4).
[2]韓改玲,朱春山.普通高校排球教學的發(fā)展趨勢[J].旅游教育管理,2011(4).
[3]黃明熙.普通高校排球教學改革實驗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3).
[4]韓兵.新時期我國普通高校排球教學改革探析[J].遼寧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報,2010(5).
[5]于新,代加雷.論提高高校排球教學效率[J].湖北體育科技,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