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慕竹
清乾隆時,有人上書皇帝說,順天府鄉(xiāng)試貢院大殿匾額上的三個大字“至公堂”是嚴嵩所書。順天府鄉(xiāng)試為“北闈”,乃天下鄉(xiāng)試第一,在這樣一個為國家選拔俊才的堂皇之所,竟然懸掛的是大明奸臣的手筆,一是顯得我大清無人,另外也不利于樹立以德治國的導向。乾隆一聽有理,便下令滿朝能書者寫這三個大字,選出最好的以代替之。
除了讓別人書寫,乾隆自己也禁不住提起筆來。他素來好舞文弄墨,每到一地、每經(jīng)一事都要吟詩作賦,揮筆題字正是手到擒來。至今乾隆留存下來的詩有一萬多首,雖說精品不多,但身為皇帝,才氣已然相當不錯。他的書法師法顏真卿、柳公權(quán)、趙子昂、董其昌等的正統(tǒng)書法風格,雄渾、厚重,充滿陽剛大氣的帝王氣象,在今天看來,也是難得的上品之作。
等收集了滿朝文臣所書的作品,又加之自己的御筆,經(jīng)認真比對之后,發(fā)現(xiàn)沒有一件可與嚴嵩所書三個字相比。乾隆嘆口氣,下令將所有作品盡毀,仍然讓奸臣的字高高懸掛。
以乾隆一生的成就,他該是一個十分驕傲的人,但面對前明奸臣嚴嵩的題字,他竟然能就書法論書法,沒有因人廢字,又表現(xiàn)出難得的清醒,這份自知之明,恰是他能成為開創(chuàng)盛世帝國的皇帝的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