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懷志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墒莾H靠課內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要重視課外閱讀,并為學生在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由課內向課外過渡,把課內外閱讀有意識、有系統(tǒng)地結合起來。因此,落實課外閱讀工作頗為重要!下面我談談如何落實小學生的課外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倍覍W段不同,年齡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學生的閱讀取向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在推薦讀物時一定要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權利,同時也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
一級推薦書目:《格林童話》、《猜猜我有多愛你》、《小豬唏哩呼?!返?。二級推薦書目:《嚴文井童話》、《張?zhí)煲硗挕?、《皮皮魯與魯西西傳》等。三級推薦書目:《新美南吉童話集》、《愛的教育》、《海底兩萬里》、《小布頭奇遇記》等。四級推薦書目:《魯賓遜漂流記》、《養(yǎng)花人的夢》、《神秘島》等。五級推薦書目:《中華上下五千年》、《水滸傳》少兒版、《西游記》少兒版等。六級推薦書目:《三國演義》少兒版、《冰心兒童文學全集》、《熱愛生命》等。
1.關注孩子的讀書情況。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為使學生對課外閱讀愛不釋手,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班級應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獲得成功的喜悅。
2.營造讀書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位教育家說過:“興趣意味著自我活動?!币寣W生樂于讀、甘愿讀,把課外閱讀作為自己學習、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家是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主要場所,教師在家長會交流中要倡導家長陪讀,激發(fā)孩子的讀書興趣。學校是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另一個場所。班主任的工作中必須有一項任務,即創(chuàng)建班級圖書角,豐富學生閱讀資源。當然教師也要定時調查、匯總,及時解決問題。
張之洞曾經(jīng)說過:“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币箤W生的閱讀興趣長久地保持下去,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是關鍵。因此,在課外閱讀中,教師必須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能知道怎樣去讀,以保持閱讀的興趣,使閱讀成為自己人生中的一件要事,而不僅僅是一時的好惡。
毛主席曾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彼自捯舱f:“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由此可見,寫對于讀來說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在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三種簡單的寫讀書筆記的方法:摘抄法。讓學生準備一個“好詞佳句摘抄本”,在閱讀時將你認為精彩的句段、名言警句摘抄到筆記本上,定期在班上交流展示,評選出優(yōu)秀獎。寫提綱。要求學生在閱讀后將文章的寫作要點、框架結構,故事梗概用列提綱的形式寫于讀書筆記之上。寫讀后感。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讀書方法,要學生讀完以后對書中最感興趣的情節(jié)或人物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出心得體會。
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一本好書就猶如經(jīng)受一次精神洗禮,智慧滋養(yǎng),從中可以獲取知識信息,認識客觀規(guī)律,把握經(jīng)世之道,提高實踐能力。閱讀,也可以與先賢對話,與智者交談,啟迪思想,提升心智。只有自己能夠學會定位,依靠科學的眼光,激活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價值取向,多靠自己的氣力,全面的發(fā)展,閱讀才會有多元化和水準性,那么寫作就會自然的傾吐出來。相反,寫作也可以帶動閱讀。葉圣陶先生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這說明書讀得多,材料積聚就多,寫作就有了內容與功底,所以,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基礎,閱讀可以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寫作又可帶動閱讀。教師在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時,所進行的閱讀方面的活動,大大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表達水平,也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總之,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