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娟
【摘 要】職業(yè)中專學校體育教改進入了新階段,其實效性不高一直困擾著體育教師,本文就從學生的和諧發(fā)展入手,構建了職校和諧觀體育教育模式,以便對學生進行滲透和諧觀的體育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并為他們將來健康幸福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礎,最終提高職校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職校體育教學;改革;和諧;幸福
職校體育教學進入了新一輪的課改,其實效性不高,是一個一直困擾職校體育教師的難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許多學生是抱著消極混日子的情緒來到職校,所以相當多的同學存在著自暴自棄或自卑失落等不良情緒:如對體育學練偷工減料,集合整隊拖拖拉拉;更有甚者則是社會官僚化傾向、社會價值觀的世俗化和功利化等市儈不和諧氣息居然也在職校一部分學生的身上顯現(xiàn)出來,如班上這類學生較多,班風則不良,教師如不加以恰當?shù)囊龑?,班風就有可能日趨不良而讓體育課淪為“放羊”課,這說明了我們職校的學生在成長過程如因其在某些方面發(fā)展尚待完善或道德錯知而產(chǎn)生了不和諧表現(xiàn),教師在教學時不加以適時引導而任憑他們?yōu)樗麨榈脑挘粌H不利于他們自身和諧發(fā)展,同時還對某些自控能力尚差的同學發(fā)展不利,降低體育教學的實效性,由此本人構建了想到與得到和諧的幸福觀職校體育教學模式,對職校學生進行和諧教育,以便提高我國職校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1.想到與得到和諧的幸福觀職校體育教學模式
人與動物的主要差別就是人有靈魂,所以人除了與動物一樣擁有肉身居住的物質(zhì)家園外,它還有得另外一個容靈魂居住的精神家園,人的靈魂所想付諸于實踐所產(chǎn)生的行為概括地說會產(chǎn)生兩種后果,即以道德為橋梁的積德和無道德為橋梁的缺德。每個人道德之本都是出生時的淳樸,所以每個人原始的精神家園都是張純潔的白紙,但是隨著人由無能向有所能社會化轉(zhuǎn)化過程中,他們的靈魂的想到與得到是否和諧就構畫出了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是到底是高尚還是卑劣,高尚的話其想到和得到和諧,精神家園豐富多彩生活幸福:如積極進取、善良勇敢、勤勞巧干、悲天憫人;卑劣的話,其想到和得到不和諧,將精神家園的淳樸耗盡最終使自己靈魂變得虛無飄渺無處安居,所以生活不幸:如消極墮落、邪惡軟弱、好逸惡勞、怨天尤人等,有的甚至還因其嚴重影響到其它人的利益而被法律制裁。而想到與得到和諧的“幸福觀”職校體育教育模式,它是一種改變職校學生消極心理為積極心理的體育教育,也叫幸福心理體育教育,它以學生和諧發(fā)展為導向,指引著職校學生通過自己力所能及地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進行安生樂死,悲天憫人、感恩精進、節(jié)度防患、積極進取、善良勤勞、寬容創(chuàng)新追求個性化想到和得到和諧的幸福生活,從而讓他們的所想所行能與天地正氣和諧共處,從而主動改善自然環(huán)境或保持生態(tài)平衡,并成為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的積極力量,同時還能有效減少現(xiàn)在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和學生的營養(yǎng)日趨良好但是體能卻每況愈下的反常不和諧現(xiàn)象的進一步惡化。
2.找出原因,引導學生從生在福中不知福向想到與得到和諧的幸福生活轉(zhuǎn)化
人類史其實就是一部追求幸福的歷史,那么每個人的本意都在追求幸福,有的人得到了,而有的卻忙忙碌碌辛勞一的生卻沒能得到,那又是為什么呢?究其原因原來是幸福觀和諧不和諧造成的,和諧幸福觀它是一種依靠人轉(zhuǎn)智成慧的道德判斷的生活觀,在它引導下人過著有德性的生活,而不和諧的幸福觀則只停留在知識或轉(zhuǎn)識成智地判斷金錢或權益的生存觀,由此可知想到和得到和諧“幸福觀”的生活,它除人要有必要的知識、智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轉(zhuǎn)智成慧的智慧來對其想到與得到行為做出的睿智判斷,它是一種生于淳樸、老于睿智不斷積德的人生過程,是人從無能、有所能、自立、自為、自律、自主最終到達自由的發(fā)展過程,是社會他律與個人內(nèi)在自律的不斷統(tǒng)一的過程。
縱觀現(xiàn)在的中國社會現(xiàn)狀和職校學生的精神家園,我們可知這三十幾年的改革開放建設,國民的物質(zhì)家園是得到了安置,人們已不再為必要的日常生活必要品而奔波,但是我們這種片面的經(jīng)濟發(fā)展也帶來了不和諧的國民道德滑坡,蒼白無力的精神家園,因為片面經(jīng)濟發(fā)展的硬道理就是有錢就幸福,有錢就成功,有錢就有政績,于是政府為了經(jīng)濟不顧一切,人民為了財富不擇手段,而我國傳統(tǒng)就有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就會在金錢面前顯得虛偽和當下無用,這樣許多未經(jīng)道德洗禮的暴富和強權就會在制度善不完善的轉(zhuǎn)型期成為國民道德滑坡的毒瘤,于是想到與得到不和諧的暗箱操作的潛規(guī)則就信步登上了人們的生活、政治和社會舞臺,那么各種見利忘義、損公肥私、不講信用、欺騙欺詐、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xiàn)象就會產(chǎn)生,潛規(guī)則它是一種違背自然規(guī)律人為操縱的只經(jīng)權利或是金錢判斷的法則,它是知行不一“劣幣”驅(qū)“良幣”貪官驅(qū)清官不正當?shù)母偁幏▌t,它已經(jīng)對轉(zhuǎn)型期的中國引發(fā)了諸如 “毒奶粉門”、“毒饅頭門”和“烈士門”等事件,以及中國三分之一的國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已成為劣五類水,3億多農(nóng)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億多城市居民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 1500萬人因此得上支氣管炎和呼吸道癌癥,世界銀行報告列舉的世界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中國占了 16個等人文和生態(tài)災難[1],而我們的職校學生就在這場人文災難和生態(tài)災難中成了家長“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勞心者治人 勞力者治于心”的考大學就會幸福的封建功利思想的犧牲品,因為家長只要有此思想,他們就會將學生的生活能力和智慧方面的養(yǎng)成忽略了,有的甚至還是錯誤引導,由此這些本來在語言智能、數(shù)學邏輯智能上沒什么天賦的學生在家中就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被動享福任性的人上人,而在學校中它們的知識和智能學習在應試教育片面評價中而被淘汰成差生,如果差生的學習積極性屢被打擊,則會進一步淪為厭學生,這些厭學生他們的幼兒養(yǎng)性、蒙童養(yǎng)志、少年養(yǎng)正基本沒得到培養(yǎng),所以他們學到的只有蒼白的道德知識,而沒有自主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斷,隨著年齡的增長,當遇到有些事需要自己做出道德判斷時就會因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斷缺少和自己的任性而產(chǎn)生道德錯知導致不和諧表現(xiàn),由此可知職校所表現(xiàn)出的不和諧并非他們真正道德品質(zhì)不好,那么在實踐的職校和諧的“幸福觀”體育教育中,我們教師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防沖突能力,從而能有針對性地對那些浸染上市儈不良氣息的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有可能產(chǎn)生消極的負面沖突轉(zhuǎn)化為積極的建設性的沖突,然后再從多方充分了解學情,掌握了各個學生的體能、情感需求和道德錯知,接著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長期處于想到與得到不和諧的被動享受幸福中所產(chǎn)生的道德錯知所在,同時還要改變他們的歸因模式:成為大學生并不是唯一追求幸福之路,條條道路通羅馬,例如面對市場經(jīng)濟不斷完善的就業(yè)路,普通大學生們往往會因沒有一技之長而遭遇越來越嚴重的“找工作難,找好工作更難”的境遇,而大連交通技師學院舉行的一場就業(yè)洽談會上, 71家交通物流企業(yè)帶著800個崗位前來“搶人”,400名應屆畢業(yè)生人均兩個崗位,熱門專業(yè)月薪起步3000元[2];并對眾多體育項目進行健身化和娛樂化改造或?qū)W生自己本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做為校本教材,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體育偏好項目強化訓練;以增值性評價為主、即時評價、定性評價、定量評價、暗示性評價、自我評價為等多種評價方法為輔的評價方法來引導學生向積極進取方向轉(zhuǎn)變,以便他們其它六大智能的開發(fā),并讓他們參與到體育課整隊、帶操的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并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比賽,讓他們在比賽中學會判斷是非,這樣他們就會在各種體育學練中品嘗面對困難時的心理調(diào)整,面對困惑或利益時的取舍,面對沖突時的化解,面對體育學練壓力時的自我減壓與增趣,同時也能在不知不覺中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一些務實的思考,他們的貪生怕死、怨天尤人、透支生命、好逸惡勞、消極索取、縱容自己任性的個性、攀比強求從何而來,這樣他們就會明白他們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原因,如果不加以覺醒或珍惜,不主動改變被動享福狀況,那么他們將成為恨爹不成鋼、未長先衰的啃老族,這樣職校學生就不再為自己因為考不上高中而成不了大學生這“紅花”而自卑自暴自棄,消極混日子,自尊自強自立地為“我也有自己一技之長的” 藍領“綠葉”而努力學習,和諧發(fā)展,這樣他們想到的得到的才能和諧,不再是混日子的碌碌無為,轉(zhuǎn)變當下職校學生消極情緒,并在當下社會轉(zhuǎn)型期充滿誘惑的現(xiàn)實中,做到積極進取而又淡泊名利,每天有所進步而又不過分強求,逐步引導他們養(yǎng)成睿智的體育道德能力主動進行創(chuàng)造性幸福學習生活。
3.適時滲透想到與得到和諧的職?!靶腋S^”思想,教師提高教學藝術,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良好的體育生態(tài)環(huán)境,養(yǎng)成生活化運動能力,讓他們既喜歡體育又喜歡體育課
長期以來,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的現(xiàn)象如何在職校學生中進行改變呢?沒過過窮日子的職校學生能否主動將自己置身于需要克服體能極限的體育運動中來?由此教師不僅要適時滲透學生想到與得到和諧的“幸福觀”思想來引導學生睿智體育道德能力的養(yǎng)成;同時還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運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提高課堂管理水平和課堂教學水平;對學生在克服體能極限所表現(xiàn)出來的消極心理進行有效地干預;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不斷地自我反省,對有些頑固不化“小霸王”的不良心理還得進行適時調(diào)節(jié);師生共同引進當下學生喜聞樂見的時尚運動和便于生活化的教材:如花樣跳繩、瑜伽、搏擊操、拉丁操等,讓學生有針對性將體育學練與自己的體能結合,適時適量地進行個性化的體育學練,逐步提高學生的長久的體育興趣,并養(yǎng)成生活化運動能力。
滲透和諧的職?!靶腋S^”思想,就要讓學生在體育學練中能正確區(qū)別欲望和希望,有切合自己實際的目標和希望的體育學練,好讓學生不生分外欲,因為希望是每個人創(chuàng)造幸福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而分外欲則是人錯誤創(chuàng)造本以為幸福而最終卻是不幸的導火索,這也是有的人雖然整天忙忙碌碌,勞心又勞力,但是始終得不到幸福,而有些卻怡然自得地輕松地享受到幸福,那是因為控制他們靈魂的到底是欲望還是希望的緣故,當一個的靈魂被欲望所主導時,它靠的是羨慕支撐他們的目標,因其能力所限而不能正當實現(xiàn),所以他就只能靠不正當?shù)氖侄蝸淼靡詫崿F(xiàn),如索取、欺騙、甚至是靠非法手段,例如人人都可羨慕自己或是自己的親人能成為不被法辦的官,人人都可羨慕自己是百萬富翁等這些欲望,然而這些欲望的實現(xiàn)大部分都是人為的,它的邊際效應會隨著財富的增加而遞減,所以在強求成為做官或是成為百萬富翁的路上,必定會遇到很多自己能力所不能控制的失望,那么其引發(fā)的不幸感就越深,有的甚至還要走上不歸路,況且欲壑難填,靠欲望支撐生命的人,即使他們的欲望得到滿足,但是滿足之后他們又會滋生無窮的后備欲望,欲望越多,失望的概率就越大,為了實現(xiàn)其想到和得到不和諧的欲望時,相當多的就會以缺德為代價,所以他的精神家園就會越發(fā)地貧瘠,幸福感就無從生起,也就不會得到幸福;而靠希望支撐的人,他們的靈魂是被欣賞所左右,為了達到其欣賞的能力,欣賞之人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有個性地更新和完善,最終靠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切合自己實際的目標的希望,這樣他們的智商也在不斷自我完善中轉(zhuǎn)智成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是各路狀元通過希望的主導達到切合自己實際目標很好的例證,由此可知欲望不會因人而異,大家可以有相同的欲望,但是希望卻要因人而異, 當人錯誤地將欲望當成自己的希望時,就會遭受失望,引發(fā)不幸之感,由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就要引導我們的職校學生在完成的力所能及的必修體育學練后要應因人而異地選擇有希望增進自己身體健康和生活化的體育項目和目標進行學練,切不可因為自己學練成績在班級中不佳而放棄自我完善的信心,而是將其定格在通過自己努力的學練后在自己的原有基礎上有提高有所進步就可,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步由被動的厭學、逃學向主動的樂學、勤學改變,增進身體素質(zhì)健康化,養(yǎng)成生活化的運動能力。
想到與得到和諧的幸福不是被賦予的,也不是某種既定的存在,而是現(xiàn)實生活的創(chuàng)造活動,它是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不斷追求自由和個人能力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追求個人幸福的過程,所以我們在體育教學中還要盡量為每一個職校學生提供個人能力全面發(fā)展的空間,并且適時地創(chuàng)設良好的體育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文化生活,當然,在實踐的教學中我們師生會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所以想到與得到和諧的幸福觀職校體育教學模式對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也不是萬能的,其它的體育教學模式它也許它更有成效,在此我只想將我在職校體育教學改革中摸索出的教學模式與大家共同探討,以便我們職校的體育教改之路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1]http://tieba.baidu.com/f?kz=500777196.
[2]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liaoning/2011-05-10/content_256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