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發(fā)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糖尿病作為一種內分泌疾病是終身性的,目前尚難以完全治愈。面對這樣一種慢性疾病,它會給人們帶來哪些影響呢?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現了腳發(fā)麻的情況,這是糖尿病加重的癥狀嗎?
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類疾病,是人體內糖代謝出現了問題,主要表現為高血糖。糖尿病分為1型、2型,以及一些特殊類型。通俗地講,1型糖尿病的特點就是自身無法產生胰島素,而2型糖尿病是因為身體不能有效地利用胰島素,最終造成血糖代謝異常。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長期處于高水平,從而導致身體各組織出現功能障礙與慢性損害,尤其是神經、血管、心臟、腎、眼等器官。最嚴重的情況會導致患者失明、肢體截肢和腎功能衰竭的惡果。
糖尿病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自主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和急性疼痛神經病變。出現自主神經病變時,會伴有肢體性的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主要是遠端肢體感覺障礙,感覺下肢比上肢更重,下肢麻木,夜間會加重,有的會伴隨出現像刀割一樣的疼痛;急性疼痛性的神經病變非常少見,急性發(fā)病時,患者的肢體會出現劇烈疼痛,以下肢最為顯著。
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現腳麻是因為糖尿病并發(fā)神經病變的癥狀,由于長期高血糖的刺激,導致人體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感覺四肢麻木酸痛。同時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糖尿病患者合并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因為患病的時間較長,血脂代謝發(fā)生紊亂,局部血管硬化,影響了血液順暢供應,從而出現腿腳麻木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患者在洗腳時感受不到溫度變化,易出現被燙傷的情況,甚至有時腳底被割傷、被釘子扎破了都不知道。排除以上原因,腳部發(fā)麻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最好請??漆t(yī)生檢查后再進行判斷治療。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治療控制分為控制血糖、調節(jié)內分泌、做好日常護理等措施。只有做好這一系列工作,才能夠緩解腳發(fā)麻的癥狀。
1.控制血糖。周圍神經病變是因為持續(xù)高血糖、高血壓、肥胖和高血脂等因素所導致的,所以首先要做好降糖、控壓、減重和降脂等綜合性治療,這樣有利于控制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展。降糖藥物有降糖的西藥、胰島素和中藥這三大類,要根據糖尿病患者自身疾病的分型,結合體重、年齡和患者身體情況合理用藥,嚴格注意藥物的劑量和不良反應。在用藥過程中和醫(yī)生及時溝通聯系,身體出現了不適應及時告知醫(yī)生。
2.調節(jié)內分泌代謝。利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式糾正患者體內代謝紊亂,逐漸修復神經傳導,提高神經傳導速度,改善感覺和運動神經功能,改善麻木的癥狀。除了這些針對性的治療外,通過中藥足浴方式消除炎癥因子,增加神經血流量,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疏通經絡,與調理內分泌代謝相配合,達到顯著的效果。
3.日常護理。首先要做好飲食護理。結合糖尿病患者身體情況,制定嚴格的飲食計劃,控制總熱量,平衡膳食多樣性,攝入優(yōu)質蛋白質,限制脂肪的攝入量。運動是控制血糖較好的方式,合理的運動能夠減輕體重,減少體內脂肪,促使血糖下降。但對于心梗、心力衰竭、高血壓患者,不能進行劇烈運動;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不要進行跑跳運動。確診為糖尿病后,患者最好定期到醫(yī)院進行檢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情況,如果發(fā)現腳部有了創(chuàng)傷、雞眼或局部皮膚顏色異常等情況,都要及時告知醫(yī)生。對于出現了周圍神經病變,手腳發(fā)麻的患者,最好遠離高溫,避免燙傷引發(fā)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