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通過準確定位課堂紀律條文、分層管理、跟進小組長的工作、及時反饋學生表現(xiàn)這幾方面的實踐,闡述課堂管理的確可以做到不再是一紙空文。
一學年的管理實踐,筆者的信息技術課堂紀律有很大的改善:學生玩游戲現(xiàn)象極少出現(xiàn),機房保持了干凈的學習環(huán)境,不見紙屑、零食之類的垃圾;學生下課離開機房,都會擺放整齊桌椅;課程中需要維持班級整體紀律的場景僅偶爾出現(xiàn)。這就是筆者一個學期以來管理課堂紀律的成效。因此,筆者可以更心情舒暢地進行教學。
筆者的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把握住“準、分層、跟進、公開”的原則。
課堂紀律的條例定位要準確清晰。每個信息教師,都會在高一第一節(jié)信息課告知學生在機房上課的相關紀律。筆者也是這么做的,制定的紀律條文也是年年歲歲相似。筆者知道,同樣的很多教師也正在甚至還會繼續(xù)做著列舉紀律條例卻依然無效的事情。
從變化紀律條例開始,課堂紀律條例不在于多但要清晰。在家庭里面,父母教導小孩有一個道理:規(guī)定越少,但是指引清楚,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如此原則也適用于課堂紀律的管理。這樣學生明了在機房,除了學習以外的事情,哪些是不可以投機的。如此可將精力更好地集中于學習。下面列舉幾項條例以說明。
要允許學生有一點點頑皮的表現(xiàn)。因此,一句多余的話沒有是不現(xiàn)實的。筆者是這樣定說話尺度的:學生私下說話聲音過大記過,判斷標準是已經讓我聽到了你的聲音;私下講話的次數(shù)被老師看見超過3次記過;在老師講課、他人發(fā)言時私語記過。
從上課鈴聲響起算起,5分鐘內進入機房為遲到,20分鐘后進入機房為曠課,沒有請假不來課堂為曠課。
因病、事請假可以由本人向老師口頭說明,或者請其他同學專遞請假條(需要自己簽名)。上述情況不記曠課。
雨天、雪天不要帶雨傘進入機房(客觀原因:學生班級地點與機房很近);不允許帶零食進入機房,可以帶水杯、飲料,必須將水杯、飲料放在教室講臺處,課堂口渴可以到講臺前喝水;“下課,起立”后需要將小凳放整齊再離開。
筆者在課堂網(wǎng)絡管理上采用開放式,但是很明確規(guī)定被禁止的課堂游戲包括QQ農場、連連看、大家來找茬之類的網(wǎng)絡在線游戲以及自帶優(yōu)盤安裝的游戲,禁止網(wǎng)絡在線看游戲;禁止下載安裝聊天軟件,禁止登錄人人網(wǎng)等在線聊天網(wǎng)站。如此,學生雖然能夠上網(wǎng),鑒于上述條例范圍的羅列,也只能就自己有興趣的諸如軍事、娛樂類的新聞方面進行瀏覽,而這些內容可以增加學生對社會生活常識與知識的見解。
如此相當精確的規(guī)定,相對空泛的“不許玩游戲”“不許上網(wǎng)”“不許帶零食”等讓調皮的學生無處投機,更可體現(xiàn)出人性化的管理。
制定條例后,更需要的是條例的可持續(xù)性。依靠教師個人的精力管理課堂,紀律是低效的,教師需要有小助手的配合。
筆者所執(zhí)教的高一年級15個班,人數(shù)從40到50多不等。即便是40人的小班,課堂上筆者也無暇顧及每一個違紀學生的記錄。因此,采用分層管理的方式來縮小管理面:選出每組的小組長協(xié)助課堂紀律的管理。
小組長的產生采取課堂公開應聘。實際情況是主動請任的學生在少數(shù)。這個時候,教師不能灰心,注意學生的眼神和舉動,往往有學生有這個意愿但是又怯于表達。這樣的學生的眼睛是關注你的,頭是抬正的。果然不少小組長就是被筆者這樣挖掘出來。
及時記錄本組內違紀與受獎勵的學生(包括組長自己)。根據(jù)課堂紀律違紀的條文,主要針對課堂玩游戲、大聲喧嘩、亂扔紙屑、曠課這些嚴重的行為。而受獎勵的表現(xiàn)主要指以下情況: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發(fā)言、回答精彩、主動幫助同伴學習等。
平日組長自備記錄本,記錄節(jié)課組員的表現(xiàn)。
組長特權一:可以根據(jù)需要隨時在課堂走動,觀察組員的學習情況。組長的獎勵設置在學期末的考核方面,在原有考核的基礎上加10分,100分為上限。
課堂紀律交給小組長去監(jiān)管,需要跟進對小組長的監(jiān)督,將管理制度做出更實際、合理的改進。譬如,小組長的管理期間暴露兩個主要問題。
在不定期對小組長記錄情況的檢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組長的記錄本只出現(xiàn)組內少數(shù)學生上課表現(xiàn)的記錄。問其原因,在于有些組員課堂沒有被老師點名批評過表揚過,就忽略不記錄了。而且記錄情況也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有。小組長不能堅持每節(jié)課都給出組員記錄,如此下去,組長本人也會淡化了自己的責任。
針對此,采用的對策是要求第一每節(jié)課上組長都要給每個組員記錄表現(xiàn),如果這個學生沒有違紀也沒有被表揚,也要給出“正?!被蛘摺昂细瘛敝惖脑u價。
組長管理能力弱,缺乏條理,體現(xiàn)在他們的記錄中。他們不知道怎樣才能全面記錄組員的表現(xiàn)。記錄往往很零亂,看不出日期,看不出原由。這也反映出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成長,學生的思維拘謹局限,對事物的條理性很缺乏思考。管理能力的細致全面不是短期能培養(yǎng)的,于是給組長一個課堂組員學習記錄表以參考,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組員評價表
學期中每兩三個星期將小組長的記錄本收集、登記,做出全班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紀律、學習情況)的評價、在課堂上將學生情況都做一個反饋,同時對各小組長的管理記錄工作做出評價,以鞭策組長認真負責,警示學生認真對待。這既增加了評價的公開公正性,同時學生也心服。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反饋出示給班主任,與班主任的溝通也加強了管理學生的力量。
學期末,班級不設期末考試。學生的期末成績依據(jù)平日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統(tǒng)計結果,如圖1所示。由于課堂表現(xiàn)涉及多個因素,這樣的考評比單純的一次考試成績更具有公正性和說服力,評價的結果讓學生和班主任都體會到信息教師對學科、對課堂、對學生的重視與嚴格的管理。
圖1 某班部分學生的期末考評記錄
有關考評表的幾點說明:
在紀律中的傾聽、游戲、衛(wèi)生等方面,根據(jù)組長記錄的違紀次數(shù)扣分,一次扣一分,扣滿10分為止。如某個學生沒有出現(xiàn)不良行為記錄,則給足全分。
學習類的得分統(tǒng)計是根據(jù)記錄的次數(shù)累積加分,加滿為止。如沒有記錄,則0分。
這樣的客觀公正評價自然帶動了下一學期的課堂學習,形成了課堂紀律與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良性循環(huán)。
綜上所述,為作者一年實踐的成效與實踐,筆者在此期間深刻感受到課堂管理的確可以做到不再是一紙空文。
[1]Emmer E T, Evertson C M, Worsham M E.中學課堂管理[M].王毅,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
[2]陳時見.課堂管理論[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