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英語學習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普通農村初中,學困生問題影響著學校的教學質量,同時也影響著學校穩(wěn)定和學生發(fā)展。因此,如何全面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尤其是英語成績,已成為我們當前教育的一項刻不容緩的主要任務。
一、造成農村初中學生學困生增多的原因
(一)學生方面的原因
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有不少學生開始學英語時是從興趣出發(fā),隨意性程度大。他們學英語只是一陣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喪失興趣和信心,導致成績直線下降。有些學生沒有掌握好正確的學習方法。如:記單詞,死記硬背;練句型,生搬硬套,不注意語言環(huán)境;寫句子不遵循英語習慣,逐句逐詞對譯等。
對大部分學困生而言,并不是主觀上不努力,而是一開始就沒有打好扎實的學習基礎,沒有掌握學習語音、詞匯和語法的方法。他們往往是記單詞不知道音標,記發(fā)音不知道與形、義結合,而用漢字注音,死記硬背。沒有學懂語法,翻譯句子不懂句子的成分排列,擺脫不了漢語的影響。這樣就會越學越困難,最終導致跟不上其他學生的步伐。初中階段,老師們不再像對小學生那樣,手把手地指導學生,學生感到中學老師不如小學老師講授得那么仔細,學起來吃力,一時間部分學生不適應,老師的教法不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不適應,致使一些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
(二)社會及家庭方面的原因
新形勢下留守生管理難度加大。留守生數量長期居高不下,在管理中形成了家庭教育真空,這是防控學困生工作的重點。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jiān)護人的角色要求,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情緒不穩(wěn)定,情感無依靠,致使學習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成績下降明顯。還有就是近郊鄉(xiāng)鎮(zhèn),家長的教育意識普遍淡漠,對孩子的學習極不重視,尤其是英語學習。
(三)教師方面的因素
教學中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情緒和情感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情緒;教師是否歧視差生,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處理和認識的不同等都是造成學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學困生轉化的對策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教學只有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積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得想方設法讓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使課堂像一個巨大的磁場,牢牢地吸引每個學生,使得他們流連忘返,津津有味。
(二)實施分層教學,尊重學生水平差異
課堂教學的主要缺點是不利于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尤其是廣大農村中學的英語課堂教學,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教師可以嘗試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來針對性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在學生學習期間,教師應當針對不同的類別學生,組織不同的教學活動。既要有適合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教學活動,又要滿足低層次學生的需要。對高水平的學生,應以自學為主,指導為輔。對于他們不理解的問題,在課堂上要深入講解,充分練習,使其能夠領會、理解、掌握并運用。經過一階段的教學,學生一定會有一個較快的進步。尤其是學困生,在扎實基礎方面,會向前猛跨一大步。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中師生的和諧交往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認知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意境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實踐中我感受到初中生的“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而且肯下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也往往比較突出。反之,他們就不愿意學或不認真學這位老師教的課。因此,要投入感情,加強師生心靈溝通。讓學困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愛護,感受到老師不僅知識淵博而且可信。教師在課堂上對學困生回答問題時的表現應及時評價,這是鼓勵和肯定學困生的最好方式。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也在不斷進步,從而消除懼怕緊張情緒。
(四)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
教學效果的好壞最終取決于學生是否會學習。盡管英語教學的時間及練習比較多,但由于缺乏環(huán)境優(yōu)勢,并不一定收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并教育他們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探索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是達到最佳學習效果所必需的,也是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例如,在單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增大學生的詞匯量,要求學生記憶單詞。同時,要教給他們記憶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結合發(fā)音規(guī)律記憶,按同義詞和反義詞記憶,按前后綴記憶。對于學困生,尤其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
(五)利用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活動
實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采取一個優(yōu)生幫助一個學困生,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同時也解決了老師指導不過來的情況,讓學生互為老師,積極討論,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轉化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每一個英語教師不斷地探討、總結、反思和完善。但我相信,只要教師有高度的責任感,真正地從內心去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實實在在地幫助學困生,就一定能夠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適合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的途徑。
(責任編輯: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