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節(jié)目太多,學校組織的“清明誦詩會”已經(jīng)超時二十多分鐘。其中有一個由八名學生參加的節(jié)目獲獎了,為了節(jié)省時間,頒獎時我只為領頌的學生填寫了獎狀。
活動剛結束,班主任張老師滿臉慍色地找我說:“為何不給參演的另外七名學生當場頒獎?你沒看到領頌雄赳赳、氣昂昂、神氣活現(xiàn)地登臺領獎時,臺下的七名學生在黯然神傷嗎?如此厚此薄彼,很傷孩子自尊??烊タ纯窗?,孩子們正在班里痛哭呢!”
我聽后,忙放下手中的工作,邊朝該班走邊和張老師解釋:“當場評獎、寫獎狀、發(fā)獎,時間太緊,這組學生又太多,實在來不及一一寫好,只當眾發(fā)了領頌的獎,會后一定會補發(fā)的”。
來到班里,我看到孩子們有的趴在桌子上哭泣,有的在摔詩本撒氣,有的在角落里生悶氣……
我忙上前解釋原因并極力安慰他們。聽到我的解釋和安慰,他們似乎情緒更激動了,哭得也更厲害。學生A邊抹眼淚邊說:“為了參加節(jié)目,我們起早貪黑地排練、準備,犧牲了好幾個周末,嗓子都練啞了,付出了這么多艱辛就是想借此證明一下自己,賽前我還向同學們保證一定會獲獎的,沒能當眾領獎他們還不信我真獲獎了呢!”
淚痕未干的學生B也湊上前:“我們得知獲獎后,激動的心情似開水一般沸騰著,但比賽結束頒獎時卻個個像被潑了一身冷水一般。我們不理解為何被遺忘、被忽略!”
學生C還提出建議:“老師,學校就不能為大家多停留一點時間,把獎發(fā)完?人家說:寧落一村,不落一戶。即使時間緊迫,來不及寫,也可讓我們一人拿一張空白獎狀上臺領獎、拍照啊!我們也算露臉了!”
我聽著連連點頭稱是,也忙著道歉,承認自己疏忽大意,為了所謂的時間限制,忽略了一顆顆滾燙的童心,傷害了一顆顆水晶般易碎的心靈,無形地打擊了孩子們今后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剝奪了他們展現(xiàn)自我、分享勝利和榮耀的權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
細心觀察,校園里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學校迎接上級驗收,驗收中有一場節(jié)目展示,幾十個孩子為此訓練了近半年時間,彩排數(shù)十次。當老師告訴學生們驗收當天的表演可以上電視,孩子們別提多高興了??墒球炇债斕?,由于演播大廳的舞臺較小,容量有限,所以只得臨時去掉一半的孩子,盡管大家苦苦哀求也無濟于事,不能參加表演的這一半孩子有的竟難過得嚎啕大哭。
……
這一事件折射出教師太自我,不能顧及孩子的感受,不能眷注內(nèi)心,不能滿足孩子尊重的需要,失誤?。∥覀円裉K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的心靈,做孩子心靈的守護神,時刻關照孩子心靈發(fā)展的需求;做到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眷顧和認可、賞識,時刻告訴自己“這一條小魚在乎”,時刻讓自己知道“這一個”的重要性,牢記“學生第一”……
教師們或許會說這只是小事一樁,不足掛齒,但教育無小事,對于孩子來講教育的件件小事都不小,都是“以人為本”的頭等大事,不容小視、忽視!你不能,我也不能!
校園里,無論我們做什么事都應當少關注些外在的形式、內(nèi)容和條條框框,都應目中有人,眷注內(nèi)心,小心翼翼地呵護童心,千方百計為孩子考慮,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全心全意為孩子服務,培育孩子心靈積極正向的能量,滿足孩子的成長內(nèi)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