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何紹基題畫詩的文化意蘊及詩史意義

      2014-01-21 21:55:03蘭石洪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2期
      關鍵詞:何氏題畫

      蘭石洪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97)

      晚清著名學者、詩人、書家何紹基(1799—1873)除擅長書法外,亦兼及繪事,在詩中他多次提及“畫菊與子愚別”“酒后為黃濟川畫蘭”“為胡錦泉畫蘭”等①。湖南、重慶博物館藏有何氏畫作,其畫確如前人所評“似板橋道人,隨意揮灑,天趣橫溢”[1](419)。何氏喜收藏法書名畫,精于鑒別,長于考證,所藏書畫皆是價值不菲的珍品,“古今名跡力蒐討,秘閣藏庋綾錦裝。鑒別書畫若相馬,凡在廄者皆乘黃?!盵2](卷一)何紹基交游廣泛,書藝稱絕,收藏家樂意請他鑒別題詩,故得以見識諸多珍跡名品,創(chuàng)作了大量題畫文學作品,在其傳世2 400多首詩詞中,有題畫詩304題343首和題畫詞16首,另有圖記、跋文39篇。何紹基對題畫詩創(chuàng)作有自覺的體認,其《與汪菊士論詩》云:“只是題圖,看是什么圖,有故實有道理,可藉以發(fā)攄自己才情見識,才好與它題?!苯瀹媹D故實道理表現(xiàn)才情見識,這樣有助于提升題畫詩這種應酬功能較強的詩體在文學和美學上的價值。學界對何氏題畫詩獨特的文化意蘊及詩史意義研究涉及很少,故筆者擬對此加以探討。

      “宋詩多取材于文化生活……在蘇軾和黃庭堅等人典型的‘宋調(diào)’里,人文意象更取代自然意象而占壓倒優(yōu)勢?!盵3](104)跨越元明、直接漢宋的清代學術影響滲透到詩歌領域,學術性意象大量涌現(xiàn),成為清詩的新特點。何紹基題畫詩體現(xiàn)出濃郁的學術性色彩,有著獨特的文化意蘊。

      第一,作為樸學家,何氏題畫詩中多層次、多側(cè)面展現(xiàn)了他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及其淡雅淵沖的學者氣度。清代學術風氣濃厚,《讀書圖》《檢書圖》《校書圖》《授經(jīng)圖》等與書籍、經(jīng)典有關的繪畫很多。何氏“惟書愛最真,坐臥不離手”,此類題畫詩何氏往往將自己含英咀華、酣讀好書的切身體驗融于其中,顯得真切有味。如《王亮生瑬擁書圖》既贊美王氏“瑩瑩吾目覽八極,涓涓古心涵萬妙”跋涉書海、獨得妙諦的博覽之功,又表彰他“晨宵憂樂在天下,一卷踟躕平準書”讀書務求經(jīng)世的實學精神。《題熊雨臚同年讀書延年圖》則借題畫表現(xiàn)自己的讀書樂趣:“何須業(yè)白始成佛,何必飛升方是仙。古人詒我兩萬卷,心光照耀三千年。雨余風清日當天,卷簾焚香醒午眠?,槵樢髦S嚼珠玉,宛宛神貌如喬佺。不知物有萬擾緣,不知世有行路難。德華道腴不竭渴,浮名隆富皆云煙。讀書延齡果妙詮,示子夢者何其賢。”全詩緊扣圖畫主題“讀書延年”寫勝過成佛成仙的讀書樂趣,神交古人的心靈之景和咳玉吐珠的優(yōu)雅之樂交相輝映,形象飽滿,詩情秾摯。

      何氏諳熟清代學術源流正變,他在題畫詩大力表彰前輩學人孜孜矻矻耕耘學術的可貴精神。其《題申耆丈輩學齋授經(jīng)圖》表現(xiàn)他對父執(zhí)輩李兆洛“綜括群儒業(yè),匔匔輩學齋”的無限景仰;《題荷屋師授經(jīng)圖倒用元韻》寫三位著名學者吳榮光、阮元、程恩澤對自己的沾溉和教誨;《題陳恭甫丈鰲峰載筆圖》寫自己不能受業(yè)于學界前輩陳壽祺門下的遺憾惆悵;《孫頤谷先生深柳勘書圖為文伯孝廉作》贊揚經(jīng)學家孫星衍深湛好思、務求甚解的學術精神,并對孫氏“學宗康成(鄭玄)”的學術祈向及“遺書丹黃粲盈目”的學術貢獻給予高度評價,突出孫氏“平生風義敦師友,問難沖和氣夷厚”的學者風范。

      何氏樸學生涯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在其題畫詩有所反映。道光初,他和弟弟何紹業(yè)經(jīng)常與龔自珍、陳沆、包世臣在陳沆家聚會,組成“它人皆不得與”的“五簋會”,“多時五簋會,客止五人來。議論幾千載,酣嬉無筭杯”。道光二十三年(1843)春,何紹基、張穆等在京城西慈仁寺西隅的隙地籌資創(chuàng)建亭林顧先生祠,第二年顧祠落成,以后每歲春秋及先生生日,皆舉祀事,后來又以圖紀事,何氏《題王子梅顧祠聽雨圖》云:“我昔初構(gòu)顧君祠,思將樸學萃儔侶。士人能讀亭林書,皆得春秋拜堂廡……群賢高會無虛歲,三祀虔將成盛舉?!痹娭谢貞浟俗约喊l(fā)起顧祠修禊以期士人砥礪品行、興復實學的初衷。他們后來又將祭拜活動推廣至東漢鄭玄、南宋王應麟、清代閻若璩等人,這些活動體現(xiàn)了何氏積極入世、倡導實學的儒士品格,也反映了嘉道以來經(jīng)世學術崛起的新轉(zhuǎn)向。

      第二,何氏題畫詩多角度展示道咸士人的高情雅致。一方面,何氏題畫詩表現(xiàn)了道咸士人的清奇高雅之趣。其《題石湖懶漁圖》云:“懶石一臥生奇姿,懶梅一折成拗枝。懶漁亦有岸上屋,為君題作懶園宜。石湖近日多荒草,拋卻漁船隨浩渺。寒江風雪故人來,一夜懶漁忙不了。”何氏友人潘順之號石湖漁懶,此詩圍繞“懶”字生發(fā),著力表現(xiàn)友人清奇疏懶的秉性?!顿涀跍鞓切屑磿浜迫粸橛鶊D后》就畫題“浩然”生發(fā),既表現(xiàn)友人宗滌樓“靜如月下鶴,健若霜后鷹”的遒健爽朗的外在風神,又表現(xiàn)他“抱此浩然氣,萬象皆憑陵”積理養(yǎng)氣、凌轢萬象的內(nèi)在涵養(yǎng)。另一方面,何氏在題“訂詩圖”“學書圖”等與文藝活動有關的詩中表現(xiàn)嘉道以來士人沉迷文藝活動的興趣,借以闡發(fā)他的文藝思想。以表現(xiàn)文藝故實或文藝活動的繪畫在清代呈上升趨勢,如清初陳維崧、朱彝尊等人的《填詞圖》,清中葉黃易等人的《訪碑圖》等,道咸年間這類畫較之以前更多。何氏此類題畫詩,如《題符南樵半畝園訂詩圖》既表現(xiàn)友人符南樵以學術家眼光治詩的認真和熱情,又借以闡發(fā)出他以性情為本、反對矯情的論詩宗旨(“詩人詩自性情出,有時自有無自無。溫柔敦厚乃宗旨,矯揉涂澤皆非夫”)?!额}王漁洋古夫于亭圖為陳芝亭嘉幹作》則借觀圖感受和讀詩體驗駁斥張苧村所謂“松門(程鳴)以干筆枯墨作畫,知此可與論漁洋之詩”的觀點,亦不滿翁方綱將王士禛“神韻”說隨意生發(fā)的做法,認為程鳴此圖本畫得“敷腴”,王士禛的詩風本來“娟秀”,二人共同點是秀美有余而雄渾不足,何氏敏銳的藝術觀察力確實給人啟示良多。何氏題“學書圖”“訪碑圖”之類詩如《題卓鶴谿松簃學書圖》闡發(fā)了他“君看南北碑,均含篆籀理”的書學旨趣,《石交圖詩為鄧守之作》記述著名碑學書家鄧石如的傳奇性經(jīng)歷,《楊海琴得蓬心先生浯溪讀碑圖》《題黃小松嵩岳訪碑圖》則表現(xiàn)乾嘉士人的金石嗜好及書法興趣。

      第三,何氏不少題“忠烈”“節(jié)孝”圖的詩,跟他的經(jīng)世學術精神互為表里,反映了何氏倡導儒道,力挽衰頹世風的用心?!爸伊摇鳖惾纭额}朱太常萊城守御圖》表彰明末名將朱萬年的壯烈英風;《十二月十三日陳恪勤公生日……屬戴醇士侍郎畫公手植古槐圖,徵同人詩,敬賦長句》為清代湖南第一名臣陳鵬年立傳,其淡定堅貞的襟懷、瘁于國事的赤忱、干練密栗的能力、金聲玉振的詩才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额}陳忠愍公化成遺像練栗人屬作》入選各種詩歌選本,此詩寫陳化成將軍在鴉片戰(zhàn)爭中死守吳淞炮臺、英勇抗擊侵略者以身殉國的英雄事跡,詩中“萬卒一心心熱血,夷來乍浦遭焚殘”“江水不鳴白日寒”,場面悲壯激烈,“毅魄英聲長不朽”,陳將軍的忠義之氣令人蕩氣回腸。“節(jié)孝”類如《先友孫劭吾采芝圖遺照為芝房作》選取友人孫劭吾為盡孝“嬰疾不?;?,采芝繢為圖”導致病逝的典型事例表現(xiàn)其近乎“愚孝”的感人精神?!敦撁鬃x書圖》記述一位一面奮力讀書娛親一面負米賺錢養(yǎng)母乃至憔悴而死的孝子,細節(jié)描寫“一卷吟成腸九轉(zhuǎn),一粒米含千淚珠”中孝子的勤奮和血淚讓人酸鼻!“忠孝”本身具有的道德訓誡易于在詩中流于浮泛和陳套,何氏選取人物典型事例和感人細節(jié),將圖畫“忠孝”主題化作生動的故事敘述和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提升此類題畫詩的藝術價值。

      “文章本性情”(《送黃惺谿太史南旋》),何紹基論詩首重性情,其題畫詩往往不拘泥畫面,藉畫抒懷,體現(xiàn)出強烈的抒情性特點?!爸倚⒂糁列?,一卷三綢繆”[4](1091),沉郁深厚的儒士古道熱腸在其題畫詩的浸潤滲透,又是對乾嘉以來“濃膩浮滑,到了極弊”的詩風的大力矯正[5](115),大力提升了題畫詩這種應酬功能較強詩體的文學價值。

      第一,何氏在題畫詩中表現(xiàn)了他對時局的憂念。“讀畫看碑非不韻,苦念時艱多感慨”(《朱伯韓由都下來邀同嵇春源等小集新筑草堂》),即便是賞心悅目的讀畫看碑雅事,戰(zhàn)亂、災害、外患等觸目驚心的殘酷現(xiàn)實亦輻輳何氏筆端?!巴次┸娕d來,村村聞野哭”(《題葉清甫先德遺像冊》),敘說的是太平軍與清軍拉鋸戰(zhàn)造成多少家破人亡的悲慘現(xiàn)實;“我游滬瀆聞見異,海水蕩蕩多夷輪。中原清明風景正韶麗,展圖令我忍氣聲難吞”(《仇十洲畫桃花源圖賈蕓樵同年屬題時到上?!?,《桃源圖》勾起的不是令人向往的隱逸之思,而是心頭翻涌的苦澀恥辱,詩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溢于言表;“連州接邑多大水,歲比不登民困矣。可憐十室九淪散,時見孤垣絕鄰里”(《南村耦耕圖為湘皋丈作》),《耦耕圖》引起的不是令人懷想的田園躬耕之樂,而是南方數(shù)省大水災的凄慘情景。何氏寫于咸豐七年(1857)的《沈小如丈津門拯溺圖哲孫似竹舍人士能屬題》是一篇力作,內(nèi)憂外患的慘痛現(xiàn)實和詩人的沉痛感慨交織在一起。“君不見,滇黔吳楚未止戈,橫流改道嗟黃河。旱蝗南北幾千里,兼以外患來英俄。太倉粟少帑金乏,賑需軍餉難蹉跎?!眻D畫打開了詩人悲天憫人的記憶閘門,京師近日來的嗷嗷待哺的饑民,中原水災突發(fā)、哀鴻遍野的悲慘情景,還有戰(zhàn)亂未平、黃流亂注、旱災蝗害、列強覬覦、國用虛竭的艱危時局等一幕幕慘景映入腦海。這比乾隆年間所畫表現(xiàn)“一隅水毀”的圖景何啻嚴重百倍!詩中感情表達越來越強烈,從目睹災難不忍旁觀又無力擘畫的憂思悲酸,再到設身處地、痛定思痛的揪心反省,最后到百思不其得解、欲喚起逝去畫家來尋找對策的悲愴呼告,震撼人心。

      第二,何氏題畫詩中體現(xiàn)的親情、友情真摯感人?!断愎猱嬊嗌桨自茍D》借題畫直抒對亡父的永久思念,《錢南園先生畫六馬圖》睹畫思人,痛悼胞弟子毅(何紹業(yè))?!懂嬀张c子愚別》中對亡母的思念和兄弟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在明白流暢的樸實話語中一氣涌出:“回想高堂淚不禁,弟兄健在快呼尋。荊花一樹三年事,菊影重陽萬里心。望遠不嫌書屢寄,消愁莫厭酒頻斟。百端時事縈懷抱,不覺清談又夜深?!贝嗽妼懹谙特S二年(1852)九月何氏即將赴任四川學政前夕,何氏畫菊與弟何紹京(子愚)、何紹祺告別。寫友情如《葉潤臣風雨懷人圖》:“展畫常如促膝俱,相忘萍跡隔菰蒲。庭柯不改炎涼色,句律應傳主客圖。風雨雞鳴鐙一粟,雪泥鴻爪酒前觚。祗余江海懷人徧,落月停云別思紆?!碑嬛腥嗽诹b旅江海、一燈如粟、風雨雞鳴的現(xiàn)實孤寂中咀嚼著友朋相聚、拈律品酒、促膝密談的暢快回憶,“懷人”的意味濃烈?!都念}柳七星廣文校書圖》表現(xiàn)清淡濃摯得近乎透明的友誼:“長沙我住城南寺,舊雨雜遝新雨至。湘南冀北情話長,蒼茫三十年來事?!乐萆剿宥u,酒濃詩淡窮追摹。……長沙一別又三年,題與新詩四千里?!?/p>

      第三,何氏還常在題畫詩中表現(xiàn)濃郁醇厚的鄉(xiāng)情。何氏幼年隨舅父生活在道州老家,后來基本很少回鄉(xiāng),但他對家鄉(xiāng)的一切充滿著溫馨美好的回憶,圖畫撥動了思鄉(xiāng)的琴弦,釀出瀟湘深處尋夢的旅程:“長途雨聲繁,家山雨聲好?!?《聽雨圖為鄧云渠湘皋兩丈作》)“何當老屋書燈里,靜聽疏枝打雪聲。”(《為苗仙露同年題畫竹》)“細雨魚香,疏風筍美,鄉(xiāng)味都同此?!l(xiāng)思綿綿團作夢,散落漁村煙市?!?《 百字令·題王麓屏á扁舟歸養(yǎng)圖?》)《宗滌樓憶永州山水圖》則表現(xiàn)一團濃得化不開的鄉(xiāng)愁:“秋來鄉(xiāng)夢多如雨,南望家山何處所?濂溪水清月巖古,乃在瀟嶷最深處。自從少小有遠游,飽帆快馬無時休。北登太行羾燕闕,遇子越吳天盡頭。胸中丘壑都可畫,畫理詩情別流派。惟有家山景特殊,幽不厭深奇不怪。金碧氣無沙土痕,洞庭茫茫霜葉翻。何時一棹卻歸去,選住煙山深處村?!碑嬛猩剿陀洃浬剿m結(jié)成的濃郁詩情浸潤發(fā)酵到一觸即發(fā)、不可收拾的地步?;掠危鍪?,應試,尋碑,何紹基足跡半天下,饜飫了神州名山勝水,可他總覺得只有家山風景獨特,清瑩的濂溪,蒼莽的月巖……總是看不厭,嘗不透,思鄉(xiāng)的夢永遠多于密雨!

      復次,何氏也不時在題畫詩中袒露個人襟懷。何氏有17首題自己畫蘭的詩,這些詩因題己畫,較自由地表現(xiàn)其高潔志趣和孤傲個性?!笆療o定形,花無定態(tài)。寫汝離披,由我自在”(《為賀儀仲畫蘭》),“酒氣指間出,超遙不可回。幽花靜者性,風雨莽催開”(《為子儁畫蘭扇》),“窠石蟠根遠,幽花得氣腴。夜來清露重,朵朵盡含珠”(《為葉笙恩頤畫蘭》),畫中逸筆草草、枝葉紛披的墨蘭,詩中自由超遙、氣韻內(nèi)斂的幽蘭,以及何氏美質(zhì)內(nèi)蘊、孤逸清雅的襟懷水乳交融,很好地傳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的精神意蘊。

      即便故實類的題畫詩,何氏盡量避開應人之請的虛浮和客套,發(fā)揮他擅長經(jīng)史之學“以文運事”的特長,借圖畫故實合理懸想,深掘圖畫故實的情感內(nèi)涵,往往有優(yōu)秀的代言體詩以情動人的效果。如《黃端木先生萬里尋親圖冊為李寄云前輩作》:

      荒煙黯黯孝子面,危峰巉巉孝子骨。繁星苦霧孝子淚,懸流回湍孝子血。冰雪嵐瘴霜霖風,足踏萬險心騰空。山亦不能為之盡,水亦不能為之通。烏乎,山有盡兮水有通,孝子之孝與人將無同。山無盡兮水無通,孝子之孝回閡于蒼穹。蒼穹高高孝子渺,冥持默護侍二老。還家舞衣二十年,回想去來蹤了了。試寫一幅心先奇,再畫兩紙神為疑。八幅十幅數(shù)十幅,如駭如笑如顛癡。傳之千百年后世,孝子之畫非畫師。古來多少丹青手,可憐生氣何曾有。孝子之畫非畫師,說與畫師能解否?根深實茂花葉舒,畫者況是藝之余。文字勛名照天下,不關忠孝飾虛車。

      黃向堅(1609—1673),字端木,江蘇蘇州人。父孔昭,明季以孝廉宰云南,順治八年(1651)向堅徒步尋親,歷時兩載,繪有《尋親圖》。歸莊《黃孝子傳》謂黃向堅“一身跋涉山川,歷戎馬縱橫之地,往還曲折二萬余里,竟得如其志”[6](409)。何氏選取黃端木萬里尋親的路途艱辛、尋親途中“冥持默護”的虔誠及精誠所至圖畫竟成的典型事例,將“孝”的行動和精神化作真實的細節(jié)描寫和感人的故事敘述。開頭四句比喻,孝子萬里尋親、心力憔悴的形象躍然紙上,中間回環(huán)復沓的句式強化了“孝”的精神和感染力,后面孝子感格天地的精誠竟然畫出生氣凜然的尋親圖,暗合文藝“誠實在胸臆,文墨著竹帛”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其實并非專業(yè)畫師所畫的這幅圖未必如此感人,但此詩盡力挖掘圖畫故實的情感內(nèi)涵,作者由故實及畫面激發(fā)的滿腔熱情傾注在赤誠、至孝、感天動地的孝子形象刻畫上,故有著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這樣的詩還有《題黃香鐵江天永慕圖》《題望云思雁圖》等。

      王士禛《跋聲畫集》評杜甫題畫詩“搜奇抉奧,筆補造化”,評蘇、黃題畫詩“極妍盡態(tài),物無遁形”(《蠶尾文集》卷八)[7](1944),此評語適可用來評價何氏題畫詩的藝術筆力。其題畫詩藝術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隨物賦形、體物細微的藝術筆力。何氏多才多藝,博學精思,學問事理、性情胸襟一發(fā)為詩,酣暢淋漓,行文自然,故其詩有“隨境觸發(fā),郁勃橫恣,適如其意之所欲出”的特點[8](102),隨物賦形,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這在抒寫自由度較大、生發(fā)空間廣闊的題畫詩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其題畫詩很多都是長篇大作,他往往根據(jù)畫面及故實賦予不同的意境,縱意所如,氣勢流走,如《大人命題顧南雅丈畫唐梅》:

      ……丈人傾墨先得根,墨氣已化垂天云。凡物愈古愈奇逸,閱歷世變精靈出。何況梅花性屈強,豈肯布葉安花守恒律。丈人觥觥天與筆,懸掔盤旋想精實。古梅神來追不及,萬葉萬枝到倉卒。忽作橫枝千丈勢,化作奇龍來據(jù)地。 不知是花是鱗甲,鼓努回摶成拗恣。擲筆一笑下真宰,果是生成不添改。世間凡卉徒紛紛,挽回元氣二千載。歸來展向退思堂,兒童走看喜欲狂,糊壁不用錦繡裝,紙墨十日尚透濕,上有黑龍?zhí)断氯f年不動水光。命兒作詩不許怪,兒詩已出梅花外。萬里同云雪來大,此是梅花真世界。踏雪走叩丈人廬,若斯異景奇情又是如何畫?

      全詩緊扣“唐梅”的蒼老奇逸隨物賦形,突出圖中古梅倔強蒼遒、勢如奇龍、鼓努摶拗、元氣淋漓的特點。古梅的相應畫法亦如古梅的騰驤變化,顧莼畫梅得解衣槃礴之妙,振筆直遂,兔起鶻落,盡攝神理。詩風也如震蕩乾坤的古梅那樣筆酣墨飽,一氣呵成,自然流走。

      何紹基善于傳達畫面形象的生動氣韻,體物細微,如《達理上人屬題蔣濂畫乳虎》“乳子嬉游荒谷中,雖然不嘯也生風”對畫中乳虎天真而威武的形象刻畫栩栩如生。一枝矮幅殘菊,到了他筆下,化作絕妙的詩句,其《驀山溪·師小山寫殘菊矮幅屬題》云:

      宜官哲裔,古思盈襟袍。不看世間花,莽撐胸、奇峰怪島。翩然折節(jié),為汝半殘枝,偏傾倒。羊須拗,寫出幽人貌。東籬偃蹇,耽受風霜飽。兀自瘦亭亭,逞豐神、鷹拳蟹爪。真形脫現(xiàn),縱使徑全荒,長相保。帣兒小,裝裹秋多少?

      詞中對畫面菊花正面著筆不多,但描寫細致入微,形神畢現(xiàn)。“羊須拗”狀花瓣蜷曲細瘦貌,“鷹拳”狀花瓣鉤曲而堅挺質(zhì)實貌,花瓣長而花盤小,“蟹爪”狀花瓣曲折有力,花瓣粗短,花盤較大,詭怪的外形下蘊含著菊花兀傲偃蹇的神韻,又用“幽人”“東籬偃蹇,耽受風霜飽”等烘托菊花的內(nèi)在精神?!懊涡?、奇峰怪島”喻畫家胸中需要澆灌的郁積塊壘,新奇精警。

      第二,恢恑譎怪、出人意表的想象力。何紹基曾說:“吾楚人為詩而不求之于屈子之《離騷》、《九歌》、《天問》諸篇,是數(shù)典而忘其祖也?!?《湯海秋詩集序》)圖畫激起何氏豐富的聯(lián)想,他喜歡在題畫詩借助“神馳六合,揮斥八極”的想象力,借以恣意發(fā)攄才情見識,富于“屈騷”的浪漫色彩。何氏題故實類人物畫詩充分表現(xiàn)了何氏類似“小說家”狡獪詭譎的想象力,想象將畫面延伸至畫外的現(xiàn)實時空和歷史時空,追魂攝魄地再現(xiàn)逼真的人物、場景、細節(jié)。如《馮小亭秋鐙夜課圖》“夜課”細節(jié)想象性描寫:“回思少孤母督課,雙影一鐙閱鹒蟀。書聲高處慈顏開,書聲低處寒淚出。夜色墮地轉(zhuǎn)清耿,秋氣感心尤慘栗。蕭蕭梧竹語庭院,棱棱冰霜落書帙?!彼卧娕闪硪晃辉娙肃嵳洹额}黔西孝廉史藡洲勝書六弟秋燈畫荻圖》回憶自己“夜課”情景:“看此寒燈照秋卷,卻憶當年庭下時。蟲聲滿地月上牖,紡車鳴露經(jīng)在手。以我三句兩句書,累母四更五更守?!盵9](385)二詩均用燈影幢幢、蟲聲啾啾、月色凄清的環(huán)境襯托母親含辛茹苦、悲喜交加、充滿期待的復雜感情。何氏雜糅自己讀書體驗的想象跟鄭珍回憶往事的真實情景異曲同工,但何詩對環(huán)境、心理的描寫比鄭詩更出色。其他非故實類如題山水畫、花鳥畫等,其想象力之豐富同樣令人嘆服,如《題南陂清曉圖為湯薇堂廣文作》開頭描繪畫面:“晨煙一抹空中起,披衣度林者誰子?初陽曈昽破氛出,晃入南陂澹澹水。水心百尺平不波,微漪忽似浮輕羅。閑中一動萬影作,波光日色相婆娑。新荷亂蘸艷如立,任爾風濤鎮(zhèn)相激?!惫馀c影迷離輝映,晨光嵐氣浮動,微漪中新荷嬌艷媚人,畫面景物呼之欲出,毛發(fā)畢現(xiàn)。詩人在圖畫基礎上的“二度創(chuàng)作”遠比原畫富于創(chuàng)造性,更有藝術魅力。

      第三,化學問為情思。融學于詩是清代學術昌盛及詩人不甘為唐宋詩“牛后人”的題中應有之義,但翁方綱等人“誤把鈔書當作詩”[10](146),“借五七字為注疏考據(jù)尾閭之泄也”[11](464),這種以學為詩的作法淹沒了詩歌的審美特征,跟詩史上出現(xiàn)的淡乎寡味的玄言詩、性氣詩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何紹基重視學問,但他看重的是學養(yǎng)、學理在詩中滲透的深厚氣味:“作詩文必須胸有積軸,氣味始能深厚,然亦須讀書……詩文中不可無考據(jù)?!?《題馮魯川小像冊論詩》)何氏題畫詩實踐了其詩歌滲透學問、學養(yǎng)的理論,在其題畫詩中,學問、情思水乳交融,擅長用形象生動的詩歌語言拈出發(fā)人深省的文藝哲理。如《王子梅盜詩圖》:

      膏火自焚木自寇,性靈自泄誰與守?況兼鉤距窮物情,造化難扃百穿漏。詩先有盜盜乃生,盜詩者以不平平。勸君從此但寂坐,剖斗折衡民不爭。

      這是一首融趣味性、學理性、人文性于一爐的佳作。一二句,“膏火自焚木自寇”出自《莊子·人世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意謂造化“性靈自泄”,無人為造化守護奧秘。三四句表現(xiàn)王子梅“偷覷天巧”“扃穿造化”的藝術窺探力,其詩其畫“窮盡物情”。五六句,詩人大膽“偷覷天巧”,用以澆釋胸中的郁勃不平之氣,從而達到心理平衡。七八句用調(diào)侃的語氣勸慰友人王子梅收藏他的靈心慧性,這樣才能臻于“剖斗折衡民不爭”(用《莊子·胠篋》“剖斗折衡,而民不爭”典)恬淡無為的天成之境,實則詩人認為王子梅于畫還只達“天機迥高,思與神合”的“神格”,尚未臻至“筆簡形具,得之自然”的“逸格”[12](3),最后兩句又包含著何氏對友人提升畫境的期待。全詩以“盜”生發(fā),調(diào)侃友人,富于詼諧幽默的情趣;詩用典貼切,以議論為主,但議論中含有豐富的感情(贊美、驚嘆、期待)和富于表現(xiàn)力的描寫(造化難扃百穿漏),蘊含著深刻的藝術哲理,情、事、理水乳交融。何氏論畫的題畫詩很多,用詩形象地闡發(fā)藝術理論比純用無韻之文表達更富于詩味,往往也更精妙,下文將要詳論。

      “宋代題畫詩,除再現(xiàn)畫面內(nèi)容、藉畫抒情寫意外,尤其側(cè)重品評畫作得失,判定畫家風格,拈出藝術規(guī)律,擴大延展畫面意象,比較唐以前,是選擇性的繼承,更是自覺性、有意識的開創(chuàng)?!盵13](246)何氏喜歡在題畫時闡發(fā)理論,其題畫詩同樣包蘊了豐贍的文藝理論,掎摭利病,往往三言兩語便能切中畫壇流弊,拈出藝術規(guī)律,表現(xiàn)深刻的藝術見解,代表了蘇黃以來題畫詩所能達到的理論深度和理論高度。

      首先,何氏看重師法造化的作用,提出“造化依然心得師”的觀點。中國繪畫“元朝以后,則變?yōu)榕R摹時代,故每下愈況”[14](1),清代繪畫籠罩在師法董其昌、四王的摹古風氣中。何氏論畫一反時調(diào),強調(diào)師法造化的重要作用,他在《黃琴塢仿程青溪臥游圖卷題示劉寬夫》中說:“規(guī)橅暫以法盡勢,造化依然心得師。”臨摹(“規(guī)橅”)所起作用是“暫以”領會前人畫作的技法、氣勢等,而要臻于繪畫妙境依然得靠師法造化。為何要師法造化?何氏認為,一方面師法造化可以提升藝術境界。其《陳子鶴屬題董書詩幅》云:

      (序)書畫一理耳,余昔年題畫詩有云:“思翁微尚祖迂叟,壯年持節(jié)乘楚軺。洞庭以南入屏障,此后骨潤神姿饒。至今華亭舊幀出,半自楚雨官蓬敲?!苯翊朔耸苁麻L沙試筆書,然則謂香光書律,亦得韻于瀟湘可矣。……(詩)瀟湘深處劇清華,醞釀詩家書畫家。今古不磨山水理,華亭未負到長沙。

      董其昌山水畫所詣之境離不開他游歷山水師法造化的經(jīng)歷,瀟湘山水的清華滋潤使得其畫“骨潤神姿饒”,書畫境界大變,環(huán)境的改變和熏陶成為藝術境界升華的催化劑。

      另一方面,師法造化可以“睨覬天奧”,把握造化真髓。何氏說“造化難扃百穿漏”(《王子梅盜詩圖》)、“山川靈秘討愈出,不妨少得仍多遺”(《題蓬樵癸丑畫冊信筆疾書有懷海琴》),只要去用心觀察自然,大自然會毫不吝嗇展示它的秘密和魅力,探索愈勤愈能發(fā)現(xiàn)造化的“天奧”“靈秘”,從而化為元氣淋漓的藝術作品。他說:

      畫師何處堪著我,萬物是薪心是火。有薪無薪火性存,隱現(xiàn)少多無不可??喙涎﹤€兩和尚,目視天下其猶裸。偶然動筆鉤物情,肖生各與還胎卵。(《戲題八大山人清湘子花果合冊》)

      何氏用“萬物是薪心是火”譬喻藝術創(chuàng)造主體和客觀世界的關系,重視創(chuàng)造主體心智對景物的窺探和裁奪?!澳恳曁煜缕洫q裸”一方面寫出朱耷、石濤佯狂垢世、勘破紅塵的遺民心態(tài),另一方面也寫出兩位畫家“覬覦天奧”的深刻藝術洞察力,故其畫元氣淋漓,神情逼肖。

      其次,何氏標舉“畫韻”,認為“韻”是繪畫藝術生命之所在。“無神無韻皆枯株”(《過次山談畫仍次韻》)、“韻勝方能眾妙兼”(《題石濤蓬樵兩畫冊》),有韻則眾妙兼?zhèn)洌瑹o韻則生意索然。何氏“韻”的具體內(nèi)涵指圖畫之外的無窮“妙意”和“韻味”,如:

      蒼蒼浪浪現(xiàn)奇怪,妙意本在丹青外。(《重題顧子山乞畫圖仍用舊題韻》)

      不著一花全得韻,重題舊墨轉(zhuǎn)生情。(《成哲親王為謝東墅侍郎畫宣城見梅圖卷》)

      齋壁三日掛,韻外法難剖。(《題萚石翁枯木竹石幅》)

      “不著達理上人屬一花全得韻”明顯是司空圖論詩“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詩品·含蓄》)觀點的橫向移植,這種筆墨簡省的“得韻”之作所產(chǎn)生的審美效果是無比豐富、難以言詮(“法難剖”)的。

      再次,何氏強調(diào)繪畫借鑒書法的精神氣韻。他在《乞畫圖為顧子山比部同年屬作》中提出“滋融書味得蒼深”的觀點。“滋融書味”要求畫家在精通書法的基礎上,以書法精神、氣韻改造繪畫,使得繪畫融貫書法的氣韻,呈現(xiàn)“書味”。何氏以“味”談畫對書的借鑒,側(cè)重書、畫在形而上層面上審美觀念的互相滲透,而非停留在前人“石如飛白木如籀”( 趙孟頫《松雪論畫竹》)之類強調(diào)書畫用筆技法相似的形而下層面上[15](456)。何氏自己也嘗試“滋融書味”入畫,后人評他:“精行楷篆隸,晚年通其法而寫蘭竹石,寥寥數(shù)筆,金石書卷之氣盎然。偶作山水,不屑摹仿形似,隨意揮毫,取境荒寒,得石濤晚年神髓?!盵16](111)

      第四,提倡兼融南北畫派于一爐的畫風。董其昌建立起以米家父子為骨干,上溯董(源)、巨(然),下逮元末四大家的南宗畫派體系。董氏之論被清人奉為圭,清人總是在黃公望、董其昌的畫里討生活,“最足以代表清朝之畫派而風行天下,且與清朝相始終者,實為軟媚枯淡之吳派”[14](187)。何紹基認為清代畫風的衰頹、枯窘,董其昌倡導以南宗為主、抹殺北派的始作俑行為難逃其咎,其《題香光閩游畫卷后陸次山藏》云:“鐵園居士夙工此,精詣欲兼南北派。自從抹殺李將軍,寫遍千山意猶隘?!蹦⒈迸尚蹨啴嬶L導致南宗畫派追隨者畫風愈來愈趨于軟媚枯淡,故提出“精詣欲兼南北派”融南北畫風于一爐的觀點以挽畫壇流弊。

      何氏題畫詩所體現(xiàn)的文化內(nèi)涵和學術色彩,傳達的人生體驗和藝術體悟以及窮情體物、融學于詩的藝術手法,在題畫詩史上應占有一席之地,堪稱蘇黃以后的杰出題畫詩人。唐代杜甫“以詩意發(fā)揮畫意,以詩境開拓畫境……融入觀畫的感慨,發(fā)表個人的審美觀,奠定了題畫文學的寫作方式”[17](2)。宋代蘇、黃步武杜詩,將題畫詩創(chuàng)作推向一個新的歷史高度,“蘇軾的題畫詩以不羈的才情見長”,“黃庭堅的題畫之作則以才能和思辨、形態(tài)與精神稱著”[18](173)。元明題畫詩多停留在窮物態(tài)、發(fā)性靈、陶幽思的個人天地里,在現(xiàn)實寄托及理論闡發(fā)方面明顯不足。清代前中期頻發(fā)的文字獄剝蝕了題畫詩的生氣,樸學興盛、援學入詩的風氣又偏離了題畫詩的文學軌道。王士禛“流連風景之不足,品題碑版.撫摩金石,亦皆以長篇紀之。詩之本義.蕩然盡矣”[19](157),朱彝尊題畫詩多寫于仕清后,其題畫詩“有改題目而存者,既無當于實事,且何足以見其性情乎”[20](748),他們的題畫詩多為應酬而作,內(nèi)容較為空枵,在藝術理論上也沒多少發(fā)明。厲鶚的題畫詩也存在“好用僻典及零碎故事”的瑣屑饤饾之弊[10](321),錢載的題畫詩亦有著“應制賡和,頗仿御制”“以文為詩,語助拖沓”的不良習氣[11](466),更不必說以考據(jù)為詩的翁方綱、朱筠等人了。

      何氏則繼承杜甫、蘇軾、黃庭堅題畫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宋人確定下來的‘題畫詩’,拓展出一個新的空間,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1](23)。首先,蘇、黃題畫詩有著鮮明的個性風采,蘇軾嬉笑怒罵、涉筆成趣的秉性,黃庭堅倔強兀傲、光風霽月的品節(jié)在其題畫詩中表露無遺,何紹基淵深樸茂、超遙清逸的個性亦在其題畫詩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其次,蘇、黃題畫詩不粘于畫上發(fā)論,有著豐富的現(xiàn)實內(nèi)容和深沉的感情寄托,舉凡友朋書畫往來的瑣事雅言,北宋中期以來激烈黨爭中的微妙心態(tài)、深沉的人生感慨等無不在他們的題畫詩中體現(xiàn)出來。何氏題畫詩亦體現(xiàn)其身丁國運維艱、士風衰頹時發(fā)揚實學、力挽狂瀾的悲天憫人情懷,其題畫詩所涵納的現(xiàn)實內(nèi)容和情感價值甚至超過了蘇、黃的題畫詩。再次,何氏隨物賦形、想象詭譎的藝術才力不亞于蘇、黃題畫詩“搜奇抉奧,筆補造化”的藝術筆力;何氏題畫詩化學問為情思的藝術才力較好地解決了乾嘉以來學人題畫詩堆積學問、情韻不足的創(chuàng)作難題,賡續(xù)了蘇、黃題畫詩詩、學融貫渾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最后,何氏題畫詩中蘊含著豐贍的畫學理論,將蘇、黃等人的繪畫藝術理論推向了新的高度。故何氏堪稱題畫詩藝術發(fā)展史上的杰出代表詩人。

      注釋:

      ① 這些均見于何紹基著《東洲草堂詩鈔·東洲草堂詩馀·東洲草堂文鈔》,清同治六年長沙無園刻本,以后凡引用何氏詩文均出此書,不具注。

      [1]潘曾瑩.墨緣小傳[M].清代傳記叢刊(第 79冊)[Z].臺北: 明文書局, 1986.

      [2]馮志沂.微尚齋詩集初編[M].清同治九年西隃山房集刻本.

      [3]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M].成都: 巴蜀書社, 1997.

      [4]賀長齡.賦贈子貞星使館丈即題其使黔草[M]//何紹基著, 何書置、龍震球點校.何紹基詩文集: 附錄[M].長沙: 岳麓書社,1992.

      [5]錢仲聯(lián).夢苕庵清代文學論集[M].濟南: 齊魯書社, 1983.

      [6]歸莊.歸莊集[M].中華書局, 1962.

      [7]王士禛著, 袁世碩主編.王士禛全集[M].濟南: 齊魯書社,2007.

      [8]林昌彝.射鷹樓詩話(卷五)[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9]鄭珍著, 白敦仁箋注.巢經(jīng)巢詩鈔箋注[M].成都: 巴蜀書社,1996.

      [10]袁枚.隨園詩話(卷五)[M].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2.

      [11]錢鐘書.談藝錄[M].北京: 三聯(lián)書店, 2001.

      [12]黃休復.益州名畫錄[M]//于安瀾《畫史叢書》第四冊,上海: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63.

      [13]張高評.宋詩特色研究[M].長春: 長春出版社, 2002.

      [14]俞劍華.中國繪畫史[M].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9.

      [15]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精讀[M].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16]江銘忠.清代畫史補錄(卷二)[M].清代傳記叢刊(第79冊)[C].臺北: 明文書局, 1986.

      [17]衣若芬.蘇軾題畫文學研究[M].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9.

      [18]劉繼才.中國題畫詩發(fā)展史[M].沈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

      [19]章太炎著, 虞云國標點整理.菿漢三言[M].沈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0.

      [20]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卷七)[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1]何紹基著, 曹旭點校.東洲草堂詩集: 前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歡
      何氏題畫
      清 邊壽民 行書贈鐸翁題畫詩冊
      中國書法(2023年4期)2023-08-28 06:02:08
      遼寧何氏醫(yī)學院
      民族融合視域下的元代民族詩人題畫詩芻議
      《揚州八怪題畫詩考釋》——直抒胸臆,寄情于畫
      藝術品鑒(2020年9期)2020-10-28 08:59:46
      如何鑒賞題畫詩——以2019年高考試卷中的陳與義詩三首為例
      害羞的年
      《明 徐枋題畫詩》
      中華詩詞(2017年5期)2017-11-08 08:48:04
      又香又甜的糖畫
      沈鵬《題畫人物》
      中華詩詞(2017年1期)2017-07-21 13:49:54
      何氏“十全大補粥”
      彩票| 乌兰浩特市| 阿坝| 高要市| 霞浦县| 河北区| 民权县| 日喀则市| 鄂托克前旗| 富宁县| 珲春市| 祁东县| 车致| 巴彦县| 会昌县| 明水县| 宜昌市| 萨迦县| 中西区| 泰顺县| 屏南县| 泉州市| 富宁县| 长沙市| 台山市| 东安县| 怀安县| 东城区| 贡觉县| 冕宁县| 惠来县| 怀集县| 克东县| 隆德县| 广东省| 含山县| 拜泉县| 德庆县| 轮台县| 屏东县| 衡阳市|